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說話藝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語言藝術是較為抽象的,需要通過讀者的想象力來把抽象的文字進行具體場景的轉換。此外,小說中的描述時間與讀者所處的現實時間之間也是有一定距離感的,從而使得讀者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產生一種時間綿延的閱讀感受,進而形成一種寧靜致遠的深刻韻味。那么,繪畫藝術則是一種較為直觀和具象的藝術表達方式,他的圖像會讓觀眾由具象思維轉換到抽象思維,并可以把創作者的情緒與思維等直接傳達給觀眾,而這種直觀的藝術表現方式有時卻是文學語言難以言說的東西,它反而顯得比抽象的語言文字表達來的更為形象生動化。由此看來,文學創作與繪畫藝術可以通過二者來彌補各自的缺陷,從而使得藝術創作者的意圖表現得更為完美。當然,這二者的融合并不是說某一方代替另一方,而是保持各自本真的前提下進行相互補充與不斷完善。
二、現代小說創作中對繪畫藝術的借鑒與融合
1小說敘述結構對構圖藝術的借鑒與融合
現代小說創作中,創作者非常重視虛實相生的創作意境。他們不僅需要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觀念,更需要借助語言文字來啟發人們的思想與靈魂。那么,具有繪畫藝術特質的現代小說中,它就擅長通過對客觀生活中某些片段的畫面式描寫來表達創作的主題思想?,F代小說家往往通過開放性的結局和巧妙的敘述框架來表達自己無限的思想情感。具體來說,繪畫藝術的構圖基本上是通過對多個繪畫因素的空間設置來表現藝術張力與美感的,那么,現代小說家就借鑒并融合了這樣的繪畫藝術構圖方式,對具有關聯的生活片段進行畫面式的描繪,并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有效銜接,最終讓小說中的主題表現得更為清晰透明。例如,中國現代小說家魯迅、凌叔華、張愛玲以及蕭紅等都擅長使用這樣空間并置的畫面敘述手法,即通過對一些生活片段的截圖來表現人物,啟迪人生意義。其中,魯迅小說開創了新的小說創作模式,他的故事敘述基本上沒有來龍去脈,都只是截取一些生活中的橫斷面來表現小說主題。因此,魯迅的小說很多都是由一個個生活畫面式的片段構成,整體的故事敘述都是空間并置的框架結構。凌叔華小說也是由很多生活畫卷組成,讓時間緩慢流動或者停滯,從而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思緒與情感,不僅表現了小說中的人物與事件,同時還讓小說主題升華到了一個哲學的思考層面。當然,還有些現代小說家在進行小說創作時,使用一種繪畫藝術中較為常見的留白藝術方式,從而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這些言不盡意的詩意的留白手法,反而使得小說中描繪的生活場景更具藝術效果,因為有些小說家是在事件發展到關鍵時刻時忽然止住,有些則是故意不說明故事結局而使用景色描寫來作為意象物引發讀者的思考與想象。事實上,那些自幼就熱愛繪畫藝術并在此后的小說創作生涯中與繪畫藝術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作家對于留白手法的運用已經達到了純熟的程度。例如,魯迅的小說很多都是沒有結局的,他還擅長對關鍵場景進行簡單的描繪,進而形成一種意象性的文本空間,讓讀者意會到他的小說結局實際上是一種延續的符號,還可以預示著新一輪生命的開始。而凌叔華的小說留白則是一種舒緩的、綿長的思緒,她在前期做了大量鋪墊,并讓最終的結局出乎大家意料。
2小說形象塑造對線條藝術的借鑒與融合
繪畫藝術中的線條藝術由于不同的流派與種類而表現各異。但是,它們又都是一種直觀感情特征的表現方式。例如,柳樹的線條會讓人產生一種憂傷的感覺。因此,現代小說家就巧妙借鑒與融合了這樣的線條藝術手法,譬如,他們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有些人就刻畫得細膩柔和,而有些人則刻畫得堅硬粗獷。這實際上與他們對于繪畫藝術中的線條藝術愛好傾向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再如,凌叔華小說中的線條是點染式的、柔弱的,張愛玲小說中的線條是現代主義的,魯迅小說的線條是堅硬的,常常會出現一些人物景物特寫等。其中,所謂點染式筆法就是指通過渲染的筆墨來描繪形象的內蘊,而非描繪事物的確切形象。這種筆法在小說創作中的運用常常會產生一種溫婉、柔美的文學創作意境。最具代表性的現代小說家就是凌叔華。凌叔華對于人物的描繪類似于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仕女圖,不在乎人物形象的逼真,而在乎人物言談舉止的神韻描繪。她的小說線條并不十分清晰,人物和景物的描述卻是細膩的,帶有某種情緒的思緒,可以讓讀者感受到人物或景物的氣息與神韻所在。這是一種詩情寫意的小說創作手法,可以讓小說行文更為緊湊和連貫。我們可以透過凌叔華輕描淡寫的筆觸來體會到其中的人物神韻,這是一種淡雅與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那么,繪畫藝術中的現代主義創作手法主要就是為了表達作者的主觀情感或象征意義而對現實事物進行抽象、夸張甚至變異的創作。這種手法的代表人物就是現代小說家張愛玲。張愛玲對于小說中人物和景物的描繪多用簡筆,其線條是幻化、扭曲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然而,她又使得小說文本內涵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張愛玲的小說中線條創作手法實際上是一種對人物心理性格特征的現實主義描述手法。那么,現代小說家中對于白描手法的運用較為典型的就是魯迅和蕭紅。魯迅小說中的線條刻畫是堅硬的,接近于寫實手法,能夠讓人體會到其中所滲透著的人物靈魂。而蕭紅小說中的線條則是速寫式的,可以把人物精神狀態與大概輪廓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3小說的氛圍營造對色彩藝術的借鑒與融合
精巧新奇的比喻
看《圍城》中的比喻,往往使人有出其不意之效果。錢鐘書先生很欣賞“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比喻方式,他認為比喻的本體與喻體應當“‘如’而不‘是’,不‘是’而‘如’”,“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處,否則彼此無法分辨。兩者全不合,不能相比;兩者全不分,無須相比。”書中的比喻往往在本體與喻體之間形成一種分裂,似乎本、喻體之間沒有關聯,但究其根本這種分裂不是完全的,還有一絲相連,這“絲”就是喻體與本體之間極為相似的那一點“精靈”,是形和神的巧妙銜接,因而引發讀者對一定現象產生深刻的哲理思考。書中描寫日本侵略者用飛機轟炸方鴻漸的家鄉︰“以后飛機接連光顧,大有絕世佳人一顧傾城、再顧傾國的風度?!薄皟A國傾城”本來用于描寫女人之美貌,如果用其夸贊美女則顯得俗不可耐,但錢鐘書卻利用這個成語中的“傾”字,表現日寇飛機摧毀家園之野蠻狂妄,使一個普通的成語在特定的語境中立即脫胎換骨、光彩奪目。
廣角深刻的多重比喻
《圍城》的精彩比喻多用兩三個事物來喻一個事物,由一個相似點喻起,繼而層層推進,使欲描寫的人物、事體都更加精密、形象、具有諷刺意味。這種多重比喻猶如機關槍的火力,以點連片,很有爆發力,有落地開花之效,使人不由自主地跟隨這些多重比喻產生一系列的聯想。看大師筆下的沈太太“她眼睛下兩個黑袋,像圓殼行軍熱水瓶,想是儲蓄著多情的熱淚,嘴唇涂的濃胭脂給唾沫帶進了嘴,把黯黃崎嶇的牙齒染道紅痕,血淋淋的像偵探小說里謀殺案的線索。”這里的“兩個黑袋”很顯然是之沈太太因年老而生的眼袋,先生將“黑袋”喻成“行軍熱水瓶”,又借助熱水瓶保存熱水的特征聯想出“熱淚”,最后從沾在牙齒上的胭脂大膽聯想“血”,并將其比喻為“偵探小說里謀殺案的線索”,這一番多重比喻貫通一氣,將沈太太雖然想刻意打扮自己卻不懂修飾,以致濃妝艷抹、弄巧成拙的怪樣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情景互融的比喻
《圍城》既有對人物肖像、行為的突出比喻,亦有對景物、事物、情境的比喻,顯現了比喻修辭語言藝術的巨大價值。小說開端描寫歸國的留學生們乘坐法國郵輪,在浩淼的海洋里日復一日地行進:“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面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隱褪后的夜色也帶著酡紅?!边@里既有對旅途顛簸感到壓抑、無聊、沉悶的無奈,也有思念故土、歸心似箭的迫切情緒,歸國的情懷使得一切都看起來令人陶醉,即便是燥熱的天氣都可以感覺到美的存在。
書中還有一些精細、生動的比喻令人驚嘆,方鴻漸等人去三閭大學途中在一家飯館所見,“……大碟子里幾塊半生不熟的肥肉,原是紅燒,現在像紅人倒運,又冷又黑,旁邊一碟饅頭,遠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閨女,全是黑斑點,走近了這些黑點飛升而消散于周遭的陰暗之中,原來是蒼蠅。
“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動
作為上一屆奧運會主辦方的北京,應倫敦市長辦公室的邀請于2012年7月24日~7月31日在倫敦舉辦“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動。屆時,由北京國子監油畫藝術館主辦的“2012中國油畫藝術展”將在倫敦奧林匹亞展覽西廳展出。本次展覽意在用油畫藝術的形式向奧運觀眾展示當代中華文化的風采。
本次展覽由國子監油畫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專家也以經典性和探索性為遴選原則,在眾多參選油畫作品中挑選出靳尚誼、詹建俊、鐘涵、全山石、張祖英、閆振鐸、許江、楊飛云等60多位中國當今具有藝術影響力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百余幅優秀作品參展。在此重要場合向英國公眾展示具有本土情懷和藝術特質的中國油畫,希望向英國社會公眾和各國奧運觀眾展現當代中國油畫藝術多姿多彩的藝術面貌和獨特的中國文化精神。
李斌權“中國書法音樂會”助威倫敦奧運
在2012年倫敦第30屆夏季奧運會舉辦期間,由中國音樂書法家李斌權攜手新倫敦交響樂團和英國現代芭蕾舞團、那爾斯現代舞團傾情奉獻的“2012倫敦奧運中國書法音樂會”,將于8月10日在倫敦薩德勒斯舞劇院隆重上演。屆時將邀請體育界領導、奧運冠軍親臨演出現場,共同啟動中國書法家向奧運冠軍贈送書法作品的活動。
這次倫敦奧運書法音樂會,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奧地利奧中文化交流協會、書畫新聞網等單位聯合主辦。據活動主力、方負責人常愷先生介紹,這將是一場別開生面,極具文化創意的中西藝術交流的藝術盛會。在新倫敦交響樂團的經典音樂背景,以及英國現代芭蕾舞的烘托下,李斌權的書法狂草潑墨揮灑,充分展示西方音樂和中國書法的藝術共性與共鳴。尤其是那爾斯現代舞團的黑人舞者與李斌權音樂書法的多重互動,將把中國書法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晚會上半場將由古琴曲《瀟湘水云》開場,下半場將以中國古琴曲《琴歌》開場,整場音樂會將融匯中國書法、中國古琴、交響樂團、現代舞蹈等多種元素,是中西文化的一次深度“對話”。
時尚大型華服展覽
倫敦這個時尚之都當然也不會被人所忘記。比如著名的時尚設計師Paul Smith和Matthew Williamson也都是從倫敦走向世界的。
在倫敦也有一些新興的時尚品牌,包括Orla Kiely,Mary Katrantzou和J.W.Anderson,英國首都仍將在奧運會期間熱衷于推廣時尚活動,并已成立一個專門的網站Fashion 2012,來自世界各地的時尚愛好者們,可以在奧運會期間從網站上了解到時尚展覽和活動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