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時期,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目標管理教學理念逐漸在內科教學中普及開來。相比于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模式,目標管理教學法以其新穎靈活的特點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并能夠顯著提升內科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此,本文以目標管理教學理念為基準,深入分析了其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和具體實踐形式,希望能推動我國內科教學朝向科學化和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目標管理教學;內科學教學;應用分析
一、簡析內科學中的目標管理教學策略
內科學作為醫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融合了基礎病理、病理生理、解剖、藥理學等諸多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從病因、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多方面來闡述疾病,以加深學生對疾病的認識和理解。現時期,在目標管理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內科教學活動開展均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教師和學生間的良好互動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且學生聽有目標、學有方向,在潛移默化中便強化了自身的內科知識素養[1]。
二、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制訂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需要緊緊圍繞內科教學大綱來制定,教師應該先從整體層次上制定學期教學目標,然后再逐步將目標細化,以具體到每一堂課的教學重難點。此外,所制定的教學目標不應只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同時也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
(二)有的放矢地執行教學目標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嚴格執行之前制定的內科教學目標,把握好教學重難點,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并積極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也可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適當地調整教學目標和進度,以不斷完善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增強各方面能力。另外,對于內科醫學生而言,最終要達到對各科疾病知識了如指掌,并能夠總結出其對應的臨床特點,通過一系列的探究,尋找出應對疾病的最佳治療策略。
(三)客觀評價反饋價教學目標
在教學活動完成之后,內科教師團隊需要根據教學目標的執行效果進行客觀而全面的評價,同樣是先從整體層次上審視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繼而深入到課堂細節中,指出目標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反饋給相關的內科教師,有助于其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做出有效的改進,從而提升內科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評價與反饋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重視評價過程,而忽略了反饋環節,那么問題就會一再被擱置,久而久之,便會嚴重影響內科教學質量[2]。
三、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基于目標管理教學法,本文以學習“風濕免疫疾病”為例,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首先需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根據考綱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可定為“風濕免疫疾病的治療方案”,在具體的教學中,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保證課堂效率,教師可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可充當風濕免疫患者,而在座的學生即是提供治療方案的醫生。其次是目標實施環節,在此過程中,需要明晰以下問題:第一,風濕免疫病是如何形成的?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并掌握疾病的有關知識,教師可借助于多媒體設備,以圖片或者是視頻形式向學生展示發病機理;第二,病人是否真正患有風濕免疫病,為驗證病情的真實性,教師可以運用具體的故事病例或者是動態的視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風濕免疫病,繼而明確該疾病的臨床表現形式、診斷標準和輔助檢查方法等;第三,在確診之后,學生則需要著手制定科學可行的治療管理方案,這同時也是教學目標的執行過程,在為患者規劃新治療方案時,必先要了解患者之前使用過的治療方案,找出不合理之處,并將此作為新治療方案的注意事項,且根據患者的情況不斷探究方案是否可行,以確保能夠擁有最佳的治療效果[3]。最后,對教學目標進行評價與反饋,也即是對治療方案進行剖析,教師團隊需要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分析治療方案是否完善,是否適合患者,同時指導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相應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
內科學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學科,如果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不當,不僅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會明顯降低教學質量。現代目標管理教學法的出現,則為內科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兩個過程能夠保持步調一致,相信在目標管理理念的引導下,內科教育事業也能夠實現突破性進展。
參考文獻:
[1]買存玉.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8):1.
[2]張仲林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大家健康,2014(4):402.
[3]孟華淺析目標管理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20,22.
作者:黃小今 單位:福建閩北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