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光伏制造企業廢水處理工程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工程概況
湖南省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太陽能光伏制造裝備為核心,包含拉晶、鑄錠、切片、電池片、組件、應用產品和新型儲能材料等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廢水主要含有硅粉、碳化硅、聚乙二醇、氫氟酸、檸檬酸、洗滌劑及少量的表面活性劑,綜合廢水COD及SS高,且存在大量的氟化物,可生化性較差。該公司需要處理的水量約為1000m3/d,其中包括800m3/d的脫膠廢水和200m3/d的開方廢水,按20h/d運行來設計,則設計流量為Q=50m3/h。本工程廢水處理后不回用部分的出水水質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其回用水水質滿足業主生產要求,其具體水質指標如表1所示。
2廢水處理工藝
通過以上分析,本方案擬采用兩組工藝,第一組(處理水量300m3/d):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氣浮,去除懸浮物的同時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然后通過氣浮的固液分離確保達到廢水的排放標準;第二組(處理水量700m3/d):混凝沉淀-過濾-膜處理的組合工藝,在去除懸浮物的同時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經過后續的深度處理系統,確保出水能達到生產回用水水質標準。通過對該公司現場實地考察,結合甲方的要求及工程進度情況,設計該廢水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1工藝流程說明脫膠、開方生產工序產生的廢水經過管道單獨收集后流至生產車間外邊的集水池,然后兩股廢水均由泵從集水池中提升至混凝沉淀池,向混凝沉淀池中添加絮凝劑、助凝劑,添加的藥劑與廢水充分反應,不斷形成大的絮狀物,絮狀物在沉淀池中沉淀,上清液出水也分兩股,一股300m3/d廢水通過泵依次進入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反應后泵入氣浮系統,反應后的浮渣排入污泥濃縮池,出水則達標排放;另一股700m3/d的廢水經過泵提升后進入石英砂過濾罐、保安過濾器、陶瓷膜過濾器,進行進一步的深度處理,出水用于生產回用,過濾器采用全自動成套設備,配有進水泵和反沖洗泵,陶瓷膜過濾器出水至回用水箱,回用水箱暫時存放出水,用作廠區生產回用水。混凝沉淀池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然后進入板框壓濾機壓濾,壓濾液流入調節池后經后續處理,泥餅外運。
2.2工藝流程特點本廢水處理工藝具有以下特點:(1)設備采用鋼制結構,使工程造價降低,工程進度提前,占地面積大幅度減少。(2)采用絮凝沉淀石英砂過濾與陶瓷膜過濾的組合深度處理工藝,使廢水能夠達到回用水水質要求。(3)廢水處理設備操作簡單,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小。
3主要處理構筑物及設備參數
3.1集水池集水池1座,用于收集產生的脫膠廢水。鋼筋混凝土結構,工藝尺寸×H=4.5m×3.5m。在調節池內設預曝氣裝置、廢水提升泵2臺和液位控制器1套。
3.2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1座,脫膠廢水、開方廢水由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采用全自動加藥系統向混凝沉淀池中投加堿、PAC、PAM,在進水中心筒中,藥劑與廢水充分反應,不斷形成大的礬花,然后礬花在沉淀池中沉淀下來。絮凝沉淀池采用鋼結構設備,工藝尺寸×H=8m×8m,其主要包括反應區、緩沖區、污泥區、中心筒等。表面負荷1.00m3/(m2•h)。內設在線pH控制系統1套,電磁流量計1套,全自動加藥系統3套(1套加堿調節pH,1套加PAC,1套加PAM)。
3.3氣浮系統氣浮系統1臺,尺寸:L×B×H=5.2m×3.2m×2.5m,流量Q=15m3/h,分離區面積4.5m2。內設空壓機1臺,回流泵1臺,PAC、PAM加藥計量泵4臺(2用2備)。
3.4石英砂過濾罐石英砂過濾罐2個,碳鋼結構,工藝尺寸:×H=1.5m×3.2m,過濾速度為13.2m/h,內設0.5~1.2mm石英砂的填料,填料層高度1m。內設反沖洗泵1臺。
3.5保安過濾器保安過濾器1個,碳鋼結構,工藝尺寸:×H=0.6m×3m。
3.6陶瓷膜過濾器陶瓷膜過濾器1套,外殼不銹鋼,內部膜組件,最大處理量40m3/h。過濾元件主要規格:管狀制品,30mm,長度1000mm,微孔1.0μm,采用陶瓷膜組件形式,大概需要過濾面積為200m2。
3.7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1座,地上式鋼結構,尺寸:×H=4m×4.3m,內設污泥螺桿泵2臺,板框壓濾機2臺。
4運行效果
由圖2~圖4可知,利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光伏廢水,進水COD在800~1600mg/L、SS在600~800mg/L,氟離子濃度在800~1000mg/L時,去除率分別達到92.24%,94%和99%,出水水質均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濾器、陶瓷膜過濾器等進行進一步的深度處理后,進水COD在800~1600mg/L、SS在600~800mg/L,氟離子在800~1000mg/L時,去除率分別達到96.85%、98.46%和99%,出水水質滿足該企業回用水標準。
5工程效益
(1)環境效益。項目實施后,能有效改善當地的水質狀況以及周圍水域生態環境,能減輕現有的污水處理設施的壓力。(2)經濟效益。本項目實施后的直接收益是中水回用,本工程對中水進行70%回用,回用水量為700m3/d,可以減少購買自來水的費用。
作者:潘文琛 李卓 單位:鄭州財經學院 湖南先科環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