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準入條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礦產勘查》2017年第4期
摘要:礦產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資源,人類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同時,也帶了的諸多的環境問題。為了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促進我國礦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本文將對礦產資源在開發利用時設置準入條件進行研究,確定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準入門檻,以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健康有序的發展。
關鍵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環境問題;準入條件
礦產資源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生態環境系統重要的構成要素。目前我國是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人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都受到了嚴重影響[1]。而礦山的開采直接誘發或加劇了地質災害。作為采礦大國,如何使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支持國家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物質生活并提供足夠資源的同時[2],最大限度的減少其所帶來的污染和生態破壞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礦業集約、節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設置礦業活動各個環節的準入門檻進行研究,以達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的目的。
1準入條件研究的意義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準入條件研究的意義,就是結合礦區資源特點和當前技術水平,從礦業發展的源頭上研究礦產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一些主要措施。換言之,就是探討在礦產資源勘查、礦山開采規模結構、開發利用模式、礦石的后續加工、企業礦產品的生產以及礦山企業“三廢”資源化再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環節上,理清現狀、預測發展趨勢,從而設立準入門檻,提出淘汰和限制的礦山開發技術政策措施,從而達到既要保障國民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減輕地區生態環境壓力,保護好生態環境的目的。
2準入條件的設置
為保障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節約利用和最大限度的降低礦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在對礦產資源進行勘查和開發利用時,要求相關企業具備的必須條件,設置礦業活動各個環節的準入門檻,作為審查、發證的依據,達到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的目的。
2.1勘查準入條件
礦產資源除需具備法律、法規、條例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①資格準入:探礦權申請人必須是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地勘單位應當按照批準的地質勘查資質類別和資質等級從事相應的勘查活動。②空間準入:探礦權必須設置在勘查規劃區塊內,原則上一個勘查規劃區塊內只設置一個探礦權,或屬同一個勘查主體的若干個探礦權。③規模準入:原則上禁止在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圈定的最小預測區內進行化整為零勘查。新立探礦權勘查區塊面積不得小于1個基本單位區塊。④規劃準入:新設置的探礦權原則上應位于勘查規劃區塊內??辈榈V種、區域必須符合規劃要求。⑤綜合勘查評價準入:有共伴生礦產(元素)的,勘查設計中要有綜合勘查手段,勘查報告中要有綜合評價結果。另外,要加強已有探礦權的監督檢查,對不按設計施工、隨意變更設計、減少設計工程量或投資額、以采代探、邊采邊探的要依法進行查處,情節嚴重的吊銷勘查許可證。
2.2開發利用準入條件
新建、改擴建和延續開采礦山除要符合礦產資源法及有關法律、法規、條例外,還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開采資格準入:采礦權申請人必須在取得采礦許可證后方能進行礦山建設和開采;采礦權依法進行轉讓后,礦業權人必須到市和區(市)縣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②開采方向準入:不得新建屬禁止開采礦種的礦山;嚴格控制新建、改擴建屬限制開采礦種的礦山數量,確實需要的須經專門的規劃論證。③開采布局準入:除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外,不得進入規劃劃定的禁止開采區內進行采礦活動,不得在禁止開采區內新建、改擴建礦山。④勘查程度準入:投入開發的礦產地,必須具有相應的勘查程度,滿足礦山建設要求。各類礦山原則上應達到勘探程度。⑤儲量規模準入:礦山開采規模必須與礦床的儲量規模相適應,不得低于國家規劃確定的相應礦山的最低開采規模。⑥利用效率準入:新建、改擴建和延續開采礦山必須滿足和達到批準的礦山設計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的“三率”以及廢棄物回收利用的要求,否則不予批準。⑦環境保護準入:新建、改擴建礦山必須執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制度。⑧安全生產準入:新建、改擴建和延續開采礦山必須符合礦山安全生產規定,進行安全預評價和現狀評價,并具有相應的安全措施。⑨規劃指標準入:規劃未經批準,不得新建、改擴建礦山,不給配置資源,不給配號,不頒發采礦許可證。⑩技術標準準入:,應按國土資源部印發的《關于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淘汰技術名錄》要求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準入管理,新建礦產資源開發項目不得采用限制類和淘汰類技術。
2.3當地優勢礦產
除要遵守以上準入條件外,針對各地優勢礦產特點做如下細化:優勢礦產新設采礦權原則上限制在重點礦區內,礦山開采規模必須與地質勘查程度和礦床儲量規模相適應,不得低于規劃確定的各項指標;延續、變更采礦權的,達不到指標要求的,采礦許可證延續登記1~2年,進行整改;整改后仍然達不到要求的,依法注銷采礦權。
2.4市級發證礦種的準入條件
市發證的礦種,其礦山還須達到相應的最低開采規模、符合利用效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其它準入條件。提倡采用合理先進采礦方法,避免有限資源的浪費。
3結論
環境保護和礦產合理開發利用是礦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在礦產資源勘查及開發利用的各個環節設置相應的準入條件,可以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完善制度,加強監管,推動治理,嚴格保護,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軍旗,周運福.礦山地質環境治理[J].中國水運,2007.
[2]楊志剛.礦山地質災害的探討[J].西部探礦工程,2008.
作者:張妍 單位: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