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納米晶磁芯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920年美國西屋電氣公司首先成功的用電解鐵粉壓制成磁芯,用于電話加感線圈,但該種粉芯損耗大,品質因數小,所以該公司在1927年又首次研制成功坡莫合金粉芯。1940年美國貝爾試驗室開發成功含鋁坡莫合金磁粉芯,這種粉芯具有高的磁導率、高電阻率、損耗低、穩定性好等優點。二次大戰后鐵氧體粉芯大量取代了坡莫合金粉芯。1984年美國聯合公司用FeSiB非晶作成粉末,壓制成非晶磁粉芯,從此為磁粉芯的進一步開發注入了新的活力。1988年,Yoshizawa等人報導了納米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它具有飽和磁感高,磁導率高,穩定性好的特點,熱處理后帶材變脆容易加工成合金粉等特點,可能制成一種新型納米晶磁芯。自從Yoshiyawa等人首先在經非晶化研制出具有優異軟磁性能的納米晶磁性材料以來,由于其性能優異,價格低廉,得到迅速發展,作為高新技術產品,納米晶合金的應用產品大都用薄帶卷繞方式制成,其粉末及粉末制品用作磁性器件的研究開發工作不多,國外這方面也僅是研究報道,應用甚少,未見到上市產品。國內僅有少數單位進行環氧樹脂粘制磁粉芯的開發研究,由于其磁導率低,推廣應用有困難,尚不能形成產品,目前磁粉芯產品主要有鐵粉芯,Fe-Ni和Fe-Ni-Mo粉芯等,常規鐵粉芯價廉,但高頻特性不佳。國內在設計和制作各類開關電源等用扼流圈和電感時,基本上都先用Fe-Ni和Fe-Ni-Mo類磁粉芯(MDD粉芯)由于其含Ni量高達50%-80%,成本高,價格貴,影響其應用,納米晶合金粉末及其磁粉芯選用成本較低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材料,利用其性能特點,研制一種具有優異軟磁性能的磁粉芯,用于替代Fe-Ni和和Fe-Ni-Mo粉芯,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子技術發展需要,填補國內空白。丘渝青等人曾對納米晶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磁粉芯做了試探性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人們對磁粉芯的性能參量都做了研究,分析了影響粉芯磁性能的一些因素,如成型壓力,顆粒度,粘結劑的添加量,微晶化處理工藝等。
我國對磁粉芯研究與看法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不僅對含鋁坡莫合金磁粉芯進行了系統的工藝實驗研究,而且還開發了中鎳(50Ni)的磁粉芯產品,并在1985年制定了Ni88Mo12和Ni50Fe50二種磁粉芯的國家標準。近年來,國內對磁芯的化學成分分析、電磁性能、金相組織、粉末粒度形貌等也使用了不少電子光學儀器和各種譜儀進行了研究,結合目前對國外高質量磁芯的剖析,相信不久納米晶磁芯就將在理論上與工藝上出現較大的進步,使高新技術產業中的磁器件高效化、小型化和輕型化成為可能。同時,我國有許多發展磁性材料的有利條件,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遇,大力加強納米晶磁芯的研究與開發,縮短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相信隨著新型納米微晶磁性材料研究的日益深人和廣泛,定會迎來一個微晶磁性材料高新技術應用的新時代。并對經濟建設、國防實力、學科發展以及社會進步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