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初三歷史教學論文范文

初三歷史教學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三歷史教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初三歷史教學論文

第1篇

所謂“主導—主體—主線”三維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對新知識、授課內容、思維方式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同時教學內容設計及授課模式都是緊緊貼合學生實際,圍繞學生的自身認知水平所展開。最后在學生的自身認知水平之上,教師要合理跟隨學生的思維主線,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間。這種“主導—主體—主線”三維教學模式不僅充分響應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充分給予了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

二、“主導—主體—主線”三維初中地理教學模式分析

1.體現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及考核標準一定要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自身認知水平展開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各個小組,讓學生討論、相互分享生活中能量的傳遞,生態鏈的循環,各個家庭空調裝置的方向及位置等。并互相分享自我見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探究精神,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2.突出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給予適當引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體現教學中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輔助設施,如FLASH、多媒體、影視片段等,將抽象的教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從根本上發現及認識地球面貌的形成過程。并在學生逐漸建立的認知能力上,及時提問,深化知識結構,反饋教學效果。從而逐漸優化教學模式。

3.遵循學生自身認知水平的主線地位

在習題講解過程中,對于學生已經建立的認知水平,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鼓勵他們進行自主的學習探索,并圍繞他們的思維主線進行輔助指導。教師可以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之上將學生進行分組負責此題目中的某一個問題,并進行討論解決,充分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空間。那么,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之上必然會投入討論,探索出不同的解題方法。那么教師就要遵循他們的思維主線進行輔的指導,并尊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這樣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三、總結

第2篇

關鍵詞: 動態問題 三重生態 理論引用 嘗試教學 初中數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品質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三重生態”理論中得到的啟發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探析初中數學動態問題的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三重生態”理論的闡釋及對教學的啟發

在“三重生態”理論闡釋中,其主要包含三個動態因素,即自然生態、類生態及內生態。所謂自然生態就是維持每個人生存的物質資料,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所謂類生態就是人們生活和發展的社會環境,內生態則指的是每個人內心得以棲息的居所。專家認為:每一個不同的生命體都處于三重生態的相互作用中。綜合來看,自然生態和類生態最終反映內生態,并通過內生態表現出來。其實,課堂教學也在三重生態關系的作用下呈現不同面貌,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是各異的。

“三重生態”理論應用于幾何數學則表現為用運動的觀點看圖形的變化,具體特征為探索點、線段、面或幾何圖形運動中的規律,這些元素在變化過程中相互轉化,最終實現有機統一,科學闡釋數學問題由“變”到“不變”、由特殊到一般及變繁為簡的辯證法思想。這種理論涉及數學領域的概率論、幾何等眾多知識,并蘊含數形結合、函數方程、有效轉化等極其重要的數學思想,因而此類問題更具綜合性和開放性。由于此類包含動態思想的問題符合新課改的課程要求,因此數學問題中設置動態問題是數學考試中考查學生數學思維的重點。素質教育崇尚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上述提到的初中數學中的動態問題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較高要求。本文將以“三重生態”理論為基礎,多角度闡釋解決上述問題的科學方法,進而研究這類問題的有效教學策略,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找準教學方向,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較高的解題素養。

二、利用“三重生態”理論嘗試解決初中數學動態問題的教學策略

從長期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對解決動態性數學問題沒有比較成熟的思路,考試中這類題目的得分情況不是很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此類題目本身難度系數較高,二是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三重生態”理論沒有得到恰到好處地應用,在師生中沒有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自然生態元素作用不明顯。

數學動態性問題重在描述題目中涉及的基本元素的變化和運動過程,為了讓學生能直觀清晰地理解各項元素的變化規律,我們需要在學生腦海中創設具體的情境。

2.類生態元素作用不明顯。

在解決動態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通常會陷入一種固定的、單一的模式,即對學生的思想培養缺乏一定的關注,從而導致學生形成思維惰性,習慣按照同一種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長此以往,如果學生接觸的題型種類有限,這種思維定勢將更明顯,當遇到新題型時,思維轉換速度和敏感度都將急劇下降。尤其對于一些需用新方法解決的“舊問題“,學生通常會根據以往習慣和模式解決問題,以至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并且懶于深究問題背后的原理。類生態元素未發揮良好作用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即學生并未用心體會點的運動和變化規律,也沒有認真分析動態數學問題的實質,從而只能按照既有經驗思考和解決問題。

3.內生態因素作用不明顯。

內生態因素主要表現為學生覺得所學內容很有難度,且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學生所做的習題往往是一大堆字母、圖形、數字的組合,很難讓學生產生興趣,所以教師應在設置題目時,選擇趣味性敘述方式,并盡量讓學生在解題中體會成就感,讓其意識到所學內容是很有意義的。

三、如何解決上述問題

1.深入理解動態型問題,發揮自然生態元素的作用。

盡管動態型問題復雜多變,但有其自身規律,總結來看,主要有以下兩大規律。

(1)無變量條件:無變量元素的問題基本都是較簡單的幾何問題,運動變化形式基本圍繞點、線、面展開,主要考察運動中的規律性。例如,在解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等問題時,在無變量的前提下,解題方法都相對簡單和固定,主要采用相似或全等等規律。

(2)有變量條件:如下圖:P在等邊三角形ABC的AC邊上運動,AC=6,P從點A向點C運動,Q是CB延長線上的一點,以同樣速度由B向CB方向運動,過P作PEAB于E,連接PQ交AB于D。當∠BQD=30°時,求AP的長。

此題主要運用到直角三角形的知識點,根據題目已有條件,易判斷出∠QPC是直角。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當∠BQD=30°時,QC=2PC,設AP=x,則可以得出方程:6+x=2(6-x),解方程即可。可以看出引入變量元素后,題目變成綜合型。綜合型問題通常包含函數、幾何等多個知識點,因而難度系數較前者大,考生在解決此類問題時應具備綜合型思維。

深入解讀題干要求,合理分析圖形,應成為學生解決動態數學問題的必要步驟,這是對“三重生態”中自然生態元素的科學注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題目要求,并從中探索出一般的規律性東西。學生需要重點理解的因素有:圖形中運動的元素、運動的特殊點,進而將其轉化為一個點的特殊運動過程。

2.引導學生體會解題思路和數學思想,發揮類生態作用。

在具體指導學生時,要確保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避免“背答案”。只有學生真正掌握解題思路和數學思想,才能徹底掌握這一題型。

如初中數學動態型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提高內在修養及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主要表現為“數形結合”和“分類討論“兩方面的能力。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多尋找一些需要運用到這些能力的題目,開展針對性訓練。

如下圖,在正方形ABCD中,AB長度為6厘米,M點從A點出發以單位速度沿直線向B點運動,與此同時,點N也從A點開始運動,運動路線為AD―DC―CB,速度為6cm/s。設AMN的面積為y(cm■),運動時間為x(秒),則y與x的函數關系式是(?搖?搖?搖?搖)

許多學生見到這種問題就覺得無從下手,其實運用“數形結合”和“分類討論”兩種方法是很容易解決這一問題的,由題目易知,從N點正好能走完折線AD―DC―CB,根據分類討論思想,可將AMN的面積計算情況分為,在AD、DC、CB三條線上的三種情況,并根據數形結合的思想,寫出每種情況下AMN的面積計算公式,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3.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發揮內生態元素作用。

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情境,使他們感受到動態問題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能夠解決具體問題的。

如這道題我用兩個小蟲子代替P、Q點,這道題立馬變得有意思:兩個小蟲子小P和小Q同時發現了A點的實物,此時,他們與食物的位置呈三角形ABC,小P離食物的距離是20cm,小Q離食物的距離是12cm,已知小P的速度是3cm,小Q的速度是2cm,請問兩個小蟲子立即沿最短路徑奔向食物,問:小P和小Q何時與食物成等腰三角形。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使得整個題目令學生眼前一亮,解題過程變得趣味化,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得學生意識到所學的內容是能夠解決具體問題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活動應將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作為重要考量,而不是單純地說教。“三重生態”理論中內生態元素是其他兩種元素的落腳點和歸宿點,意味著任何形式的教學活動最后都是以服務學生、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為出發點的。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明白教師擔負的職責是多么重大,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并獲得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是多么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創造性;學習方法;個性

“迎接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最重要的是支持創新、勇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已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由此可見,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語文學科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是一門創造性極強的學科,中學語文教師要尤為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那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呢?概括起來說,是一下三種能力。

1.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激發想象力,放飛創新翅膀。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創造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心理學上把依照語言的描述或根據圖樣、模型、符號等的描繪在人腦中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稱之為再造想象。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再造想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一方法,可把學生帶到野外,在觀察的基礎上鼓起聯想的雙翼,讓學生大膽想象。只有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進行合理想象,寫出的文章才會形象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創設良好的、協調一致的學習氣氛。

課堂教學不僅是師生之間知識信息的傳遞,更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明朗、樂觀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滿生機的激流;而郁郁寡歡、萬馬齊喑的苦悶心情,則抑制人的思維。因而,教師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一個自由馳騁、寬松自如的氛圍,讓學生在此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尋根究底。

獨創性是創造活動的最本質特征之一。為發展青少年學生的創造力,必須注意培養他們的獨創精神,鼓勵他們大膽地質疑問難,尋根究底。

“疑”是探求知識的起點,也是激發學生的支點。南宋理學家朱熹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從“疑”入手,巧設懸念,啟發學生思維,換句話說,就是要善于引導學生生疑、質疑、解疑。

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學習的重點、難點,不要糾纏在一些無價值的問題上。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整體把握文章的基礎上,深入到篇章之中,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并且創設學生生疑的種種條件,啟發他們積極思維。

其次,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不易產生疑問處質疑。有些課文或課文中有些詞語,學生讀時一晃而過,不覺得有問題,而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所在或容易產生差錯之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故意設疑,讓學生于無意處發現蘊藏的“真金”,達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再次,教師還要在有疑處加以強化,激發學生認真質疑。教師要在學生有疑點的地方,想方設法激發學生質疑,然后因勢利導地分析問題,從而達到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的目的。

(4)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的有機結合。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而創造性思維又離不開聚合思維,所以,在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中必須抓好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培養,尤其是要抓好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思維的培養,主要是教會學生去多角度思考問題,以求得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能否多角度思考,變思維的單向性為多向性,關鍵是看能否打破思維定式,靈活地思考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發展求異思維,書寫自己的獨特感受。

當然,只主張發散而丟棄聚合,是不能提高創造水平的。人的思維發散到一定程度,就要收斂一下,進行比較,尋找較好的解決方案,然后在新的基礎上再進行發散,進而在更高的層次上再收斂。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就是要讓他們能夠對發散思維所得到的多種結果進行比較,從中選擇出一個正確的答案。

2. 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學科門類日益增多,知識周期縮短,那種“一日所學,終身受用”的時代早已過去。當今和未來需要的是具有獨立的學習和工作能力、科學的預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這當中自學能力是前提、是基礎。因此,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習能力的培養,便成了培養創造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方法。如指導學生自學葉圣陶的小說《夜》,可以設計以下自讀提綱:(1)小說的主人公是誰?有那些主要活動?(引出明線)(2)和主人公有關的還有哪些人物,這些人物各有什么活動?(引出暗線、中間人物及其作用)(3)主人公在得到死訊前后心理有何變化?請具體說明。(分析人物的心理特點、性格及描寫人物的方法)(4)人物、情節、環境是為主題服務的,本文的人物、情節、環境揭示了什么樣的主題?(學習分析小說主題的方法) 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歸納出如下兩種分析主題的方法:(a)人物、情節、環境是分析小說主題的前提;(b)寫作背景、寫作意圖與人物、情節、環境結合起來是準確把握主題的必要條件,然后要求學生分析《夜》的主題。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又掌握了依據課文材料評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題的方法,可以說是一舉而多得。

3. 使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

青少年學生創造性的高低不僅跟一個人的知識、智力有關,而且和人的個性品質與特點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獨立、勇敢、勤奮、有恒、謙虛、細致、好探究等均有利于創造性的發展,值得我們去培養。而怠惰、怯懦、自卑、驕傲、粗心、守成規等不良性格則不利于創造力的發展,要注意及時消除和矯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久久久999久久久精品| 激情五月婷婷网| 嘘禁止想象免费观看| 黄色三级三级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japanese日本护士高潮| 成人观看网站a|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美女黄视频|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彩漫|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亲密爱人之无限诱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尤物久久99热国产综合|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在线免费观看毛片网站| www.日韩三级www.日日爱| 成人观看网站a|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九九九好热在线|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 国产日产精品系列推荐|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想毛片| www亚洲视频| 宅男噜66免费看网站| 七仙女欲春3一级裸片在线播放|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日本漫画全彩口工漫画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