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產品本土文化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時代數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類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生存狀態,人們處在一個高度現代化、信息化的社會,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涌現使人們目不暇接,隨之而來的新思想、新觀念以及國外的各種藝術思潮的涌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產品設計界,設計人員在設計中盲目崇洋,生搬硬套甚至抄襲西方優秀設計作品的現象到處可見,這種盲目的拿來主義,從形式上的照搬只會越來越失去本土自己的東西,讓設計藝術游離于民族文化之外,長期下去,中國的設計將誤入歧途。因此,如何為中國產品設計構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現代風格,如何結合我國的本土文化進行現代設計,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1未來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之一———本土化設計
當今全球文化格局的巨大變化,使得“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雙向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文化的基本走向,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國際大融合的趨勢下,人們愈來愈不滿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國際風格,人們期望看到具有鮮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作品[1]。不同民族、國家、地區往往是構成文化差異的最直接因素,這種差異表現為人們在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倫理道德、價值標準、宗教信仰、消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從而構成各種復雜的社會現象。這種差異性也就成為企業在技術、資本、市場、人才等國際化不斷增強的背景下,產品設計本土化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只有產品設計本土化,企業產品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如可口可樂的包裝,世界范圍的紅白顏色,而到了阿拉伯(中東)卻要改為綠色,因為在那里,綠色代表著生命和吉祥;日本汽車,銷往不同國家,就有不同的標準;海爾銷往美國的家電就要美國化等。總之,每個民族都有自我實現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現自己,使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了設計的本土化問題,設計必須融入當地的文化中去才能得到持續性發展,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處于東亞文化核心地位的國度里,設計本土化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設計本土化是今后產品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2]。
2本土化的內涵
所謂本土化,一指具體表現的某一民族文化或其具有的本土的、個性的或傳統的等特點;另指使外來文化融入本土[3]。當然,本土文化包括的內涵是非常廣泛的,如:國畫、書法、易經、禪學、五行八卦等,在民間有剪紙、泥塑、木版年畫等。而對產品設計的設計思維有著重要意義的本土文化,重要的兩點是:崇尚自然的審美觀和以人為本思想。
2.1崇尚自然的審美觀
中國審美文化,從“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發,人從未與自然疏遠,而是親和、統一、感應、交融的關系,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崇尚自然的審美觀。中國傳統文化對自然風景的敬愛之情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許多優秀的詩畫作品都取材于自然。在中國傳統的造物觀中,產品只是溝通人與自然的中介,用這個中介造成既與自然有區別又與自然有聯系的人為環境,使人—產品—自然成為一個開放性的有序結構,維持整個環境系統的動態平衡。這種自然的觀念體現在產品設計上,就是仔細審查自然材料自身的性狀,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利用無污染的自然屬性來滿足人的生活。如“情景交融”是古典園林藝術追求的最高意境,即“意境美”。古典園林的室內空間在寄情山水的理想中生成、擴展,內容豐富實在。中國傳統建筑室內氣氛的營造總是通過自然景物,以之為依托,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達到和諧統一。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象傳統中國那樣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與熱愛。
2.2以人為本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人和自然和諧統一的基礎上,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如明代椅子的靠背為一整體造型的木板,其曲線與人體脊柱相吻合,既簡潔明快,又使人坐上去感到舒適。扶手等的設計也十分自然、圓潤,這種有機的形態給人一種親切感,富有濃郁的人情味。再如古代建筑,“不僅有優美的環境,亦有對利于同族和睦、子孫繁衍的設計考慮;外能遮擋風雨辟除蟲害,內則起居適宜深廣有度[4]。”其內部空間組合非常平易近人,接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材質采用暖和的木質,而不是陰冷的石頭,易于被人接受,充分考慮了人的因素。
3結合本土文化進行本土化設計
3.1在設計中融入本土文化
設計的本土化并不是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膚淺理解,即“形”的簡單套用和照搬,以為只要在設計中加入代表本土文化的符號就是本土化設計,真正的本土化設計是要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思想即“神”融入進去,這就需要在深刻理解傳統本土文化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如在設計中融入崇尚自然的審美觀,就是要尊重自然,對自然、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減少資源的消耗,使設計融入到自然中去,也就是說,在產品設計中遵循綠色設計原則。當今人類面臨著人口增長迅速、自然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人類無節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給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了極大危機。“綠色設計”、“生態設計”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另外,在設計中融入以人為本的思想,形成人性化設計觀。人性化設計強調設計的產品不僅滿足人的基本物質需求,而且滿足人的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5]。如設計蘊涵民族文化的造型,可以滿足人們的內心需求,此外,人性化的產品還應該表現出應有的人情味,通常,那些體現人文特色或蘊涵人文精神的產品以及充滿文化內涵的設計會在消費者使用時產生一種情感的認同和情感的投入,就好象茶和咖啡一樣,它們不僅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口感,而且會營造出不同的氣氛和情調。對文化的關注可以幫助設計師設計出更加人性化的產品。總之,深刻理解我國的本土文化,運用天人合一法則,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形成可持續性的發展設計觀,對于引導人們進行正確的設計觀有著重要的意義。
3.2用現代手法表達本土文化
產品設計作為一個外來事物,無論是其方法還是指導設計的思維或是評價的標準都是西方式的,原因在于歐美各國領先于其他國家進行了產品革命,發展了產品,其設計必然打上西方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大大沖擊了人們的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因此,用現代的手法表達本土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合現代設計和傳統文化的關系。這方面,陳幼堅先生作為平面設計大師,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讓人看到在歐式包裝和西方簡潔線條下跳躍著的中國熱情。因此,設計真正的本土化必須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在熟知本土消費者價值趨向的基礎上,研究本土的審美哲學、研究在各個時期的傳統藝術形式的內容和表現手段,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和形式表達民族傳統的精神,反映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結合以及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結合,才能適應設計的全球化。探索本土文化的內涵,找出傳統文化與時代、世界、現代先進科技很好的碰撞點,讓中國民族傳統文化與產品設計的完美結合,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這才是設計本土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