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講評課教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通過各種類型的學習小組合作研討,展示交流各個小組內發現的問題,進行概括總結。對于仍然存疑的問題提出來供全班學生討論,展示的是學生的典型錯例和獨特做法,將教學的舞臺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尋找錯因并進行自主講評。學生在講評的過程中有不同意見還可以主動質疑,引起爭論或者開展辯論,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深化和探討,讓學生深入領會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在學生的各個學習小組的合作探索糾錯中,教師不應當只是個旁觀者,而應當深入到他們的研究學習中,了解他們對問題認識的層次,適當加以輔導參與他們的學習,和學生一起體驗成功和失敗的心路歷程。學生自主整理完成后,要給學生充分交流展示整理成果的機會,目的主要是展示更多的交流學習資源,讓不同的整理形式、思維方式和認識等進行展示、交匯,起到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鑒的作用。在學生獨立整理完成后,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小組長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可以先讓學生發言,其他學生進行補充。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哪個學生有疑問可以提出來,其他學生進行解答。如果解答不了,就將疑問記錄下來,待全班學生交流時,再進行提問解答。
二、學生個人反思,內化知識,發現和歸納易錯點
教師布置針對性探討后,學生在課上加強個人反思,進一步內化學習的知識,自我解決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加強自主學習,及時總結和歸納易錯點和重點知識,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這個組織形式的設計環節中,就要加強學生的個別化學習,因為有些學習中問題和認識,學生之間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集體講授顯然會耽誤少數學生的學習進度,所以教師加強個別輔導和交流,密切關注個別重點學生,根據掌握的不同程度布置不同的任務,進行自我總結和反思,幫助不同類型的學生歸納易錯點,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加強個別化的教學,教師要做到因人施教,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作業中所犯問題的類型,如數學概念理解錯誤,數學方法應用失當,計算錯誤,非智力因素等問題,特別注意記錄班級內特殊學生作業所犯的典型錯誤,在個別指導時能有針對性地對某個學生,或某幾個學生進行檢查和教學,提高課堂的效率,使每個學生在課堂內都能收獲。
三、教師總結方法,提煉策略
數學思想方法往往隱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總結方法、尋找策略,形成學生自己的技能。中學數學課堂中的方法指導,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常用分析法、綜合法或分析綜合法解答。但在解一些綜合性或難度較大的問題時,還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數學思想方法,如“分類討論”“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等思維方法。掌握方法,形成技能,這也是對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的基本要求,所以說在數學講評課中,教師要善于在組織設計和點評講授中傳授數學思想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將課堂中的問題按類型和區別進行集體展示,鼓勵學生探討歸納,引導學生思考。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消化、理解、鞏固和綜合運用,并溝通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形成知識網絡,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達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作業講評課的內涵,這樣不僅是一次作業講評課,還是對數學知識的再建構的一堂課。
四、強化練習,形成技能
在作業講評課中,對于解決的問題的成果要給予充分的反饋,便于有針對性的補練和教學,也是提高作業講評課的重要環節。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進行強化訓練,可以反饋課堂效果,更能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相應的數學解題技能。強化練習一般采用題組訓練的形式,有利于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此環節可根據新授課的容量與課堂教學時間靈活安排。教師在課堂組織設計中,或進行小組合作解題比賽的方式,也可采用個人獨立思考解決,評優的方式等。練習需要有針對性外,還要有層次性,深刻性等,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最優的提高。
五、“留白”于課堂,翻轉課堂
記者于健
本報11月4日訊 教師評職稱,從重科研轉為重教學,今年起,青島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指揮棒”將改變方向,說課評估的比重增加,論文獲獎不再成為評審依據。教師評職稱今后將不用再花錢花精力。
4日,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了解到,本月起,2009年青島市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正式啟動。今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做出調整,論文在職稱評審中所占比重將降低,不再把論文獲獎等作為評審依據,也不再受理申報人員提交的各種論文獲獎證書。對于參評人員提交的發表的論文、著作,也需交由相應專業的專家評委認真審閱、考察,將專家做出的評鑒意見作為評審依據之一。教師職稱評審將注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表現,說課評估的評價比重將增加。凡申報晉升高、中級教師職稱的人員都需要參加由青島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說課評估,說課評估的意見將作為評審的重要依據,引導中小學教師全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青島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解釋說,青島市中小學共有在職教師7萬余人,職稱評審歷來都是全市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往年,為了鼓勵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做點科研工作,獲獎論文一直是評審的一個重要依據。但從實際參評情況來看,論文的獎項太多太濫。而為了能在論文上爭取更多的職稱加分,不少教師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對促進教學沒有什么意義。在中小學階段,課堂教學是一項傳統的技術工作,更應該加強教研,而不是科研。這次調整,主要是倡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工作中,放到關心愛護學生身心健康、關注學生成長上,也是給教師減負。
職稱評審“指揮棒”調整方向,班主任的評價比重也要提高。今年,青島市教師職稱評審要加大對班主任工作的傾斜力度,優先推薦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晉升職稱,從而鼓勵教師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任務,積極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
以高中化學學科為例,化學知識、概念的理解與鞏固離不開習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離不開習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與創新意識同樣也離不開習題,一道好的習題、一堂高效的習題講評課能使階段教學畫龍點睛更上一層樓。正因為如此,化學習題講評教學始終貫穿在學科教學中,新課教學時要對作業進行講評,單元復習時要講評專題習題,單元測試或練習后要組織習題講評課……我們對高一、高二教學進行不完全統計,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教學時間用在習題講評上,高三教學則更多。
然而,習題講評課的重視程度或研討力度都與習題講評的教學時間不相稱。各級公開課、展示課幾乎沒有習題講評課,每逢教學調研遇上習題講評課時,教師往往以“本節課是習題講評,沒什么好聽的”為由表示歉意,大多習題講評課確實存在著因循守舊,與新課的創新性相差甚遠。這種反差反映了無論是專家教師還是一線教師對習題講評不夠重視或信心不足,鮮有獨特的辦法。
通過“中國知網”查找從2000年到2010年間的相關文獻,當輸入“習題講評”作為關鍵詞查找時,共顯示有26篇相關文獻,當輸入“三維教學目標和習題講評”關鍵詞查找時,顯示結果為“無相關文獻”。在已有的文獻中,大多集中在探討“教師講學生聽”的層面上。可見,無論是課堂實踐探索還是理論研究,習題講評都呈滯后狀態。
一、當前習題講評課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調研時,我們發現當前習題講評課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習題講評課準備不足
將習題講評處理成課堂教學的補充或臨時性教學行為,教學計劃性不強,教學重點、難點不明確不突出,缺乏教學目標。教學隨意性屢見不鮮,習題講評的教學意圖不夠鮮明。
2.三維教學目標沒有得到落實
習題大多沒有經過教師預檢,導致不少習題缺乏典型性,培養學生哪方面能力的功能不明確;習題講評課中的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學生參與少,暴露學生解題思維的過程更少,課堂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過程性目標”沒有落實;習題講評過程中,批評性否定性評價多,鼓勵性肯定性評價少,學生在習題講評過程中的體驗消極。
3.習題講評課有效性不強
因前述原因,學生處于被動狀態,難以跟上教師的解題思維。習題講評課容量較大,主題不鮮明,往往是一張試卷講到底,缺乏后續跟進,學生倉促對答案,解題能力難以得到切實的提高。
二、三維教學目標在習題講評課中的指導作用
新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應體現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三維教學目標同樣適應于習題講評課,明確習題講評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無論是針對新課作業講評還是階段性考試的試卷講評,都有利于教學的有效性。
1.以知識與能力目標指導選題析題
給學生做的每一道習題都應體現出明確的教學意圖,所選的習題應具有明確的知識范疇與能力要求。給學生做的每一道習題都應得到有效的反饋,通常的做法是通過批改獲得學生在該知識范疇與能力要求上是否達標,為習題講評提供依據。
學生平常作業或試卷中,可能存在著相近的知識或能力要求,這種“重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強化教學,達到鞏固、熟練應用和遷移的教學愿望,不過,過度的重復則應避免。這些“重復”的習題可能分散、交叉在同一練習中,在講評時,我們可以根據知識或能力要求的相近性進行整合,以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達到知識與能力目標。
2.以過程與方法目標指導講評方式方法
和知識與能力目標相比,這一維教學目標相對被忽視或教師難以找到有效的辦法來落實。這與我們習慣了的在習題講評課中運用灌輸式教學方式有關,與業已形成的重自己的教輕學生的學的教學思想有關。
新課程要求教師打破已經習慣了的灌輸式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習題講評課的教學方式,也可適當引入自主探究、引導和發現的教學,讓學生在習題講評過程中有新發現新體驗。學生解題所反饋的信息是一種課程資源,而且具有積極的生成性。在習題講評課中,教師應把得分率低、錯得較多的重點題型讓學生進行討論,探討更多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然后教師再引用相關的例題向縱深方向擴展。
3.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指導評價
習題講評要既“講”解題過程、方法和知識,也要“評”學生解題中的表現。當教師的評價符合學生心理發展需要,符合學生解題實際表現,才能激發學生的解題積極性。在教學中學生不是被強迫、被牽引地學習,而是渴望學習,主動學習。這就要求所講的題型和方法是學生所必需的,只有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才會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可見,積極的情感體驗是習題講評課有效性的心理基礎。
習題講評課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學生聽講、討論、交流、互評中得到積極的體驗的。為此,教學應注重個體差異,讓學生充分地交流與探討,探索解題中的失誤原因,要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和空間,使每一位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收獲。習題講評中的埋怨只能給學生消極的體驗,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三、我們的認識與實踐
1.突出知識重點,解決能力難點,達成知識與能力目標
習題講評課需要處理好如下矛盾:突出重難點與習題講評面的矛盾:講評時間與講評習題數量的矛盾:學生錯誤解答個案與共性講評的矛盾。習題講評有時有充足的時間,有時只能利用課堂教學的剩余時間。因此,影響習題講評的教學方法方式的因素很多,不宜一刀切地給出一個模式。通常情況下,我們在習題講評時堅持以“突出知識重點,解決能力難點”作為組織習題講評教學的指導思想。
選擇習題與學生完成習題后的批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習題講評所需的教學用時,影響到教學方式的選擇。從這方面看,習題講評課的準備應提前到習題選擇布置、批改時,批改所得到的反饋信息是組織習題講評教學的重要依據。
多數情況下,我們將習題答案公布與習題深入講評相結合,即多數學生能正確完成的練習公布答案供學生自我糾正,對有難度的習題,肯花足夠的教學用時與精力,力求分析到位。要對學生典型錯誤或創新解答進行統計并分析,學生產生錯誤是概念不清還是計算能力薄弱,是單項知識沒掌握還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把握錯誤原因,有助于我們及時調控教學策略和方法,對教學目標進行校正和彌補,把學生的創新性答題進行展示,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感受成功。
在習題講評時,我們對所要講評的習題進行重新整合,將知識相近的習題組合起來,將學生存在著解題缺陷的習題組合起來,而不再按習題的自然順序進行講解。
案例1高一化學期中考試試卷評析
習題講評前的準備與目標確定:期中考試是學生學習的階段性測試,通過改卷,發現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鋁及其化合物的知識掌握不夠熟練,遷移應用能力和書寫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能力薄弱。通過一節課的教學集中有效地解決這兩個問題。
習題講評時對習題的整合:將有關鋁及其化合物知識點的試題從全卷的選擇題、填空題等題型中剝離出來,將有關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書寫的能力要求題從不同題型中剝離出來,向學生清晰地展示出來,明確本節課應達到的學習要求。
習題講評過程:如“氯化鎂和氯化鋁混合溶液中,如何分離兩種溶液,請選擇試劑,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是一道錯誤率較高的試題。錯誤的原因主要是鎂離子和鋁離子的性質混淆,對氫氧化鋁的兩性性質認識不透徹,(教學論文 fwsir.com)知識應用能力不強。選擇該題作為講評切入口具有典型性。在解答完本題后,要求學生找出全卷知識要求相近的試題,并結合已寫出的有關化學方程式來解決。
知識遷移與強化:給出新題:“分析下列溶液中離子是否共存,說明原因,寫出有關離子反應方程式。”要求學生運用剛才所寫的化學方程式改寫成離子反應方程式進行分析。
形成知識網絡:寫出鋁及其重要的化合物,并用圖示標出相互轉化關系,形成“鋁圖”。
有時,為了達到鞏固知識的目標,教學方式宜常變換,以防止學生思維定勢和思維疲勞。比如,可以運用引入陌生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畫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習題變式、習題翻新、請學生根據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設計習題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