美章網 精品范文 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范文

精準扶貧工作方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精準扶貧工作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一、工作目標

2021年2月28日前,全鎮完成精準扶貧檔案收集、整理、歸檔、數字化處理及移交工作,建立精準扶貧檔案管理機制,實現精準扶貧檔案規范化管理,全面真實記錄脫貧攻堅工作歷程、成果體現。

二、工作內容及標準

(一)工作內容

脫貧攻堅以來,在開展各項工作過程中,形成的對國家、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音像、電子數據等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鎮、村在對精準扶貧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基礎上,同步進行數字化處理,實行“雙套制”管理(雙套裝是指移交進館檔案紙質檔案和數字化處理的電子檔案同時移交)。

(二)基本原則

規范管理、分級負責、刪繁去重。

(三)工作標準

1.整理標準

(1)文書檔案統一按照《歸檔文件整理規則》(DA/TA22-2015)進行整理。整理步驟包括組件、修整、分類、排列、編號、編頁、編目、裝盒和排架。

(2)項目檔案按《科學技術檔案案卷構成一般要求》(GB/T11822)、《省扶貧開發項目檔案管理細則》進行整理,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檔案應符合《建設項目檔案規范》(DA/T28-2018)的要求,交通、水利等建設項目按照相關行業規定進行整理。項目規模較小的,可以簡化整理,根據具體情況只能一卷或數卷。

(3)資金檔案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進行整理。

(4)照片檔案按照《照片檔案管理規范》(GB/T11821-2002)、《數碼照片歸檔與管理規范》(DA/T50-2014)進行整理。

(5)音像檔案按照《錄音錄像檔案管理規范》(DA/T78-2019)進行整理。

(6)電子檔案按照《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GB/T18894)和《數字檔案室建設指南》進行整理。

2.數字化標準

精準扶貧檔案數字化標準嚴格按照《紙質檔案數字化規范》(DAT31-2017)執行,實現目錄數據和與其對應的紙質檔案數字圖像進行關聯,并完全匹配,方便查閱利用。

3.檔案裝具

按需到區檔案館統一領取符合規范的檔案裝具。

三、工作步驟

(一)制定方案。2021年1月31日前,制定《攔江鎮精準扶貧檔案建設工作方案》并送區脫貧辦備案。

(二)規范整理。2021年2月28日前,鎮、村完成2014—2020年精準扶貧檔案收集和規范整理工作,并同步完成精準扶貧檔案的數字化處理工作。

(三)分級驗收。一是鄉鎮初驗,在2021年3月10日前完成27個行政村精準扶貧紙質檔案和數字檔案驗收工作,并向區脫貧辦報告完成情況;二是區級抽驗,由區脫貧辦牽頭,組織區檔案局、區檔案館、區扶貧開發局在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紙質檔案和數字檔案驗收工作;三是根據抽驗情況開展整改提升。

(四)歸檔裝訂。精準扶貧檔案歸檔裝訂待數字化處理后啟動,于3月底前完成歸檔裝訂。

(五)及時移交。在2021年4月底前,按國家有關規定,將精準扶貧檔案移交至區檔案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明確職責。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分管領導具體抓,掛片領導督促落實,確保歸檔工作專人專責。貧困村第一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駐村工作隊全程參與,及時查漏補缺。

第2篇

一、工作目標

精準扶貧是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核心,精準識別是實施精準扶貧的前提,是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整個流程中的關鍵內容和基礎環節。通過精準識別,找出貧困村、貧困戶,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為扶貧開發瞄準對象提供科學依據。

二、貧困村精準識別工作方法和步驟

(一)工作方法。

1.標準。根據省、市、縣精準識別工作會議要求,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標準識別貧困村,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比全縣貧困發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低于全縣平均水平60%、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

2.規模范圍。識別規模為21個貧困村(“十二五”期間省市認定的重點村全部納入),識別范圍擴大到全鎮所有行政村。

3、登記內容。《貧困村登記表》包括基本情況、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狀況、生產生活條件、公共服務情況、幫扶情況和幫扶成效等七個方面內容。登記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標準時期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第一步:規模分解。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按照有關原則,將縣分配確定的貧困村識別規模分解到各辦事處。

第二步:公示公告。鎮對貧困村名單在鎮駐地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經公示無異議后報縣扶貧辦,經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后進行公告(公告期為5天)。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10日前完成。

三、貧困戶精準識別工作方法和步驟

(一)工作方法。

1.標準。國家農村扶貧標準為2013年現價2736元,省定農村扶貧標準為2013年現價3322元。要確保完成縣分配到各鎮國家和省貧困戶的識別任務。

2.規模。各辦事處要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戶”的原則,對所有行政村的貧困戶進行識別。21個貧困村內的貧困人口,按貧困發生率平均低于50%的比例識別;其余行政村的貧困人口,按低于4.3%貧困發生率進行識別。上述兩種類型的貧困發生率都是就整縣而言的,要以縣為單位控制貧困人口規模,整戶識別。具體到各村,要實事求是、因村制宜,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確定不同的識別比率。

3.做法。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因災、因病、因殘、因勞動力等情況,采取“農戶申請、入戶調查(填寫建檔卡)、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進行貧困戶識別。

4.登記內容。《扶貧手冊》包括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幫扶計劃、幫扶措施和幫扶成效等六個方面內容。登記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標準時期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第一步:組織培訓。把貧困戶識別的目標任務、工作要求、具體方法等作為培訓的重點內容。把培訓重點放在村級,相關辦事處、包村干部做好業務指導,確保精準識別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第二步:農戶申請。要把精準識別的相關政策宣傳到每個農戶和每個行政村,確保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辦事處指導下,按照識別標準和貧困人口分解規模,廣泛組織發動農戶自愿申請,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識別范圍。

第三步:入戶調查。農戶提出申請后,由鎮會同村委會開展入戶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對不符合條件的予以剔除,篩選出貧困戶初選名單。

第四步:民主評議。對貧困戶初選名單,各行政村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民主評議。民主評議要有詳細的會議記錄,包括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發言記錄、評選過程等內容,并保存影像資料。最后,根據評議結果,經村兩委集體研究,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駐村“第一書記”(或包村干部)及辦事處書記核實簽字后,確定貧困戶入選名單。

第五步:公示公告。先將入選名單在貧困戶所在的行政村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為7天);經公示無異議后,并保存影像資料,然后報鎮審核,確定出全鎮貧困戶名單,并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為7天);第二次公示無異議后,鎮匯總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后進行公告(公告期為5天)。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10日前完成。

第六步:建檔立卡。由鎮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單位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四、工作要求

按照“鎮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對貧困村、貧困戶的精準識別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我鎮成立了農村扶貧開發精準識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財政所,并下設業務指導組、督導組。各村要高度重視,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及辦事處書記是直接責任人,統籌安排、抓點帶面,要靠上抓、具體抓,親自總結試點經驗,親自解決工作中的困難。特別是要組織包村干部進村入戶,負責在每個貧困村組建起3—5人的工作班子,隨時調度,隨時整改,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抓好這項工作。

(二)切實依靠群眾。按照黨的群眾路線要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要認真組織好村民代表會議,確保民主評議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

(三)嚴格公開透明。貧困村、貧困戶識別工作要有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將所有過程和結果都向群眾公開,該走的步驟一步不能少,應有的環節一項不能落,切忌工作想當然、簡單化,嚴禁少數人暗箱操作,嚴禁優親厚友,嚴禁提供虛假信息,嚴禁拆戶、分戶和空掛戶。

第3篇

總體目標:“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從今年起決戰三年,實現全鎮基本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實現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全面脫貧、無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全面保障,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

總體要求:貧困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縣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和貧困代際傳遞;貧困村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鄉平均水平;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年度任務:20xx-20xx年全鎮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540人,到20xx年底全鎮農村貧困人口降至350人左右,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

二、精準識別

(一)核準對象。對已經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以收入為依據再一次進行核實,逐村逐戶摸底排查和精確復核,核實后的名單要進行張榜公示,對不符合政策條件的堅決予以排除,確保扶貧對象的真實性、精準度。建立精準識別責任承諾制,上報立卡的貧困戶登記表必須經村小組長、掛組村干部、掛點鄉干部、鄉主要領導簽字確認,并作出承諾,如扶貧對象不符合政策條件愿承擔行政和法律責任,確保貧困戶識別精準。

(二)分類扶持。通過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分為黃卡戶、紅卡戶和藍卡戶三類,第一類為黃卡戶,是指有勞動能力,家庭經濟收入在貧困線邊緣的貧困戶;第二類為紅卡戶,是指有一定的勞動能力,家庭貧困程度比較深的貧困戶;第三類為藍卡戶,是指年老體弱或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和五保戶。優先扶持黃卡戶,集中攻堅扶持紅卡戶脫貧,對藍卡戶則通過保障扶貧來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掛圖作業。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分三年制定脫貧規劃。黨委、政府將全鄉的脫貧計劃分解到村,鎮要對每年精準脫貧任務落實到戶到人,建立臺賬,并用圖表標注清楚,掛圖作業,脫貧一戶銷號一戶,做到“貧困在庫,脫貧出庫”。

(四)完善檔案。定期更新貧困村、貧困戶建檔立卡資料,每次資料更新都要存好紙質資料,并將相關信息及時錄入全國扶貧對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建立各級扶貧信息互聯互通的平臺,供幫扶單位和社會各界查詢,做到資源共享。

三、精準施策

針對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分清類別,分類施策,強化措施,扎實推進各項扶貧政策落實到實處。從宏觀上要抓好貧困村公共設施和服務方面的建設,從微觀上要抓好對貧困戶的幫扶,做到宏觀扶貧和微觀扶貧相結合。

(一)加速推進基礎設施扶貧

1.對“十三五”扶持貧困村XX村進行村莊建設規劃。

2.重點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著力解決貧困群眾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電力、水利、就醫就學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讓貧困群眾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每年安排貧困村至少一個“一事一議”項目,以幫助解決路、橋、水等問題。

3.堅持貧困村優先的原則。要突出工作重點,農村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優先安排在貧困村,新農村建設要向貧困村傾斜,盡快改變貧困村的落后面貌。

4.推行差別化扶持政策。要提高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標準。

(二)加速推進產業扶貧

1.培育壯大特色富民產業。大力發展綠色蔬菜、高產油茶、茶葉煙葉、井岡蜜柚、養牛等五大特色種植業和特色養殖業,鼓勵支持貧困戶依據當地資源稟賦發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產業。每年通過產業扶持貧困戶20戶以上。

2.籌集精準扶貧到戶資金。千方百計籌集精準幫扶到戶資金,對貧困戶發展產業給予1000-5000獎補,支持貧困戶精準扶貧發展產業貸款貼息。

3.積極探索“四位一體”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指導貧困村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養殖、種植高效產業;組建一個支撐有力的合作組織。

4.創新產業發展服務體系。鼓勵貧困農戶以土(林)地經營權作價入股方式,參與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農場和聯戶經營等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對貧困戶創辦的家庭農場和有貧困戶參與的合作社,鎮重點給予資金扶持。推行“千村萬戶老鄉工程”,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三)加速推進智力扶貧

1、優先支持貧困村發展教育。加強貧困村學校規劃,優先立項解決貧困村薄弱學校改造,同步實現標準化和現代遠程教育。

2、加大貧困生資助力度。落實好現有國家濟困助學政策,逐步提高貧困生資助標準。

3、大力加強就業培訓。繼續實施“雨露計劃”,支持職業學歷教育,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參加中、高等職業學歷教育的,在校期間每人每年給予20xx元的補助;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參加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并取得有關部門頒發職業技能證書的扶貧對象,給予每人1000元培訓補助;為貧困戶免費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此項工作由縣扶貧和移民辦組織實施。面向農村貧困家庭定向培養人才,今年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報考“三定向”的加20分錄取。

(四)加速推進勞務扶貧

1.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戶就業。鎮解決5-15名貧困人口在本鎮從事環衛、園林、保潔、治安巡邏、農村公路養護等工作,用于扶持貧困人口就業。

2.鼓勵能人創業扶貧。優先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扶持。

3.解決貧困戶進企業務工。幫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農民工進企業務工,解決貧困家庭收入來源問題。

(五)加速推進保障扶貧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補助標準,擴大低保覆蓋面,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做到“應保盡保”。

2.完善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面推進農村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農村貧困戶納入政府代繳范圍。

3.健全醫療保障制度。由縣財政出資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繳納參合費,讓貧困戶免費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保障。對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縣內住院給予特殊政策傾斜:一要取消住院報銷起付線;二要將貧困戶住院報銷比例在其他農民居民報銷比例基礎上提高5%。

4.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困難,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臨時救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四、精準幫扶

進一步完善精準扶貧機制,搭好精準扶貧的平臺,實現扶貧方式由過去大水“漫灌式”向精準“滴灌式”轉變,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突出抓好“七個到村到戶”:

(一)產業到村到戶。貧困村要根據當地的資源稟賦圍繞富民產業,選擇一個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產業,推廣“千村萬戶老鄉工程”的模式,引導貧困戶通過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

(二)項目到村到戶。根據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脫貧項目,找準脫貧路子,做到能種則種,能養則養,能外出務工則外出務工。貧困村要根據當地產業特色,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服務。

(三)柚苗到村到戶。給每戶貧困戶免費發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貧困戶種好“搖錢樹”。

(四)資金到村到戶。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逐戶制定發展目標、落實脫貧項目和幫扶資金,做到專項扶貧與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并舉,專項扶貧資金要全部落實到貧困村、貧困戶,行業扶貧資金、涉農部門項目資金要向貧困村、貧困戶傾斜,與扶貧資金捆綁使用,實現貧困戶精準扶貧全覆蓋。

(五)干部幫扶到村到戶。進一步加大干部掛點幫扶貧困村和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力度。實施“四個一”組合式扶貧:貧困村安排有一個以上縣領導、一個以上縣直單位、一個以上工業企業和一筆專項扶貧資金,實行掛點幫扶。要按照“交朋友、摸實情、找路子、扶資金、促增收”的思路,繼續推行科級以上領導干部“1+2”結對幫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每年扶助2戶黃卡、紅卡貧困戶,按“一戶一策”發展一項扶貧產業,增加貧困戶家庭經濟“造血功能”,所幫扶的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要達到20xx元以上。通過三年扶貧攻堅,使全鄉所有黃卡戶、紅卡戶真正脫貧,對藍卡戶進行最低生活保障。

(六)跟蹤管理到村到戶。加強扶貧信息監測工作,及時更新扶貧對象統計監測系統的數據信息,每年都要對貧困村、貧困戶的收入變動狀況、干部幫扶、項目幫扶、資金幫扶、扶貧項目實施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統計,并及時錄入全國扶貧對象統計監測系統。按照“貧困在庫,脫貧出庫”的原則,對已經脫貧的貧困戶及時銷號,對有特殊情況返貧的登記入庫,做到貧困戶有進有出。對扶貧項目的安排及實施、扶貧資金使用、貧困戶得到扶持等情況,定期在村務公開欄內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七)土坯房改造到村到戶。凡居住在危舊房或土坯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三年內必須全面實施危舊房、土坯房改造,嚴格按照省定危舊房、土坯房改造補助標準補貼到戶。

五、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鎮黨委、政府是實現扶貧攻堅的責任主體,鎮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落實扶貧攻堅任務和措施。各村要廣泛宣傳扶貧攻堅的方針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自拍视频| 成人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香蕉v区| 2019天天做天天拍天天夜|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天天狠狼|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as乱码| 热狗福利ap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p引导下载花季传媒 |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午夜视频体验区| 色老头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窝窝午夜看片七次郎青草视频 |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久久|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级毛片| 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网 | 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美女张开腿黄网站免费| 国产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人 | 五月天精品在线| 欧美乱色理伦片|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bt|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知乎的小说哪里可以免费|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西西人体44rtwww高清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