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改性廢棄生物質工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玉米秸稈;葵花籽皮;改性;工業分析
生物質能源是僅次于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第四大能源[1],是一種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碳資源[2],具有分布廣、二氧化碳零排放等優點。生物質中富含大量的纖維素、木質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軟化作為粘結粉煤的廉價粘結劑,這一應用已引起研究者的極大興趣[3-5]。在環保愈發重要、一次能源日益緊缺的今天,以廢棄生物質為原料制備生物質燃料,不僅能有效改善原煤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還能將廢棄生物質資源化和能源化利用[6-7]。作者采用不同濃度NaOH溶液改性廢棄玉米秸稈和葵花籽皮,將其作為粉煤成型的粘結劑制備生物質型煤,并參照國標GB/T212-2008對改性玉米秸稈和改性葵花籽皮進行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等工業分析。試圖從根本上改變農作物秸稈不易儲存、不易運輸和能量密度低等缺點,實現生物質從廢棄物到能源的轉換,為生物質粘結性及粘結機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實驗
1.1材料
玉米秸稈,取自榆林市周邊農村;葵花籽皮,取自榆林市周邊葵花籽油加工廠。均清洗干凈,自然干燥后粉碎至3mm以下,儲于廣口瓶中,密封,備用。
1.2改性玉米秸稈和改性葵花籽皮的制備
分別配制濃度為1.5%、2.0%、2.5%的NaOH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5%(質量分數,下同)的玉米秸稈粉末,加熱至80℃水解反應2h,得到不同濃度NaOH改性玉米秸稈粘結劑。分別配制濃度為1.5%、2.0%、2.5%、3.5%、5.0%的NaOH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加入5%的葵花籽皮粉末,加熱至80℃水解反應2h,得到不同濃度NaOH改性葵花籽皮粘結劑。用砂芯漏斗過濾上述粘結劑,固相部分用蒸餾水清洗殘留NaOH,置于空氣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進行工業分析。
1.3工業分析
參照GB/T212-2008對改性玉米秸稈和改性葵花籽皮進行工業分析。采用通氮干燥法測定空氣干燥基樣品水分含量Mad;采用緩慢灰化法測定空氣干燥基樣品灰分含量Aad,并換算為干燥基樣品灰分含量Ad;采用高溫快速熱解法測定空氣干燥基樣品揮發分含量Vad,并換算為干燥無灰基揮發分含量Vdaf;最后計算出干燥無灰基固定碳含量FCdaf。
2結果與討論
2.1水分分析
不同濃度NaOH改性的玉米秸稈和葵花籽皮的水分含量如圖1所示。由圖1a可知,隨著NaOH濃度的增加,改性玉米秸稈的水分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0%NaOH改性玉米秸稈的水分含量最高,為5.85%;未改性玉米秸稈的水分含量最低,為5.32%。由圖1b可知,相比改性玉米秸稈,改性葵花籽皮的水分含量偏低,基本保持在3.0%左右,說明玉米秸稈較葵花籽皮更易于改性。隨著NaOH濃度的增加,改性葵花籽皮的水分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5%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水分含量最高,為3.86%。分析認為,未改性的生物質結構致密,孔隙少,比表面積小,結合或容納的水分子少;隨著NaOH濃度的增加,生物質的改性或降解作用增強,當NaOH濃度為2.0%~2.5%時,在不破壞生物質原有結構的情況下,可最大限度地將可溶物溶出;改性生物質的孔隙多,比表面積大,可容納較多的游離水;而且生物質被NaOH水解后,裸露出許多活性基團,可與水分子結合形成氫鍵,成為結合水;但NaOH濃度過高時,生物質原本的框架結構遭強堿破壞,吸附性能下降。
2.2灰分分析
不同濃度NaOH改性的玉米秸稈和葵花籽皮的灰分含量如圖2所示。由圖2a可知,2.0%NaOH改性玉米秸稈的灰分含量最低,為2.94%;2.5%NaOH改性玉米秸稈的灰分含量最高,為6.23%??芍?,NaOH濃度較高時,改性玉米秸稈的灰分含量也較高。由圖2b可知,隨著NaOH濃度的增加,改性葵花籽皮的灰分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5%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灰分含量最低,為1.58%;5.0%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灰分含量最高,為3.25%。分析認為,改性生物質中灰分含量主要與改性生物質的結構有關。在改性生物質的結構保持完整的情況下,礦物質與煤有機質之間的作用力在堿性溶劑作用下變得松動,有利于降低灰分含量,導致所制備的生物質型煤灰分含量同樣偏低,發熱量增加,提高了其商業價值和使用價值。而當NaOH濃度較高時,改性生物質結構嚴重破壞,大量有機物被溶解,礦物質與有機質新生基團重新緊密結合,不被溶出而累積?;曳趾康偷恼辰Y劑適宜作為粉煤成型粘結劑,可見,以2.0%NaOH改性玉米秸稈或2.5%NaOH改性葵花籽皮作為粘結劑制備型煤,性能更優越。
2.3揮發分分析
不同濃度NaOH改性的玉米秸稈和葵花籽皮的揮發分含量如圖3所示。由圖3a可知,改性玉米秸稈的揮發分含量較未改性玉米秸稈低,主要是因為NaOH將玉米秸稈中可溶解小分子組分溶出所致。隨著NaOH濃度的增加,改性玉米秸稈的揮發分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0%NaOH改性玉米秸稈的揮發分含量最高,為87.00%。這是因為,當NaOH濃度較低時,對玉米秸稈的改性不夠充分,孔小且少,不利于揮發分析出;當NaOH濃度較高時,生物質結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較多的有機質分子溶于NaOH中,原有結構變為不溶的大分子網絡結構,熱解中可析出的側鏈和官能團等小分子減少,故揮發分含量降低。由圖3b可知,改性葵花籽皮的揮發分含量較未改性葵花籽皮低。隨著NaOH濃度的增加,改性葵花籽皮的揮發分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5%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揮發分含量最高,為80.94%。這是因為,NaOH濃度為2.5%時,改性葵花籽皮的孔隙結構最發達,為熱解過程中揮發分充分析出提供了通道,故其揮發分含量較高;而NaOH濃度為2.0%時,改性玉米秸稈的揮發分含量最高(87.00%)。說明葵花籽皮較玉米秸稈的結構更加致密穩定,宜采用較高濃度的NaOH改性。揮發分含量高的粘結劑適宜作為粉煤成型粘結劑,可見,以2.0%NaOH改性玉米秸稈或2.5%NaOH改性葵花籽皮作為粘結劑制備型煤,性能更優越。
2.4固定碳分析
煤中揮發分析出后以固體形式殘留下來的有機質大分子稱為固定碳[8-9],析出的揮發分越多,殘留下來的固定碳越少。不同濃度NaOH改性的玉米秸稈和葵花籽皮的固定碳含量如圖4所示。由圖4a可知,改性玉米秸稈的固定碳含量保持在14%左右,其中2.0%NaOH改性玉米秸稈的固定碳含量最低,為13.00%。由圖4b可知,改性葵花籽皮的固定碳含量較未改性葵花籽皮高,保持在20%左右,其中2.5%NaOH改性葵花籽皮的固定碳含量最低,為19.06%。
3結論
采用廢棄玉米秸稈和葵花籽皮為原料,經不同濃度NaOH溶液改性,得到改性玉米秸稈和改性葵花籽皮,并參照國標GB/T212-2008對改性玉米秸稈和改性葵花籽皮進行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等工業分析。結果表明:葵花籽皮結構較玉米秸稈更穩定,若要達到粘結粉煤同等效果,改性葵花籽皮所需NaOH濃度較改性玉米秸稈高。改性玉米秸稈的水分含量較改性葵花籽皮整體偏高。2.0%NaOH改性玉米秸稈與2.5%NaOH改性葵花籽皮灰分含量最低,分別為2.94%和1.58%;其揮發分含量最高,分別為87.00%和80.94%;其固定碳含量最低,分別為13.00%和19.06%。2.0%NaOH改性玉米秸稈與2.5%NaOH改性葵花籽皮作為粉煤成型的粘結劑較為適宜。
參考文獻:
[1]鄭晨,袁寶剛,佟伯峰.煤與生物質的熱解特性及動力學研究[J].化工科技,2015,23(4):41-47.
[2]蔣劍春.生物質能源轉化技術與應用(Ⅰ)[J].生物質化學工程,2007,41(3):59-65.
[3]堅一明,李顯,鐘梅,等.生物質型煤技術進展[J].現代化工,2018,38(7):48-52.
[4]肖雷.基于褐煤的生物質型煤成型機理及其特性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1.
[5]程芳琴,李瑩英,路廣軍,等.改性生物質作為型煤黏結劑的研究[J].煤化工,2008,36(5):25-29.
[8]張雙全.煤化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64-65.
[9]何軒明.煤化學[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43-44.
作者:陳娟 閆濤 劉元 馬向榮 單位:榆林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