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控專業改革發展的人才需求及教學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更好、更快地促進成都市數控技術專業建設,對成都市數控行業專業人才需求和發展現狀及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標準開發工作進行調研,以期為中職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地方標準的開發和有效落實提供參考,為數控專業建設提升育人質量提出改革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人才需求;專業建設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是教育部確定的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的重點專業,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大量合格的數控技術人才。為了更好、更快地促進當地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建設,培養數控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必須立足區域經濟發展實際,開發和研制適用于當地的專業教學地方標準,切實把握數控專業人才需求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于此,我們深入調研了成都市數控行業專業人才需求和發展現狀及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標準實施和地方標準開發工作,為專業教學標準的有效落實、為數控專業建設提出改革思路和建議。
一、調研基本情況介紹
研究組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網絡查詢、走訪和人員座談等方式,對成都市數控行業不同類型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事業(包括國有、民營)單位和開設數控專業(含開設“數控”課程)的部分中職校進行調研,調研內容主要包含成都市數控行業發展現狀和中職學校數控專業教學現狀兩個方面。在數控技術應用的主要工作領域中,根據行業性質、單位性質和單位類型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抽樣調查。主要調研了銀河動力、成發集團、三一重工、一汽大眾、沃爾沃等36家相關企業,涉及中職數控專業畢業生360名,調查工作崗位10個。調研問卷共收回樣本45份,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成都10余所開設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課程)的中職學校參與了此次調研。
二、成都市數控專業人才需求及人才發展分析
(一)數控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數控技術的產生和發展給機械制造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數控技術是一種集機、電、液、光、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為一體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它是制造業實現現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同時也是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率必不可少的物質手段。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正逐步成為“世界制造中心”。數控化率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企業制造技術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我國機床的數控化率僅為1.9%,而日本高達30%,美國超過了40%。發達國家數控機床已經普遍大量使用,而我國數控技術應用推廣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
(二)成都市數控專業市場需求與人才發展
調研的思路是以國家機械工業發展規劃為要求,根據“調研、歸納、排序、重組”的方法要領,分別對調研企事業單位的4類人員,即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部長、企業的部門經理、企業領導、就業的中職畢業生進行現場交流、問卷調查及座談。調研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情況;本專業中職畢業生就業崗位人數統計;崗位職責,人事部門的2~3年就業崗位規劃;所需專業技能基本情況;就業崗位、職業素養、社會能力培養要求及工作部門要求;企業崗位說明書;職業技能發展基本情況和就業經歷、所在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以及崗位升遷經歷,對學校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建議等。調研結果分析如下:1.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分析此調查主要是對抽樣單位的從業人員的人數、技術等級、年齡、學歷分布結構和工資收入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
三、成都市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發展現狀
(一)專業招生情況
目前成都市設置數控專業的中職學校有32所(包括公、民辦學校),各個學校實際招生人數不同。從各學校就業情況來看,每屆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畢業生在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就已被企業預定,但從招生情況看,近三年每年的招生成逐漸下滑趨勢。究其原因,雖然市場對該專業學生的需求較大,但很多學生家長認為數控專業的畢業生今后主要從事的是又臟又苦的工作,導致學生報考該專業的積極性不高。
(二)專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1.課程改革發展及教學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開設的課程都是圍繞“機械加工”和“數控加工”范圍,而且工種比較單一。成都市數控專業學制為3年,采用學分制,課程設置涵蓋了機械加工技術類的大部分課程,課程體系沿襲傳統的公共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三段式。學生在校學習兩年,最后一年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反映出的課程改革問題一是課程設置呈現明顯的學科體系,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有些課程理論知識對中職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在課程的聯系上,偏重各課程自身知識體系的完整而忽視相關課程內容的整合。二是目前的課程設置突出了數控操作技術的教學,但不能突出數控專業的特色,課程設置上的缺陷造成學生難以對所學內容與所面臨實際工作任務產生對應聯系。再則,教學中基本上仍舊沿襲傳統的學科課程教學方法,專業教學采取“按照學科先進行理論知識教學,課間穿插簡單實訓,最后進行綜合實習”的教學組織方式,沒有體現“任務引領型”的特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度不高。
2.實訓教學
隨著國家對中職學校實訓教學的投入,成都市數控技術專業除了課程的課間實訓外,一般都安排有2次為期3~6周的操作綜合實訓,但目前的實訓教學中,學生仍不能將所學“片段”知識很好地綜合應用到某項實踐任務中,與“零距離上崗”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是:生師比過大;學生不愿意動手操作;數控機床不能滿足一人一臺,一般都是幾個人共同使用一臺機床。3.教材使用成都市數控專業基本上采用“中等職業教育國規教材/數控技術專業”系列教材,教材不夠統一,對于一些新設備、新儀器的操作,很多學校未能組織編寫校本教材或講義。對于目前使用教材,參與調研的中職校反饋情況大體有:理論知識偏深,不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傳統的學科性,不利于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內容(儀器、設備)陳舊,跟不上技術的發展;難以滿足數控行業相關崗位的知識和技能要求。
四、成都市數控專業改革發展思考
(一)教學方法改革
專業教學應注重能力的培養,專業課程教學采取項目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訓項目相結合,由教師設計一些項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制定實施計劃后自主組織實施,教師可在學生實施過程中進行“做中教”,幫助學生完成,組織學生自主交流,并最后檢查評價。這種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帶著問題在“做中學”。
(二)教材改革
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必須與教材改革相配套。根據項目驅動和任務引領設計課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選用具體項目,編寫校本教材。而校本教材的內容還應按照行業的發展和教學目標的優化不斷地進行更新,使教學與行業技術同步發展。
(三)實訓教學改革
進一步加大課程實訓課時,按照任務引領模式,組織課程課間實訓;對數控綜合實訓進行有效的設計,包括數控基本操作、數控編程及考證等內容。建立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創造條件將實訓內容與相關企業的實際項目結合,實施校企的合作模式,按照真實的操作程序、使用與真實生產對接的設備,按照“國家數控操作技術標準及行業生產規程”和“零件質量檢驗標準”指導和驗收學生的實習成果,實施生產性實踐訓練。讓學生真正在生產過程中系統地理解知識、學習技能。
(四)加強職業精神教育及就業指導
將職業精神教育貫穿專業教學始終,特別是在項目化的實訓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隊協作、精益求精等良好職業道德,形成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了解職業性質和特點,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五)學業評價方法改革
改變現有課程以理論考試為主結合實訓表現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精神品質、自主運用知識的能力、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完成任務的成果進行綜合考核;改變由教師給學生評價的單一主體方式,探索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同伴評價、自我評價的多主體評價方式。
作者:王瑤 單位:成都市現代制造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