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網絡教學設計方案范文

網絡教學設計方案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網絡教學設計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網絡教學設計方案

第1篇

關鍵詞:網絡實驗室;現狀;方案;規劃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對具備網絡配置、網絡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作為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如何注重實踐,培養學生網絡配置能力已經成為網絡教學的重中之重。要培養學生網絡方面的動手能力,在網絡實驗室里對設備進行配置的優良教學方案無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理論教學的深化和補充,也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上起關鍵作用。

作為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設備的配置實訓是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內容。學生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計算機網絡原理,掌握了網絡互聯與實現的配置技術,才能為今后的就業、學習、研究網絡奠定基礎。

1網絡設備配置教學現狀

1.1強調實踐,忽視理論

網絡技術是一門非常注重實踐的課程,實驗課程在教學中占很大比重,但由于種種原因,有的教師在授課中往往片面強調實驗和動手的重要性,忽略理論作為技術研究與學習基礎的事實,忽視理論知識對實踐動手調試的前期指導、規劃和分析作用[1]。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不能建立清晰的網絡技術知識理論體系。

有的教師甚至將幾個特殊案例的實踐動手調試作為網絡互聯與實現配置教學,根本不對網絡理論知識作相應闡述,教學中即使涉及必須要用到的網絡技術原理內容,也只是偏重實驗環境下的教學,這樣做,最終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

1.2追求硬件高配置,忽視規劃軟指導

在開設網絡技術課程時,過分追求高配置實驗環境,投入過多資金建網絡實驗室,大量購進先進網絡硬件設備,卻忽視實驗教師的網絡規劃、組織和管理方面的軟指導,沒有真正理解網絡是研究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進行通信的學科,計算機的思維模式只能是遵循人的思維模式的真正含義。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指導教師的項目分析與規劃,學生拿到實驗后,僅靠直接動手調試,用幾條簡單的命令去解決一個網絡技術問題,這樣的思路如何能達到深層次學習網絡的目的。

1.3重就業比率提高,輕就業形勢分析

調查統計顯示,大多數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廣泛,91%以上的網絡技術專業學生能找到工作。但是,深入了解其從事的工作崗位后,我們發現他們中在網絡技術崗位上從事局域網管理與維護、網站管理與維護、網站程序設計及開發等工作的人員不多,80%以上網絡專業畢業的學生都是在從事計算機銷售與售后技術支持、數據錄入、辦公文秘等工作,他們處于計算機技術人才鏈的低端,就業質量可想而知。[2]其原因在于高校學科體系培養模式的課程只是普通高校課程的簡化,人才培養定位不準確,人才培養特征不明顯,只注重單點知識的培養,忽視綜合實用技能方面的培養,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綜合應用能力差,不能勝任網絡技術工作。

2網絡設備配置教學方案改良思路

2.1對網絡實驗室硬件設備的建設改良

在進行網絡實驗室硬件建設時,應注意合理規劃,不僅考慮滿足建設需要,還要密切關注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態勢,盡量采用先進的技術、現成的校園網平臺和合理的資金去建設網絡實驗室,使建成后的實驗室能使用高校原有的計算機作為網絡調試終端,既能滿足在本地實驗室進行網絡實驗,也能通過校園網絡遠程登錄后經認證進入對網絡設備進行調試。[3]按此要求,每個網絡實驗室可以建成能同時滿足42人至56人進行實驗的網絡平臺,按需配備6至8組獨立的實驗平臺,每組實驗臺至少配有2臺2層交換機、2臺3層交換機、2臺路由器、1臺防火墻、1臺無線接入設備、1個VoIP語音模塊和至少兩個高速異步串口模塊。達到每個實驗臺既可單獨進行相關的實驗,也可以配合其他平臺進行實驗,完成更為復雜的網絡環境下的綜合實驗。

2.2對實驗教材、實驗方案配備的思路改良

每門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應有專門的教材、方案,包括實驗項目具體名稱、實驗詳細內容、每次實驗所需硬件設備、網絡拓撲結構圖、實驗人員分工和實驗詳細規劃、設計思路等。利用這些內容豐富的專業實驗教材或資料手冊,對每個實驗的教學目的、實驗真實環境、實驗所需用到的設備、實驗設備間如何連接、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實驗結果及驗證等內容進行實驗的開展。也可將該門學科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下來的教學資料匯總成冊、編錄成書,按照其教授的實驗內容、詳細的實驗方案來作為實驗用書,讓學生充分利用書中經過無數次實踐的組網方案進行實驗。

2.3對網絡設備配置實訓時間的安排布置改良

實訓課程盡量與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同學期進行,這樣便于理論指導實踐。盡量不采取先計算機網絡理論課,后計算機網絡設備配置實訓的教學方式,這樣做的原因在于,如果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在實訓課上,他們就會很快編寫出實現步驟、調試命令,從而更有興趣去學習下一節的課程。反之,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知識掌握得不好,實訓課就會反映出來,這會促使他們回過頭來重新拿起課本學習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第二次完美結合,它可以提高學生理解網絡、調試網絡的能力,最終鍛煉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4對高水平師資的培訓力量、培養力度改良

我們應選用既有扎實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動手調試能力的教師擔任網絡設備配置實訓教師,以便學生得到充分的指導。因為,有計算機網絡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踐中遇到的理論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網絡規劃、網絡分析,學生理論搞懂了,實踐起來才能得心應手。[4]同時,我們還選用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調試的教師,用其豐富的經驗幫助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有效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原理和技術,從而節省學生寶貴的實踐時間。

3網絡設備配置教學方案設計

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讓學生對網絡設備配置有總體認識,在此基礎上,對網絡組網、互聯與設備配置實訓進行分析和研究,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機網絡組網整體技術。參照此要求,我們按組網步驟將教學方案設計分為以下幾方面。

3.1組網基礎教學方案設計

從目前較常用的星型網絡拓撲著手設計教學方案,其涵蓋的教學內容,如表1所示。

改變以往傳統組網基礎先從理論著手進行教學的順序,轉而按上述教學內容、學時、教學方式教學,讓學生從對網絡完全不了解過渡到對網絡有一個淺層次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組建一個小型計算機網絡所需要的硬件設備有哪些,對最基本的傳輸介質――雙絞線做到能按不同標準做出T568A、T568B線序,掌握網卡的安裝,熟悉交換機、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簡單的參數配置,基本認識清楚計算機網絡基本運行環境,這對下一步具體開展網絡設備配置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以起到很好的先導作用。

3.2交換機教學方案設計

從交換機的應用角度著手,設計教學方案,方案分為基本配置與高級配置實驗內容,具體教學內容如下表2所示。

按上述內容進行分設備單項教學,讓學生實際操作實訓,達到掌握交換網絡中最常用的設備――交換機配置技術,從對交換機進行基本的配置著手,進一步劃分VLAN,掌握生成樹協議操作,實現交換機的端口聚合,安全認證等技術,對實現與路由器設備的互聯作好配置技術準備。

3.3路由器教學方案設計

從路由器在網絡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著手設計教學方案,方案分為基本配置與高級配置實驗內容,涵蓋的教學內容如下表3所示。

在交換機設備配置學習的基礎上,我們繼續通過單項設備路由器配置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網絡建設中較重要的設備――路由器的配置技術,熟悉靜態路由,動態路由RIP路由協議,OSPF路由協議,廣域網協議的封裝以及PPP PAP、PPP CHAP協議的驗證等內容,為下一步交換機、路由器設備互聯形成真正的計算機網絡的學習做好全面的技術儲備。

3.4綜合實驗教學方案設計

通過對單個網絡設備進行逐一教學,在掌握了其基本配置內容后,結合運用交換機、路由器網絡設備進行組建交換三級網和路由三級網,在此基礎上進行來自實際典型應用案例的綜合實驗教學方案設計,[5]如組建某大型企業網絡。首先,我們會告知學生該企業的相關情況――有多少人使用網絡、組織機構如何、地理分布情況怎樣、管理水平能力高低、網絡應用服務多少等內容,讓學生根據這些背景,運用所學知識,去規劃、設計該企業的網絡需求與網絡拓撲結構。

通過上述實驗,讓學生做到綜合運用網絡實驗室里的網絡設備,了解搭建的實際網絡環境,全面掌握整個網絡組建的技術原理、實驗功能、實驗拓撲,清晰地掌握網絡設備的實際配置,利用掌握的綜合網絡技能知識去優化這個網絡,讓整個網絡性能發揮到極致,由此達到學用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4結語

作為承擔網絡技術應用人才培養重擔的普通高校,應該合理設計網絡設備配置教學方案,在網絡實驗室的實驗環境中與真正的網絡建設接軌,讓學生在實驗室中親自動手進行搭建、調試、配置網絡,讓學生更直觀、全方位地了解各種網絡設備的應用環境,加深對網絡原理、協議、標準的認識,直至完成整個綜合實驗過程,形成清晰的網絡工程項目設計思路。[6]我們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充分利用理論知識由上至下地去分析網絡規劃、設計與調試,并提高自身網絡技能和實戰能力,成為符合網絡一線需求的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建軍.師范專科學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現狀與應對措施[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8,14(2):20-22.

[2] 胡亮,徐.計算機網絡實踐課程教學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5,22(S2):155-157.

[3] 崔貫勛.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方案探討[J].信息化技術與應用,2006,10(5):19-21.

[4] 徐煒.網絡實驗室:輕松上大課[J].中國教育網絡,2007,11(1):9-12.

[5] 陳康.高職高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改革實踐[J].正德學院學報,2006,14(6):47-50.

[6] 福建星網銳捷.銳捷網絡實驗室解決方案綜述:網絡實踐教學專家[EB/OL].(2006-12-05)[2010-10-10]. . cn/plan/Solution_one.aspx?uniid=af03f8d9-ff2a-4a5c-826b-4bc5e0c876cd.

Teaching Programs of Network Device Configuration with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YANG L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Baoshan College, Baoshan 678000, China)

第2篇

精品課程 網絡教學平臺 數據庫

一、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的總體思路

1.網絡教學平臺設計的目標。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目標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運用互動的方式來給師生提供各類與教學的相關的資源與服務,從而建立科學、規范、開放的網絡教學資源及技術體系;建設先進的技術服務以及資源管理系統,以用來滿足教學資源管理庫大規模應用及大容量存儲的需要。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拓展各學科和專業,尤其是重點學科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促進名師名課程及精品課程的建設,從而建立一支具備教育信息技術的高素質新型教師隊伍。

2.網絡教學平臺設計的原則:

(1)前瞻性。要符合素質教育以及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的要求,建立具有前瞻性的教學資源數據庫和相應的技術支撐平臺。

(2)互動性。教學平臺設計時,要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教師授課的主導作用,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有幫助作用。

(3)學科性。網絡教學平臺設計時要體現學科的特色,充分的利用網絡通信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從而使得教學資源的動態重組能夠達到最優化。

(4)規范性。在設計時,同時也要注意資源的文件格式及其分類的標準要與國家相關的技術規范、標準相一致,從而能夠使得平臺能夠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共享。

二、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與應用環境

1.運行平臺。網絡環境:基于TCP/IP協議。服務器端:Web服務器IIS5.1上版本。客戶端: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6.0及以上版本。

2.開發工具。利用Dreamweaver MX、Eclipse,采用JVASCRIPT語言、數據庫SQL語言、HTML標記語言等來實現該網絡平臺。本系統主要采用JSP技術和Web開發技術,結合數據庫等進行動態網頁的設計。

三、系統設計及主要功能

1.系統設計。一個完整的網絡教學平臺應該滿足來自學生、教師和管理員這三方面的要求。學生的需求主要是注冊認證、網絡交流、資源下載和使用、查看和修改資料等;教師的需求為通知學生課程動態、根據學生學習和課程情況提出意見等教學情況的操作;管理員主要是對學生、教師及其整個網絡教學情況進行管理。因此,根據上述需求,可以將該平臺劃分為學生子模塊、教師子模塊和管理子模塊。網絡教學平臺的結構如圖1。

圖1 系統結構圖2.主要功能。網絡教學平臺是一個將課程資源作為平臺的中心,集成了網絡的教和學的綜合性的環境。平臺以各門課程為核心,對于具體的每門課程都有自己獨立的學習區域、考試區域、管理區域和管理區域。整個網絡教學平臺的結構如圖2所示。

(1)學生子模塊。在該模塊中,學生可以進行注冊認證、課程學習、網絡交流、在線測試、資源下載等。如果是新用戶,在登錄網絡教學平臺之前,必須先進行注冊。登錄之后,可以瀏覽課程信息、任課老師信息、課程安排等相關信息,從而選擇合適的課程,經過管理員審核通過之后即可進入課程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查看自己的學習進度,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通過在線考試系統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通過瀏覽教師給予的學習評價,掌握學習中的不足,從而及時糾正錯誤,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式,同時也可以對老師進行評價,提出自己的意見。

圖2 網絡教學平臺的平臺結構(2)教師子模塊。在教師子模塊中同樣也可以進行用戶的注冊和認證、課程指南、在線評價、網絡交流等。教師可以制作和上傳電子講義和課程的多媒體課件、錄制教學視頻供學生點播觀看。通過瀏覽學生的作業以及學生的在線測試成績,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掌握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便調整教學計劃、布置相應的教學作業并做出相應的輔導。

(3)管理員子模塊。管理員子模塊相當于后臺管理子模塊,主要負責管理學生子模塊、教師子模塊及整個系統的綜合管理。系統管理是管理員子模塊最重要的功能。其中也要注意用戶認證、安全權限和惡意攻擊等的控制。要及時更新課程信息,增加新的課程,刪除過時的課程。要根據評價系統,對教師和學生給予評價考核,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四、高職精品課程資源建設要求

1.試題庫。以職業需求的依據,分為理論題和實踐題。試題庫中應包括單元題庫和綜合題庫的在線測試,每一題都應有成績顯示和結果分析。高職的考試題不宜廣而深。

2.案例庫。以“就業的指導”,結合專業特點設計每一章節的學習案例。綜合性的高職院校一般專業都比較多,有經濟類的、有工科類的、有教育類的、有法學類的……因此,在案例庫中應設計足夠多的相關行業的計算機應用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相應案例一一實踐,充分體現利用計算機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3.媒體素材庫。分類保存,內容廣泛。素材庫中應該提供盡量多的各種媒體形式的素材,結合各專業提供案例中涉及到的素材,同時列出互聯網上開放的媒體素材庫的網址。讓學生通過提供的素材完成各項學習任務。

4.網絡課件庫。以學習者為中心,體現先進教育思想。網絡課件除了要體現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技術性外,還要體現對案例操作的示范性。教學方法上采取任務驅動法、協作討論法、發現式教學法。逐步培養學生具備計算機操作使用能力、應用開發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5.文獻資料庫。內容全面,有深度和廣度。此庫是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和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的高級應用而設置。高職要求理論要精,學生學習過程中對該理論的理解是不夠全面的,本庫要充分拓展相關的知識,讓感興趣的學生鉆研得更深。

參考文獻:

[1]汪潔.基于Web的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與設計[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1,(4).

[2]侯永廣,熊曉莉.淺析網絡教學平臺[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第3篇

關鍵詞:群集;結構;資源庫

中圖分類號:TN7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1)04-0228-01

1 教學資源庫存在的問題

教學資源庫指廣義的資源庫概念,它不僅包括教學資源存儲功能,而且包括教學資源管理、教學資源訪問、教學資源評價等功能,即廣義上的教學資源共享和管理系統。目前網絡教學資源庫多采用傳統的B/S三層體系結構,包括表示層、業務層和數據層三個部分;其主要事務是在服務器端發生,極少部分事務在前端實現;數據多采用集中存儲和集中管理的模式。隨著教學資源的增加以及資源需求服務的不斷增長,教學資源庫逐漸暴露出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1)負載不均。目前多數教學資源管理采用的模式是集中存儲與管理。在教學資源庫中多媒體素材以視頻素材居多,數據流量大;校園網中數據訪問時間相對集中,容易造成服務器負載不均,出現數據訪問瓶頸。

(2)數據與業務耦合度高。傳統的三層體系結構中,業務層承擔了業務邏輯和數據庫訪問兩大任務,造成業務邏輯與特定的數據庫訪問之間的高耦合,導致系統維護吃力,不利于系統業務的擴展,無法滿足新的業務需求。

(3)可靠性不高。教學資源庫中一旦出現服務器故障,易出現服務中斷、服務可靠性不高等問題。

2 群集的概念

群集(Cluster)是一個邏輯概念,用于對用途相同的服務器實例進行分組。當其為客戶工作站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務時,對客戶來說是透明的;即對于外界用戶來說,使用某個提供的服務時,服務器群集似乎是一個服務器。客戶并不知道是哪臺服務器為他提供服務群集中的應用服務器實例可以運行在同一臺機器,也可以運行在不同的機器上。

群集通過在服務器的多個實例之間分配工作負載,為應用程序提供可伸縮性和可靠性。

(1)可伸縮性。群集可以在不影響應用程序運行和客戶端的情況下,根據需要動態添加服務器實例到集群中,增加應用程序容量滿足客戶訪問需求。

(2)可靠性。應用程序可以部署到集群中的多個服務器實例,由于服務器實例的選擇對客戶端透明,因此,即使某個服務器實例失敗,不影響應用程序的繼續執。

3 網絡教學資源庫群集部署方案

基于傳統B/S三層架構的網絡教學資源庫存在負載不均、可擴展性不足、可靠性不高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若是采用增加普通服務器,其處理能力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若采用高速、高性能服務器,不但價格高昂,而且不一定能滿足Web服務的高強度并發處理要求。群集技術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種廉價有效的方案。

3.1 體系結構設計

傳統的B/S三層架構,其數據與業務耦合度高。可通過對其進一步適當分層解決各層之間的高耦合問題。分層架構具有松耦合、伸縮性、重用性和擴展性等優點,但分層同時也帶來了性能影響,并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因此,網絡教學資源庫設計采用了多層體系結構,在傳統三層結構的基礎上增加兩層,共分為五層,即表示層、Web層、業務邏輯層、數據持久層和數據層。五層體系結構中增加web層將應用的邏輯處理和表現相分離,使得系統具有邏輯流程清晰、功能代碼復用性強、分布式部署的特點;而數據持久層位于數據庫之上,隱藏數據讀取和操縱中的所有數據訪問代碼細節,將客戶應用程序與底層存儲機制隔離開,完全抽象出開發應用程序時使用的數據物理細節。

3.2 教學資源庫主要功能模塊

網絡教學資源庫廣義上來講是個資源共享和管理的系統,一般包括5個模塊:資源管理、資源訪問、資源需求、用戶管理和服務管理。

(1)資源管理功能主要進行資源審核和資源維護工作。包括對上傳資源進行審核入庫;管理員對資源進行添加、刪除和修改。

(2)資源訪問功能主要包括用戶對資源的檢索、下載、評價、收藏等功能。

(3)資源需求功能主要包括資源需求請求、資源需求回復、資源交換等功能。

3.3群集設計

BEA Web Logic是用于開發、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Web應用、網絡應用和數據庫應用的JAVA應用服務器。Web Logic還擁有出色的集群技術,既實現了網頁集群也實現了EJB組件的集群,并且不需要任何專門的硬件或者操作系統支持。

在Web Logic中域是配置了管理服務器的Web Logic Server實例管理的邏輯單元,在域中可以包含了多個服務器實例以及服務器群集引域和服務群集問的邏輯關系如圖4所示。一個域中必須配置一臺管理服務器,并且只能配置一臺;而服務實例1、服務實例2、服務實例3和服務實例4可以運行于同一臺機器也可以是運行于不同的機器;一個域中可以有多臺物理機器。

在教學資源庫中使用Web Logic群集技術,通過一組相互協作的服務實例,在多臺機器間復制和應用表示層和邏輯層的能力,從而實現關鍵業務系統的負載分布,消除個別故障點。

(1)故障轉移的實現

簡單的說,故障轉移是當應用程序組件正在處理某個特定作業時,某些處理任務部分由于任何原因而變得不可用已失敗對象的副本將結束此作業。由于群集中的所有服務實例執行同一服務請求,同一服務在多個服務實例上同時存放,并且服務實例問可以復制狀態信息。故當某個服務實例發生故障,另-N務實例可以接管,服務自動切換到正在運行的服務實例上。群集故障轉移的處理對用戶來說是完全透明的,用戶并不知道發生了故障轉移。

(2)負載均衡的實現。群集由來實現負載均衡。通過將請求轉發到不同的管理服務器上來實現。將負載按比例分配到群集中所有的服務實例,使每個服務實例能夠充分發揮其能力。群集對加入其中的服務實例的性能沒有限制。并且可以在同一臺機器上啟動多個服務實例,充分利用機器的資源。因此,當教學資源庫客戶端的請求突然大幅增加時,可以通過動態增加服務實例來提高性能。

4.結束語

基于群集的網絡教學資源庫采用了多層體系結構設計,解決了傳統三層休系結構中存在的數據與業務耦合問題,方便系統進行動態服務擴展;使用群集服務有效地實現了系統負載均衡和故障轉移,并為今后教學資源庫服務的變化做了更有效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嚴燦勛 劉慧敏 校園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實踐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第26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限资源日本免费2018| 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 花季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九九九| 免费黄色a级片| 色妞视频一级毛片|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亚州三级久久电影| 欧美午夜春性猛交xxxx|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男的把j伸进女人p图片动态| 向日葵app看片视频| 蜜柚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69xx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yuojizz|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好大好爽再深一点在线观看| 中国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日本三人交xxx69|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最近最好最新2018中文字幕免费 |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在线视频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gvg708| 亚洲美女综合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免费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