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城市型農業論文范文

城市型農業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城市型農業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城市型農業論文

第1篇

摘要:通過實際調查,在分析阜新經濟轉型和發展現代農業的思路以及總結阜新發展現代農業成果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阜新發展現代農業進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促進阜新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經濟轉型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產業化

1阜新的自然環境和農業資源

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北鄰科爾沁沙地,東接遼河平原,西靠熱河山地,為遼河與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淺山丘陵區域。土地總面積10316萬hm2,其中耕地面積3716萬hm2,林地面積約30167萬hm2,草場面積約7萬hm2;丘陵山地占58%,風沙地占8%,平原占23%。總人口193萬,其中農業人口108萬。阜新地區人均耕地約0137hm2,農村人均耕地超過014hm2,為全國人均耕地的4倍。農村土壤、河流污染少,無疫病區。該地區屬于北溫帶亞溫帶亞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年平均在711℃~716℃,活動積溫337716℃,年日照時數282617h,是遼寧省日照時數最好的地區。正常年份年降水量在45520mm,大水面蒸發量1789mm,無霜期154d左右。阜新宜牧草場廣闊,農民有從事畜牧業的傳統習慣,發展畜牧業有著較好的基礎。糧食年產量15億kg左右,其中70%以上為玉米,年產各類農作物秸稈20億kg,大部分可用做飼料,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條件。阜新擁有健全的種畜繁育體系,原種豬場、關山種羊場、阜新種牛場在全國種畜同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豐富的土地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使得阜新經濟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阜新經濟轉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1、阜新經濟轉型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2001年12月8日,國務院將阜新市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歷經4年的轉型實踐,阜新市經濟轉型思路漸漸清晰,即堅持“自力更生,龍頭牽動,科技支撐,以民營為主,市場運作”的方針,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構筑“主導產業+支柱產業”經濟格局,變單一經濟結構為多元經濟結構。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點方向,把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作為主導接續替代產業。同時培養玻璃、電子、橡膠、氟化工業等一批支柱產業。經濟轉型的最終目標是走出以煤為主的黑色經濟,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建設以現代農業為主導的綠色經濟,建立起阜新市在區域經濟中的優勢地位。發展現代農業的重點是著重發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推進阜新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建設一批綠色農業產品生產基地,走“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都市市場和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生態農業”的道路,努力建成為遼寧省和全國的現代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

2、阜新市轉型發展現代農業取得的初步成果綜觀4年實踐,“以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漸漸清晰,農業產業化的雛形已初步顯現。農業也不再局限于第一產業,而是三種產業的搭接和融合,努力尋求一個鏈條式的綜合式產業。阜新市大力發展了高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以及與農業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業,由種養業向現代加工業和現代物流業延伸,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農業園區和農業專業小區;大力發展了以優質牧草為主的飼料作物種植業,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3、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初具規模阜新市現已引進和培育70多家龍頭企業,包括河南雙匯、內蒙伊利、上海大江、草原興發、東阿阿膠等國內有知名度的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生豬、肉雞、乳品、肉羊、白鵝、肉兔、雜糧、食用菌、牧草、花卉等14個農業產業化鏈條,已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和食用菌加工出口企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條、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了農產品加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1217%上升到2005年的26%,總量居阜新市第二位,基本完成了培育農產品加工業第一階段的布局,初步構筑起接續主導產業框架[2]。

4、農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總產值增幅較大從表1可以看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1999年的265103萬元增長到2005年的700531萬元,增幅達264125%,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4156%,增幅較大。農業(小農業)比重由1999年的6816%下降到2005年的4710%,下降幅度2116%;林業比重由1999年的211%上升到2005年的417%,增幅達12318%;牧業比重由1999年的2819%上升到4714%,增幅達6410%。4年來,林業和牧業呈現較快增長趨勢,畜牧業迅猛發展,種植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21213特色種植業迅速崛起經濟轉型給阜新市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突出表現在以高油大豆、專用玉米、雜糧、食用菌、花卉、專用馬鈴薯、紅干椒為代表的特色種植業迅速崛起。阜新市發展特色農業的一個特點是打造綠色品牌,截至目前,阜新市已有4戶企業、4個產品、約423313hm2基地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有16戶企業、35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①。特色種植業中,雜糧發展尤其突出。在轉型中誕生的香香食品集團、五彩雜糧公司、化石戈谷業有限公司等雜糧加工龍頭企業,采取公司與農戶簽訂單的形式組織雜糧生產,使雜糧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2005年種植的約4113hm2雜糧中,為上述龍頭企業配套的生產基地就超過約0167hm2。龍頭企業的引導和牽動,使小米乳、綠豆乳、紅豆乳為代表的阜新市雜糧產品以獨特的風味迅速打開了市場。

5、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繼

2001年國家批準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后,阜新市又相繼建立了29個專業小區。在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已成立14家農產品加工重點企業和10個研發中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專業小區配套設施相繼完成。

6、農村固定資產投資成倍增長僅在2003年的農村投資中,除國家和地方財政用于電網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礎性投資外,分布在鄉鎮的企業、基地和農戶共完成7億元的投資,是2002年的215倍,2001年的313倍。213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轉型4年來,阜新市現代農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也很多

7、經濟轉型試點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阜新市作為國家確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國家和遼寧省的支持多是針對具體項目,多是一事一議,缺乏一種長期有效的機制和統一的政策扶持。阜新市在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社保等方面與其他城市沒有特殊之處,在招商引資方面不具備優勢,沒有形成政策洼地效應[3]。

21312項目立項審批難由于阜新地區工業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小,規劃上報規模不大,與國家開設的專項項目對路少,很難進入國家計劃,在項目爭取上處于劣勢,爭取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扶持項目很難。同時,國家為抑制投資的過快增長,實行了最嚴格的土地政策,停止新批建設用地指標,許多轉型項目因用地審批問題而擱淺,土地問題已成為阜新市招商引資的瓶頸。

8、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項目資金籌措難由于經濟發展滯后,阜新地方財政緊張,配套能力較弱,對一些重點項目很難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不利于引進科技含量較高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阜新市是信貸貸差地區,許多信貸資金靠拆借籌措,不良貸款率較高。除4家國有商業銀行外,只有1家地方城市銀行———阜新市商業銀行,在4家國有銀行中,工行、建行審貸權已經收到省行,阜新市行只有報送權,沒有審批權,經濟轉型缺乏金融資本的有效支持。

9、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亟待建立調查問卷顯示,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民渴望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盼望盡快建立市場信息反饋體系,能獲得正確市場導向;盼望建立健全科技推廣體系,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盼望建立權威的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使產品符合國際標準;盼望政府不越位,不要強迫命令;盼望健全生產資料市場的法制監管。

3阜新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

阜新市轉型4年來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與存在的問題,如何在阜新這樣一個資源枯竭、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盡快轉變,農業發展中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進行理性思考。

1)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建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就必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整合農業資源。

2)發展現代農業應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主導,打造特色產業鏈。人們對農產品加工食品的消費逐年增加,農產品加工業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當今的國際農業競爭,不再是單個產品、單個生產企業的競爭,而是包括農產品質量、品牌、價格和經營成本、經營方式在內的整個產業體系的綜合競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是對農業資源實行縱向整合、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3)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應以民營為主,依靠科技支撐。民營為主是解決經濟發展資金困難的有效途徑。在轉型投入上,堅持以民營為主,地方政府應為民營經濟提供便利,積極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向一、二產業延伸,促進民營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同時按照現代企業的發展方向,加快企業產權制度改革。

4)現代農業必須發展綠色經濟。發展綠色經濟不僅是世界潮流,也符合阜新市情,是阜新市經濟轉型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所在。要以發展綠色經濟為主旋律,阜新市要力爭建設成中國一流的綠色食品基地。綠色不僅包括綠色食品,還包括生態、環境、政府服務、人文和消費。

4加快發展阜新現代農業的改進建議

國家應盡快建立對阜新等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長期有效機制和統一政策扶持,在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國債扶持項目上給予一定的傾斜,最終使直接投資項目轉變到政策扶持項目。例如,對阜新規模較大的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國家可以通過國債資金予以扶持;對農產品加工企業、承包農業園區或養殖小區的下崗職工和農戶,由農業發展銀行提供貸款支持;對利用礦區復墾地為吸納下崗職工再就業而創造的企業,應少征或通過行政劃撥方式免征土地出讓金和相關費用等。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是轉型成敗的關鍵,高素質和富有感召力的政府團隊對經濟轉型具有重要作用。阜新市各級政府應積極轉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變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建設服務型政府,清理地方性法規,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打造標準化、公開化平臺,開展一站式服務。

411重視軟硬環境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政府應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硬環境和服務軟環境,樹立環境經濟理念,用市場手段經營好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優化投資環境,努力打造阜新市經濟轉型的城市品牌。對各類投資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對重大項目建立綠色通道,努力建設良好的政務環境、政策環境、法制環境、人文環境和輿論環境。其次,盡快建立健全包括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氣象服務、政策和法律服務以及市場營銷在內的相應機制。

412打造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幾個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宣傳阜新新形象,以阜新新形象帶動知名品牌,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政府應重點扶持象福龍生物科技、比牛哥乳業、田園實業等管理科學、有發展潛力的本地企業,通過遼寧省和全國范圍內新聞媒體宣傳這些品牌,在打造出全國知名品牌的同時宣傳阜新轉型中的新形象,打造城市品牌。這樣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同時也有利于招商引。413重視生態建設把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加強水利、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把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開發利用放在首位,搞好外引水源和域內水源項目建設,抓好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和節水灌溉、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項目建設。大力推廣節水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

414提高農業勞動者素質,努力提高就業率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職業技能;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勞動職業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調整勞動力供給結構,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需求,增強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能力,提升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水平。同時,要在農業內部進一步挖掘就業潛力,提高農業內部的吸納能力,擴大、實現農業勞動力在農業內部的充分就業。

415進一步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步伐一是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快建設種養業良種繁育體系;三是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體系;四是加快建設農產品流通體系,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和運輸業,強化農產品流通和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對接,推進貿工農、產加銷專業化經營一體化;五是加快建設農業生態保護體系。

416“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既然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型的重點方向,政府就應加大對相關企業和農民的扶持力度,實行“先用之于民,再取之于民”的政策。在扶持中,政府應注意多采用市場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應鼓勵銀行降低貸款門檻、提供優惠利率、延長還貸時間,考慮給予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戶貸款補貼或者提供政策性貸款,幫助解決資金問題。

5結語

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需要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優勢進行分析,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龍頭牽動、科技支撐、民營為主,需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如何實現資源枯竭城市振興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難題,探索一條符合阜新市實際情況的資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轉型之路,不僅實現阜新可持續發展,而且將為中國118座資源城市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這對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平穩實現漸進式制度變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紅光1支柱產業強阜新[N]1遼寧日報,2004-12-16(3)

第2篇

在中央關于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下,已有多個大城市把城市農業發展定位于都市型現代農業,實現了由傳統生產型城郊農業向具有多功能性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轉變,推動了中國特色的都市型現代農業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發展。

為更好地總結都市農業12年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研究和促進城鄉統籌背景下都市型現代農業和休閑農業的科學發展,中國農學會擬于*月上旬在*市召開第八屆全國都市型現代農業與休閑農業產業學術研討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會議議題

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城鄉統籌與都市型現代農業、休閑農業產業創新發展”。

主要議題有:城鄉統籌與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新格局;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多功能性;都市型現代農業主導產業創新發展與典型模式;都市型現代農業的科研教學體系建設;政府在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中的作用;影響未來中國都市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與對策;休閑農業的理論建設;休閑農業成功案例與典型模式;休閑農業產業的經營與管理;國內外在都市型現代農業與休閑農業產業發展方面的進展;都市型現代農業與休閑農業發展方面的體制機制創新。

二、會議時間和地點

*月*日在*市召開,*月*日報到。

三、組織形式

會議由中國農學會主辦,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分會、*市農學會承辦。

四、主要內容

(一)本次會議將作為第*中國科協年會第26分會場,與會代表參加中國科協年會主會場活動,參與都市型現代農業與休閑農業學術研討會的交流,參觀*市都市型現代農業和休閑農業的示范單位。

(二)召開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分會理事會,并對多年來在都市型現代農業和休閑農業理論與實踐創新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專家進行表彰。

(三)商討建立“城市農學會協作網”,發揮學會體系優勢,促進都市農業與休閑農業的發展。

五、會議征文

(一)論文征集

請圍繞本次會議的議題撰寫相關論文,論文格式詳見附件1。

(二)其它資料征集

我國都市農業發展的相關專著、完成的相關課題、各地都市農業的發展規劃、各地推動都市農業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各地都市農業的主要模式、都市型現代農業主導產業與休閑農業產業(企業)的成功運作模式及相關照片等。

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分會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征文進行遴選、匯編成《都市型現代農業與休閑農業產業創新發展》,并作為《中國農學通報》(增刊)發行。

(三)征文投送

論文投送截止日期為2009年7月1日(當地郵戳為準)。

1、請通過中國科協通用會議系統網上注冊個人信息();

2、征文和報名表的電子版請同時發送至castnh@和castnh@兩個郵箱;

3、請將征文及資料的紙質版郵寄至中國農學會學術交流處。

六、聯系方式

聯系地址:北京朝陽區麥子店街20號樓

中國農學會學術交流處100125

聯系人:周憲龍、康亞軍、王全輝

電話:010-5919449759194487

傳真:010-59194449

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第3篇

論文關鍵詞:城鄉統籌,商丘農業經濟發展,有效途徑,探究

 

伴隨著城鄉統籌試點的逐步展開,我國農業經濟又將實現跨越式發展。考察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歷史邏輯,不難發現:由長期剪刀差抑制農業經濟的發展;演變到通過工業反哺農業來拉動農業經濟的發展;直到現在將農業經濟發展納入到城市經濟發展的體系內。

在城鄉統籌背景下發展農業經濟,須明確這樣一個事實:受到我國各區域之間在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性影響,在展開城鄉統籌實踐過程中,還應根據本區域的特性小論文,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農業經濟發展途徑。

綜上所述,本著以上農業經濟發展原則,筆者將就商丘農業經濟的發展途徑進行探討。

一、城鄉統籌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城鄉統籌的目的在于:改變以往將城市與農村經濟隔離發展的態勢,通過將農村經濟發展納入到城鄉一體化發展之中,在城市與農村經濟能量的耦合過程中,實現農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其中,農村經濟又主要以農業經濟的形態存在著。

由此可見,城鄉統籌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可以闡述如下:

(一)農業經濟產業化的要求

農業經濟產業化可以被理解為:(1)農業生產企業化;(2)農業生產規模化;(3)農業生產與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應鏈。其中,農業生產企業化在我國中西部地區仍然缺乏。將過去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轉變為企業生產模式小論文,才能通過分工、協作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考察農產品生產的“最小有效規模”可知:農業產品生產由技術因素所決定,其最小有效規模偏大。為此,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方能在技術層面趨于最優經濟效益目標。對于第三個方面,則是城鄉統籌的應有之義。

(二)農業經濟與城市經濟互補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強調,農業與城市經濟發展類型之間的嚴格分工。因為,這種嚴格分工將使農業經濟發展類型,被鎖定在附加值較低的產業上。最終,失去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然而,城鄉之間一定的經濟互補性,可以通過一種耦合聯動,推進各自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而小論文,在整體上增進了經濟福利水平。

二、基于內在要求探究商丘農業經濟發展的目標導向

上文已從普適性層面闡述了“城鄉統籌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將目光轉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農業經濟發展上,還須進一步探究其目標導向。最終,為商丘農業經濟發展有效途徑的夠建提供思路。

(一)培育河南東部經濟增長極

河南省的經濟若要實現騰飛,則需要省域各經濟增長極所建構的節點,在此基礎上完成各節點間的線型經濟覆蓋,最后在線型交叉中形成網狀結構經濟覆蓋,方能實現全省經濟全面發展。因此,商丘市處于河南省東部邊緣,通過聯動本市農業經濟發展,將夠建出河南東部經濟增長極,成為推動河南經濟全面發展的關鍵力量。

(二)建立溝通周遍省份的樞紐

河南地處中原,缺少區位優勢。從資源稟賦條件來看小論文,其農業產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全國面食加工行業中,河南省也處于優勢地位。在這樣的比較優勢面前,河南省須通過商丘市的區位優勢,在該區域建立農產品深加工基地,來開展與周邊省份的經貿活動。

三、商丘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構建

通過以上兩個部分的闡述,有關商丘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構建,如下:

(一)建立外向型農業加工生產基地

建立外向型農產品加工生產基地,可以從兩個方面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1)滿足河南省對農產品的需求。這一需求,在本省經濟發展體系內,完成商丘農業經濟能量的積累。(2)建立與外省市及國外的農產品供給聯系。伴隨著商丘農業產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效率的農產品加工、生產已無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納。為此,須通過商丘市政府的農產品對外公關活動小論文,實現過剩產能的外部消化。最終,獲得農業發展資金。

(二)完善聯系城鄉經濟的物流體系

城鄉統籌實則促進了,城市與農村在產品生產與加工過程中的價值聯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現則是:供應鏈體系。在加速資本周轉的內在要求下,惟有完善聯系城鄉經濟的物流體系,才能實現。在物流體系的構建中,須把握這樣幾個技術要點:(1)不改變原有城市與農村的物流體系架構;(2)著重構建連接城市與農村物流體系間的節點;(3)由于農村物流體系承擔著農用物資下放,及農產品上收的雙重任務。因此,與城市物流體系連接的節點應設計為兩個。

參考文獻:

[1]趙奕凌.西部縣域工業發展資金缺損的機制分析與對策[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

[2]安永學.紅古區農業經濟發展現狀與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1(6).

[3]李壯壯.我國各地區農業綜合發展的評價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无翼少无翼恶女漫画全彩app|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人做人a爰免费视频|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价格|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bbbbbbbw日本|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日本制服丝袜在线|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日韩在线第三页| 国产高清美女**毛片| www.午夜精品| 成人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全彩口工番日本漫画| 肉色无边(高h)| 国产乱子伦片免费观看中字|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91视频最新地址| 天堂一码二码专区| 一级做a爰全过程免费视频毛片| 无遮挡动漫画在线观看|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网站|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精品xxxx人妖换性|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7人伦影院a级毛片| 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a级黄色毛片三|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你的皮肤很柔顺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