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在教學計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培養過硬的崗位技能,必須改變實踐教學過分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狀況,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性教學體系。在本專業的具體改革措施中,按照理論夠用、實踐過硬、發展持續、由易到難、少講多練、邊講邊練的原則對實踐性教學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
2教學改革舉措
2.1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本專業堅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革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五共同”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企業調研,明確畢業生就業崗位(群)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企業專家與專業教師共同研討,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與設計工學結合的“六階段、八學期”人才培養方案。
2.2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本專業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目標,通過深入企業調研、分析人才需求狀況,形成畢業生就業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及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并在企業專家的全程參與下,不斷深化工學結合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
2.2.1開發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堅持以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構建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職業崗位(群)人才需求為目標,融合職業資格標準與行業、企業標準,建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工學結合課程體系。利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把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培養滲透到課程體系中,充分發揮“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平臺的教學功能,做到“做中學,學中做,邊學、邊做、邊修正”。
2.2.2教學內容的改革本專業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適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并建設起配套的課程教學標準和實驗、實訓標準。在教學內容選取和培養要求上,突出理論夠用、實踐過硬,徹底擺脫學科型教育的影子,重點強調培養學生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提高。專業重視教學資源建設,按照教、學、做一體化要求,組織編寫《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金屬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機械CAD/CAM》、《液壓與氣動技術》、《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等5門核心課程教材,并能組織自編實驗、實訓指導書;同時,優秀電子教案、課件、視頻以及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已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2.3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本專業針對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的改革情況,積極廣泛開展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按照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的工作過程六步法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并在其中靈活的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小組合作法、講練結合法、頭腦風暴法等,全面推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本次教學改革力度大,變化多,操作性強,但是通過本次教改,提高了教學水平,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次,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者:張桂霞單位:包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