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工藝比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汽車作為人們出行的必備工具,對于能源的消耗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能源資源問題,對現代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結構對比分析
傳統汽車盡管在品牌、車型、性能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其結構卻都是大同小異的,一般由發動機、車身、底盤以及配套設備等組成。新能源汽車之所以稱為新,就在于其與傳統汽車有所區別,最大的區別在于動力系統,主要由內置的電池組件構成,核心的是由驅動電機、調整裝置以及動力源等構成的電力驅動系統,這是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根本區別之所在[1]。
2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總裝工藝對比分析
汽車總裝指的是按照有關的標準和流程,將汽車的各個零部件按照既定的順序組裝成完整汽車的過程。之前的汽車總裝主要有裝配、檢測、測試、返修等流程。而現在,新能源汽車的能源主要還是電動。因此,本文所稱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還是純電動車,
2.1電機與懸置總成分裝線差異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不需要安裝發動機部分,因此傳統意義上的發動機零部件等的生產和裝配環節就可忽略。但是必須要對新能源車的懸置和電動機部分予以高度的重視。其懸置主要包括制動、驅動、控制等分系統,這些系統的裝配工序更加復雜精細,并且必須要進行整體上的設計和裝配,才能保證其性能的充分發揮。必須制定合理的裝配計劃,并嚴格按照設計好的工序進行,對純電動汽車的減速器和電動機部分進行裝配,再與前懸裝置進行合成,裝配底盤部分與汽車的整體進行適配,以保證其性能。
2.2底盤線差異
與傳統汽車相似,新能源汽車的底盤線裝配也是把各種零部件在車身以下進行拼裝組合。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把車身托舉起來以保證足夠的高度,常見的方法主要有摩擦線、積放鏈和摩擦線+CPC等。在這方面,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差異是不大的,但是兩者的底盤結構卻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動力裝置方面的不同,純電動汽車以電池包為主要動力,但卻沒有傳統汽車賴以生存的燃油箱、油管和排氣管。因此,在純電動汽車的裝配過程中不必考慮這些因素,但電池包的安裝與調配需要更多的工序和工位,并且需要花費更多的工時,這主要是由于其重量較大造成的。由于電池包的易燃易爆屬性,在操作和安裝時必須進行詳細的檢查與檢測,并充分做好防護預案,嚴格按照規程進行操作,以保證在安裝與調配的過程中不發生生產事故,保證人員和財產的安全。
2.3電動機分裝線差異
新能源汽車并不需要像傳統汽車那樣,把各種分裝線布設在變速器和發動機之間。這是因為新能源汽車主要是依靠電動機來作為動力的,這在結構上的體現就是變速箱固定的傳動比。這樣使得新能源汽車將主要的分裝線設置在電動機方面,進行對固定齒比的變速器和電動機進行設置。與傳統的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所采用的電動機體積小,安裝快捷,操作簡便,并且在車體上所占據的空間不大。這樣一來,不但新能源汽車企業操作使用方便,而傳統汽車企業想轉換動力裝置,將新的電動機替換原來的動力裝置,在原來工藝的基礎上添加電動機分裝生產線就可以實現,從而為企業轉型發展和提高效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
2.4整車檢測線差異
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傳統汽車的生產,在進行整車檢測的時候,必須要先進行汽車裝配的工作和程序,只有經調試的結果合乎國家和行業標準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和其他檢測。而二者的不同就在于,新能源汽車并沒有安裝油箱,對新能源汽車裝配調試程序中就沒有燃油加注的操作,而改變為充電柱的檢測與調試,需要相應的人員和技術予以保障。
2.5最終線
對于最終線而言,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并無本質的區別,都是以油液加注、內外裝飾等工序為主來進行裝配,同時,也都有地板鏈、滑板線、滑板+積放鏈等總裝汽車中的設備和零部件。而對于汽車車身的通過性而言,必須要對汽車主線予以特別關注,同時,也要綜合研究汽車轉接過程中的可行性問題,比如汽車內飾線與底盤線的轉接、底盤線與最終線的轉接、PBS線與內飾線的轉接等,都必須在最終線的檢測中予以足夠的重視。在這些零部件中間,內飾線轉換、PBS線轉接等均與裝配汽車下方零件的過程不相干擾,所以在轉換的時候只需考慮同一平臺不同的車身尺寸能夠實現轉接流暢就足夠了。但新能源汽車其特點不同,在進行底盤與最終線的轉換過程中,由于下面的護板、電池包等均已安裝完畢,必須要對這些部件所涉及的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比如護板、電池包等的大小與形狀等。
3結束語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新生事物,在現代技術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極大的變化和革新,在未來的市場中也必然會占據一席之地。不過,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存在著諸多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還處于初始的探索階段,必須對這一新生事物予以高度的重視和投入,研究新技術,制定新標準,發展新成果,從而在新能源領域創新出新的成果,為我國經濟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平,蔣佳桉,譚志強,等.汽車總裝工藝技術應用趨勢與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6(3):156-160.
[2]趙巍.數字化制造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汽車總裝工藝中的應用[J].機械制造,2016,54(7):99-101.
作者:王嬋 單位:江蘇省揚州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