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工業廢水中含錫廢渣的回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聚丙烯酰胺(PAM)
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劑產品具有穩定的性能,高分子絮凝劑可通過中和膠體顆粒上的表面帶電電荷并使單個顆粒變得不穩定來促進絮凝作用。顆粒被絮凝聚合體所吸附,從而在顆粒間起到活性官能基架橋作用,再絮凝形成較大的絮狀物。它們不但能夠滿足這些基本功能,而且為了滿足不同用途發揮最大效應而準備了非離子性、兩性離子、陰離子性與陽離子性的絮凝劑。其中陽離子性,陰離子性絮凝劑需要在pH>4的環境下使用,非離子性則在強酸條件下使用較好,而兩性離子內含陽離子基和陰離子基(但絕非陰離子型、陽離子型的混合),它具備了一般陽離子絮凝劑的使用特點外,表現了更優異的性能,可在大范圍的pH內使用,具有更高的濾水量,較底的濾餅含水率,也可用于強酸浸提礦石或從含金屬的酸性催化劑中回收有價值的金屬,這將是本文需要用到的類型。
2錫泥的溶解浸出
由于很多印刷線路板企業為了使生產廢水達到排污標準,需要將廢水中的重金屬經過NaOH沉淀成不溶于水的重金屬化合物,然后將沉淀后的泥渣脫水,但這樣沉淀的泥渣由于成分比較復雜,而且由于沉淀不具有選擇性,所以相對錫的含量也相當低,因此需要將此泥渣溶解,將錫從中浸出。再利用高分子重金屬絮凝劑選擇最適合沉淀的錫的條件來絮凝錫水。而本環節工序就是討論將印刷電路板廠經沉淀脫水后含有錫金屬的泥渣(錫泥)中的錫使用濃鹽酸重新溶解浸泡出錫離子到溶液里,再使用高分子絮凝劑有選擇性的在最適合沉淀錫離子的條件下將錫離子絮凝。為了選擇最佳浸出條件,即鹽酸與錫泥的比例,進行了一系列試驗,每天做5組,連續進行5天。浸出設備選用1000L大燒杯。攪拌功率3kw,攪拌槳采用三葉渦輪防腐蝕塑料槳,槳葉直徑30mm,槳葉距槽底僅0.3~0.5厘米。工藝步驟如下:加鹽酸和錫泥(液固比分別有1/1,1/2,1/3→加溫到85℃→恒溫85℃攪拌1小時→過濾)。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從實驗結果得出,錫的浸出率與溶劑溶質液固比有直接的關系,固液比為1∶2的混合液中濾液的含錫量較其它比例的高(這里所指的固液比為例:1∶1為100g錫泥:100mL鹽酸),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生產效率來說,1∶2的配料都是最理想的。如果有條件可將上述浸出過程中加大攪拌的強度來增加錫泥與濃鹽酸的反應面積,以此提高反應速率。
3使用氨水調節最佳pH利用高分子絮凝劑
(PAM)沉淀浸出液高分子絮凝劑的效果根據被處理錫水的狀態而有所不同。pH不同,不同重金屬離子與PAM的絮凝穩定常數不同,即在不同pH下不同重金屬離子形成的絮凝的穩定性有較大差別,而且攪拌條件也會影響絮狀物形成的狀態,因此,為獲得最佳結果,需要使用氨水來調節pH和攪拌條件。
3.1壓濾煅燒
將絮凝沉淀下來的絮狀物用泵抽入壓濾機中壓濾之后,再煅燒出來的泥灰,即為粗級氧化錫。
3.2測定方法
3.2.1錫水的測定
量取適量廢液測量婆美度,準確吸取廢液5.00mL,用氨水調至pH為5左右,過濾,把濾渣放入已稱量過的瓷坩堝。之后將瓷坩堝放進溫度為650度的馬弗爐內,烘干冷卻后稱量,稱取干料式樣0.2000g放入鐵坩堝內,放入2g過氧化鈉,在放入馬弗爐內于650度完全溶融,待鐵坩堝通紅后取出冷卻,放入300毫升燒杯,取100mL鹽酸(1∶1)溶解鐵坩堝內的式樣,用帶有脫脂棉的漏斗過濾,移入至500毫升的錐型瓶內,用鹽酸(1∶1)洗凈器皿并將洗液一同移入錐型瓶內,再加入1克鐵粉,2克鋁片,蓋上蓋式漏斗,并在漏斗內加入飽和碳酸氫鈉,待反應完全后,加熱煮沸至出現大氣泡.之后放入水中冷卻,待冷卻之后加淀粉指示劑,用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淺藍紫色。
3.2.2錫泥的測定
平均取樣粗級氧化錫100g于溫度為105℃的烘箱內恒重8小時。然后取出,待冷卻后,研磨成粉末狀,之后稱取此試樣0.2000g放入鐵坩堝內,加2g過氧化鈉,再放入馬弗爐內于650℃溶融,待鐵坩堝通紅取出冷卻,放入300mL燒杯,取100mL鹽酸(1∶1)溶解鐵坩堝內的式樣,用帶有脫脂棉的漏斗過濾,移入至500mL的錐型瓶內,用鹽酸(1∶1)洗凈器皿并將洗液一同移入錐型瓶內,在加入1g鐵粉,2g克鋁片,蓋上蓋式漏斗,并在漏斗內加入飽和碳酸氫鈉使之隔絕空氣,待反應完全后,再加熱煮沸至出現大氣泡。之后放入水中冷卻,待冷卻之后加淀粉指示劑,用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至淺藍紫色。
4結論
充分的利用絮凝劑的線型水溶性,找到最佳條件,用HCL將含錫污泥浸出后,在pH=1.5~2的強酸性條件下使廢液中的重金屬錫絮凝一起,再經過壓濾、焙燒后使得該資源能得到重新回收利用起來,給企業生產增加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減少一對環境的污染。
作者:黃東單位: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化學分析與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