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生計資產差異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范文

生計資產差異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計資產差異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計資產差異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

在中國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土地流轉現象十分普遍,流轉價格多以農戶私下協商或以畝產糧食價格為主.流轉價格的不規范,造成農戶土地收益流失.有學者指出應全面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工作,使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獲得足額的市場價格補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土地是農民擁有的最大資源和資產,科學有序地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既是顯化農村土地資產,規范土地流轉價格,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推進農村土地市場有序發展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選擇.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學術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理論機制方面,趙梓琰等梳理和總結了農村土地資產定價機理和估價方法等.土地價值內涵方面,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已從偏重土地自然屬性發展到綜合考慮自然、經濟、社會的“人地一體化的資源價值管理評價”.評估方法方面,在借鑒國外成熟評估理論的基礎上加入數理模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方法.這些研究大多基于宏觀層面,缺乏從微觀層面的探討,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分析則更少.

本文所研究的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依法用于農業以及農村建設的土地,包括農用地以及集體建設用地.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是指在土地流轉、土地抵押貸款等活動中為了更好的顯化農村土地資產的市場價值,需要專業的評估機構或評估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價值評估.農戶是農村社會經濟的基本組織單元和土地利用的決策主體,生計資產是農戶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不同類型農戶在家庭特征、生計資產方面有較大差異,生計資產差異引起農戶對綜合效益的定位發生分異,直接影響農戶生計策略的選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戶土地經營決策行為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有著強烈的影響,而農戶土地經營決策行為源于農戶對自身生計資產差異與生計策略的響應.因此,本文基于農戶視角,從微觀層面上定量分析生計資產差異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為推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研究區域概況

忠縣位于重慶市中部長江沿岸,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的腹心地帶,地處107°32′-108°14′E,30°03′-30°53′N之間,總面積2187.08km2(圖1)[14].忠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形成了以柑橘為重點的特色效益農業,并依托柑橘產業加快新農村建設.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56.80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為42.41億元.農作物播種面積107366hm2,農村勞動力42.82萬人,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7789元.2012年全縣宅基地復墾入庫備案380hm2,完成地票交易100hm2,“三權”抵押貸款5.7億元.

根據社會經濟水平、自然地理特征,調研從忠州鎮、永豐鎮和洋渡鎮中選取典型村,代表全縣鄉鎮主要類型.忠州鎮是忠縣的城關鎮,距重慶主城230km,交通運輸方便,水陸兩通.2012年忠州鎮GDP總量達到59.84億元,人均GDP為39926元,均位于全縣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為9507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永豐鎮位于忠縣西南部,距離縣城中心忠州鎮21.53km,2012年全鎮GDP總量為2.47億元,人均GDP為15650元,分別位于全縣第16和第10,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409元,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洋渡鎮位于忠縣東南部,據忠州鎮28.05km,經濟發展水平較低,2012年全鎮GDP總量為2.46億元,人均GDP為11705元,分別位于全縣第17和第22,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942元,低于全縣平均水平.

2基礎數據及研究方法

2.1數據來源本研究于2013年初對重慶市忠縣忠州鎮南溪村、永豐鎮觀橋村及洋渡鎮大關村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地調研,在分層抽樣原則下,采用參與式農村評估法(PRA)[15]分別在3個村中選取198,196和190戶農戶進行調研.

2.2農戶類型劃分國內外關于農戶類型劃分的研究較多.國外主要以農戶經濟收入來源及勞動投入方向作為主要劃分依據.國內研究在國外研究成果的理論上進行了一定改良,最具代表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年提出的以家庭收入來源作為劃分依據,將農戶劃分為農業戶,非農業戶和兼業農戶(一兼農戶和二兼農戶),此方法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此外,還有學者根據農戶生計資產配置情況[16]、生計策略[10]等進行農戶類型劃分.本研究試圖探討生計資產差異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這一市場行為的影響,因此,農戶類型劃分將結合農業收入比重、非農勞動投入比重及農戶生計策略等指標對農戶類型進行劃分。

2.3農戶生計資產量化2000年英國國際發展署(DFID)建立了包括人力資產、自然資產、金融資產、物質資產和社會資產5個方面的可持續生計資產框架[17].此框架受到了學術界一致認可,并得到廣泛應用.這一框架將農戶看作在一個脆弱性背景中生存或謀生的主體,農戶為了獲取有益的生計成果或狀況,使用自身積累的人力、自然、金融、物質和社會等資產.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受區位影響較大,而DFID可持續生計框架忽視了區位因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在此框架的基礎上,將區位資產(距離城鎮遠近、信息通達度、交通通達度)納入生計資產指標體系,并參考Sharp[18]、李小云[19]、李廣東[20]等研究,構建了適合本文研究的生計資產量化指標體系(表2).首先對調查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其次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確定權重,即分別用德爾菲法和變異系數法對各項子指標賦予權重,將兩者結果進行加權平均確定最終權重(表2),最后將標準化處理后的數據與指標權重相乘得到分項資產產值.

2.4農戶生計資產差異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影響分析首先,本文將農戶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意愿的調研數據做二值化處理,設“需要”為1,“不需要”為0;其次,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驗證生計資產差異與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是否存在耦合關系;最后,采用Probit回歸模型進一步分析生計資產差異及不同生計資產指標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

3結果分析

3.1農戶生計資產差異與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關聯度分析將農戶對土地資產評估的需求值(設“有需求”為1,“無需求”為0)和農戶各項生計資產值以及具體指標值分別導入DPS軟件中,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模型對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計算結果表明,農戶生計資產差異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之間存在較強耦合關系(表3).農戶生計資產中除自然資產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關聯度較弱外,其他5項資產值均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有較強的關聯關系(R>75%).16項生計資產指標中有15項指標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有較強的關聯關系,其中家庭整體勞動力、家庭成年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住房情況、家庭資產、家庭人均現金收入、經濟收入來源、是否有親友在城鎮居住及信息通達度等8個指標關聯度達到85%.

3.2不同類型農戶生計資產差異分析受自然環境、資源稟賦、區位條件以及社會經濟因素(如村集體組織、政策變化)的影響,忠縣3個樣點村農戶生計資產存在明顯的空間異質性,且不同類型農戶生計資產差異較大。生計資產總值呈現由純農戶到非農農戶遞增的總體趨勢,在空間上表現為離縣城距離越遠,生計資產總值越低.人力資產最豐富的是非農農戶,最匱乏的是純農戶,原因是家庭成年勞動力受教育程度隨兼業程度加深而提高.在空間上,距縣城中心越近,越能更好的享受城市提供的教育等公共服務,因此近郊農戶受教育水平條件優于偏遠山區農戶.自然資產方面,以農業為主要生計來源的純農戶,其自然資產最多.此外,城鎮化影響下的農地非農化使得自然資產在空間上表現為距縣城中心越遠資產越多.物質資產與自然資產表現出相反的規律.農戶家庭資產基本配備齊全,但交通工具和農業設施有所差異,偏遠山區農戶缺乏長距離的代步工具,且受地形的限制,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近郊和遠郊的農戶交通工具多以摩托車為主,部分家中配備拖拉機等農業設施.兼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兼業程度越高,金融資產越充足.農業比較效益的低下、農產品市場的不穩定性以及單一的收入來源導致純農戶經濟薄弱.社會資產方面,近郊農戶受縣城的輻射,參加各種社區組織,社會資源較豐富,偏遠山區農戶多為大家族聚居的生活方式,相對狹窄的家庭網絡及地緣網絡使得農戶社會資產非常有限.區位資產方面,近郊農戶無論交通便捷度或信息通達度都占有極大優勢,可以獲得大量政策、就業等信息并快速做出響應,而遠郊及偏遠山區農戶相對封閉,對各種信息響應遲緩,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減弱.

3.3不同類型農戶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分析在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調研中,共有186戶農戶表示需要進行土地資產評估,比例為31.85%.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從純農戶到非農農戶需求逐漸增強(表6).其原因:土地是純農戶最主要的生計來源,參與市場化運轉的概率較小,僅有少數種植大戶在進行規模農業生產時對評估有所需求.而隨著農戶兼業程度提高,土地依賴程度逐漸降低,農戶會將閑置的土地通過轉讓、抵押等方式來獲取經濟利益,從而增加評估需求.在空間上,近郊區農戶對土地資產評估表現出極大的需求(表7),因距離縣城越近,土地增值空間越大,農戶不會輕易將手中的承包地以任意價格流轉或出售,而是通過土地資產評估顯化土地資產,以獲得更合理的收益.在偏遠山區,一方面農戶對土地資產價值認識不足,另一方面偏遠山區土地本身的資產價值要低于近郊,因此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不旺。

3.4生計資產差異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灰色關聯分析模型很好地解釋了農戶生計資產差異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具有較強的關聯性,但不能準確說明其影響作用的大小,為進一步研究響應變量(土地資產評估需求)與解釋變量(農戶生計資產差異)之間的線性關系,運用Eviews6.0軟件對響應變量和解釋變量進行Probit回歸分析(表8),結果顯示似然比統計量為537.40,說明模型的擬合度較高.除了社會資產外,其他5個解釋變量和常數項的顯著性概率都小于0.05,6種資產中只有自然資產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呈負相關關系,同時也驗證了自然資產隨兼業程度加深而減少的關系.農戶的社會圈子范圍比較小,社會資產比較有限,因此對農戶的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影響也有限.金融資產對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影響最顯著,因為農戶所擁有的金融資本越高,越有能力從事二、三產業,通過將閑置的土地資產評估后進行市場化配置,能有效地發揮土地的增收功能,提高農戶財產性收入,因此經濟因素勢必對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產生較顯著影響.人力資產、物質資產和區位資產均對農戶決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區位資產對同一區位的農戶具有普遍性,但區位資產給農戶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外部支持和幫助,是農戶獲得發展機會的重要資產,因此不可忽略區位資產的重要性。

運用Eviews6.0軟件對生計資產指標值和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意愿進行Probit回歸分析(表9),結果顯示似然比統計量為575.43,說明模型的擬合度較高.16項生計資產指標中有12項指標在0.05的水平上顯著,人均林地面積、住房情況、是否有親友在城鎮居住、村內交往戶數四項指標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務農勞動力、人均耕地面積、人均園地面積、人均林地面積、住房情況、村內交往戶數和距離城鎮遠近7項指標與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存在負向影響,其他9項指標與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存在正向影響.大部分指標的回歸結果符合預期設想.人力資產中家庭成年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影響較顯著,說明農戶自身知識水平的提升使其擴展了知識面,提到了對土地資產價值的認識,有助于其參與到土地資產評估中.務農勞動力對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呈負向影響,在家務農的勞動力越多,對土地的依賴性越強,不利于土地資產功能的發揮.自然資產中3項指標均呈負向影響,據調查,樣點村土地流轉多發生在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之間,這些農戶以非農活動為主,擁有的耕地、園地面積較少,多為老人在家種植蔬菜,轉出土地的意愿較強,希望通過資產評估從閑置的土地中獲得較高的經濟收入.家庭資產、家庭人均現金收入、獲得信貸機會、經濟收入來源與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均呈正向影響.具有充裕金融資產的農戶家庭資產也較充裕,農戶不僅會擴大對農業生產的投資,如購買先進的農業機械,還會擴大經營規模,愿意以合理的經濟補償形式主動租賃或轉包其他農戶的土地,合理的經濟補償則通過土地資產評估來實現.社會資產中是否有親友在城鎮居住和村內交往戶數兩項指標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農戶的社會資產范圍較小,多集中在村域或鎮域等小尺度范圍內,對農戶的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影響較?。?/p>

距離城鎮遠近與農戶的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呈負向影響,這與前期預測不符,也許隨著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信息傳播媒介的發展,遠郊、偏遠山區信息閉塞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信息通達度和交通通達度對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最為顯著,信息通達和交通便捷有利于供需雙方及時了解評估動態,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土地資產評估,從而在更大的空間內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4結論與討論本文通過建立農戶生計資產量化指標體系,引入灰色關聯度模型和probit回歸模型,分析生計資產差異對農村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①生計資產差異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之間存在較強耦合關系,其中5項生計資產值和15項指標值與土地資產評估需求有較強的關聯關系(R>75%);②生計資產總值呈現由純農戶到非農農戶遞增的總體趨勢,在空間上表現為離縣城距離越遠,生計資產總值越低;③因農戶對土地依賴程度的差異和土地增值空間大小的不同,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的需求表現為由純農戶到非農農戶、偏遠山區向近郊區逐漸增強;④自然資產與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呈負向影響,其他資產均呈正向影響;金融資產對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是人力資產、物質資產、區位資產和社會資產;各具體生計資產指標對農戶土地資產評估需求的影響存在較大差異.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我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缺乏政府的有效管理,農戶的利益訴求得不到保障.

因此,引導不同類型農戶因地制宜地開展評估、增強地方政府的監管力度是推進農村土地資產評估科學、有序開展的重要途徑.建議如下:1)因地制宜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農戶土地利用目標不同,因此不同區位的土地資產評估應該在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進行引導和管理.近郊區可發揮靠近縣城的區位優勢,加快城鎮化進程,提高土地經濟收益;遠郊區應抓住柑橘帶生態農業建設的機遇,通過土地資產評估促進土地向集中經營發展;偏遠山區應培育農業經營大戶,引進各類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形成規模經營.2)分類指導開展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基于不同類型農戶,實施各種保障措施及惠民政策.對純農戶和部分兼業戶應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農戶家庭的正常生產,才能剝離附著在土地上的保障功能,顯化土地資產功能;對兼業農戶和部分純農戶,應增加就業崗位,促進非農收益持續穩定增長,降低農戶對土地的依賴程度,發揮土地資源的資產價值;對非農農戶應建立起市場機制引導的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市場,規范管理市場秩序.3)有序推進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服務體系建設.農戶對土地資產評估有較大需求,應積極構建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便捷服務.基于農戶需求考慮,建立起農村土地權屬登記、資產評估、法律援助等服務體系,積極引導農戶土地觀念和利用方式的轉變.另外,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適應農村土地資產管理的農村土地定級估價規范,建立農村土地資產評估機構,培訓農村土地資產評估專業人員,開展農村土地定級估價,合理確定農村土地資產價格.

作者:楊夕 邱道持 蔣敏 單位:西南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i国产在线| 久久综合色视频|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6080私人午夜性爽快影院| 好爽好紧好多水|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午夜亚洲乱码伦小说区69堂|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资源在线中文| 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手机看片国产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最新国产三级久久|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欧美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69|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西西人体44rtwww高清大但|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波多野结衣99|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91资源在线播放|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 xxxx69hd老师| 彩虹男gary网站| 不用付费的黄色软件| 操美女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 国产日本在线观看| caoporn97在线视频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