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家對中藥重視程度和普通民眾對中藥接受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中藥行業的規模日益擴大,中藥企業在整個醫藥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與此同時,中藥企業之間在市場占有、研發能力、產品質量、企業基礎等方面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到底有哪些因素影響著中藥企業競爭力,這個是業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對具體中藥企業而言,要培育其競爭力,需要認清其競爭力變化的趨勢,明確競爭力形成的內在機理,關鍵就是對其競爭力變化的因素開展分析與論證。本文選取上市公司———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以下簡稱信邦制藥),通過獲取其上市前后競爭力相關變量的數據(選取2007~2013年的數據,公司于2010年上市),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信邦制藥的競爭力演變趨勢做一個比較,一方面闡述信邦制藥競爭力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分析其上市前后競爭力演變過程及其對中藥企業發展的啟示。
1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分析的變量選擇
1.1文獻回顧企業競爭力變化有其內在的動力,也有外部的推力[1]。國外企業競爭力研究可為分析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提供借鑒。馬歇爾(MarshallA,1925)認為提升企業技術研發能力對增強企業競爭力有著重要影響。張伯倫(ChamberlinE,1933)和羅賓遜(Robinson,1934)認為質量管理、流程優化對企業競爭力塑造的重要源泉。佩羅絲(PenroseE,1959)、沃納菲爾特(WernerfeltB,1984)、巴尼(Bar-neyJB,1991)認為企業資源整合能力和企業規模效率的提升對增強企業競爭力構成強有力的影響。波特(Poter,1990),提斯(TeeceDT,1997)則提出企業競爭力塑造離不開外部推力的支撐,如有利的政策和機遇等,也離不開內部的動力促進,如科學的架構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等,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HamelG)提出了核心競爭力觀點,認為企業價值塑造、企業文化等是打造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3]。國外企業競爭力研究的相關文獻對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有一定的啟發,即中藥企業競爭力的變化是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分析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所依賴的內外部因素(變量)。在國內,一些中藥行業的實踐者和理論研究者專門就中藥企業競爭力的來源和變化趨勢展開過研究。一方面,在中藥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選擇方面,中國醫藥企業競爭力研究課題組(2003)從規模競爭力、市場競爭力、經營管理競爭力、技術與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等五個方面考察中藥企業競爭力;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每年推出的中國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模型,采用目前國際上比較通行的TOPSIS法作為分析手段,遴選出規模競爭力、效益競爭力、成長競爭力、創新競爭力這四個維度的指標;肖峻(2003)構建了規模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市場能力、企業管理能力和企業影響力等中藥企業核心能力評價體系;和君咨詢集團構建了產業維度、管理維度和資本維度的三維度測度模型來評價醫藥企業競爭力[4]。許方球(2010)從中藥企業資源競爭力、知識競爭力、能力競爭力、環境競爭力等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5]。另一方面,在中藥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方面,汪啟航(2009)運用SWOT分析方法定性探討了中國中藥企業競爭力,尤其是科技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6];羅愛靜,尹瑾(2010)則專門就中藥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和專利獲取能力分析比較了各個實驗區中藥核心技術分布現狀和發展程度;也有一些專家運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對中藥企業競爭力展開實證評價,如肖峻(2003)運用模糊數學法綜合評價了中國中藥企業核心能力;許方球(2010)運用TOPSIS方法,選取20家中藥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就其競爭力展開了測評;劉彥昆、侯志紅(2011)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中藥企業的品牌競爭力進行評價[8];陳鋒、楊俊(2011),馮仁濤、張慶、余翔(2013)等運用相關分析或回歸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影響中藥企業競爭力的因素展開了實證分析[9]。借鑒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中藥企業競爭力分析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仔細梳理來看,學者們主要也是借鑒企業競爭力評價的一些指標體系來構建中藥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并沒有形成一個較為統一的評價指標,本研究試圖從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出發,從影響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的外部來源和內部來源兩個層面選取一些變量,構建變量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斷中藥企業競爭力的變化趨勢。
1.2變量選擇從前面的分析可知,學術界關于中藥企業競爭力來源、評價分析已具備一定基礎,本研究在借鑒前期成果的基礎上提出,衡量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的變量選擇必須基于以下三個原則。一是客觀性原則,力求選擇一些能客觀衡量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的變量,盡可能避免主觀性因素的影響,如考察中藥企業規模、研發投入、盈利能力以及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變化的趨勢及對競爭力的影響,以提高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分析的針對性和客觀性。二是動態性原則,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因此,其變量選取必須具有動態性,本研究將選擇時間序列數據,從信邦制藥上市前后各取三年數據,即2007~2013年的數據,以動態評價其競爭力的變化趨勢。三是科學性原則,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還要全面系統地考慮中藥企業自身的特點,如從政策的支持、技術的投入以及資源供給的保障性等因素考慮,以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基于上述原則并考慮數據采集的可行性,本文從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的外部來源和內部來源兩個方面選擇具體的變量來構建評價變量體系,如表1。從上述選取的中藥企業競爭力變化趨勢分析選擇的變量來看,(對變量含義和賦值標準已經做了說明,不再對上述變量逐一予以解釋)。其中,政府的財政扶持力度、社會支撐度、企業所在地中藥文化底蘊、企業所在地原材料與技術供應情況、產品療效、顧客價值獲取等變量數據通過走訪信邦制藥公司高層、行業專家、資深證券分析師和主流財經媒體記者,用深度訪談和問卷結合的方式,獲取數據,而企業規模、生產要素情況、企業年度科研投入、企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市場占有率、盈利能力等數據則通過對信邦制藥開展具體的調研,在調研數據中綜合提取。在選取變量后,對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做一個簡述,具體研究思路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動態比較上市前后信邦制藥的競爭力變化趨勢。鑒于主成分分析法在國內運用得較多,本文僅對方法運用的步驟做簡要說明。第一步,搜集變量的原始數據,并進行標準化處理;第二步,計算標準化處理后數據的相關系數矩陣;第三步,選擇對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影響較強的主成分,并列出主成分表達式;第四步,計算主成分得分,并依據得分的數據,結合主成分本身賦予的含義,展開對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的研究分析,并闡述這一趨勢產生的成因。
2上市前后中藥企業發展的演變趨勢分析過程
2.1原始數據采集與相關分析本文根據中藥企業的競爭力變化趨勢變量體系,選取12個反映中藥企業上市前后競爭力變化的相關數據,即2007~2013年信邦制藥的統計數據,鑒于信息披露保密問題,本文不對原始數據進行展示,僅對數據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展開分析,如表2所示。在完成數據采集后,本文運用統計軟件SPSS17.0來進行分析,首先,對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各變量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一方面消除量綱與數量級的不同,以獲取標準化的數據供后續研究用;另一方面,借助相關系數分析法獲取相關系數矩陣,分析變量之間的關系,以消除各變量之間的共線性,通過主成分分析,減少變量的個數。從表2的相關系數矩陣分析可看出,選取的社會支撐度與企業所在地中藥文化底蘊等變量之間存在著極其顯著的關系,同時,產品療效、市場占有率與盈利能力等變量之間直接的相關性也比較強,說明這些變量之間存在信息上的部分重疊。因此,需進行主成分的選取,以進一步提煉出反映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的主要變量。
2.2主成分提取主成分提取原則為其對應特征值大于1的前m個主成分。特征值可被看成是對主成分影響強度大小的變量,若特征值小于1,說明該主成分的解釋力度還不如直接引入一個原變量,因此,一般用特征值大于1作為選擇基準。通過SPSS17.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并借助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得到3個主成分(如表3),即m=3。說明有3個主成分對信邦制藥的競爭力變化趨勢作用較大。同時在進行因子分析的過程中,得到各因子得分系數。從表3(各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可知,社會支撐度、企業所在地中藥文化底蘊、企業所在地原材料與技術供應情況等變量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變量的信息,而從第一主成分代表的這些變量的名稱和含義來看,可以將第一主成分代表的信息用“信邦制藥外部環境競爭力變化趨勢”來表述;政府的財政扶持力度、企業年度科研投入、生產要素情況、企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等變量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變量的信息,可以將第二主成分代表的信息用“信邦制藥內在要素投入競爭力變化趨勢”來表述;企業規模、顧客價值獲取、產品療效、市場占有率、盈利能力等變量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說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變量的信息,可以將第二主成分代表的信息用“信邦制藥內在能力競爭力變化趨勢”來表述;因此說,從主成分分析過程中提取的三個主成分能基本反映全部變量信息,故考慮用三個新變量代替原來的12個變量。
2.3綜合測量模型構建這三個新變量的表達不能從輸出窗口中直接得到,需將其特征向量運用SPSS描述性功能進行求解,與標準化后的數據相乘,然后得出主成分表達式用以計算三個主成分的得分值。同時,通過上述三個新變量,代入經標準化處理的數據可以計算三個變量的得分值,然后以每個主成分所對應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總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為權重計算主成分綜合模型。
3上市前后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的結果分析
根據提煉的三個主成分表達式可以反映信邦制藥外部及內在競爭力變化的趨勢,同時,主成分綜合模型可計算信邦制藥總體競爭力情況的主成分值,并按綜合主成分值進行排序,即可得到上市前后信邦制藥競爭力的變化趨勢。基于此,將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得到的分值進行比較(如表4),并對上市前后信邦制藥的競爭力變化趨勢進行多角度綜合分析。從表4可以直接看出,從2007~2013年期間,信邦制藥總體競爭力得分值是逐步提高的。信邦制藥經過近20年的發展,立足于心腦血管、消化系統用藥,無論是其經營規模還是市場占有率,甚至盈利能力都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有較強實力的現代中藥制藥企業。上市以來,信邦制藥的發展更是邁入了高速成長的快車道,可以預計,未來成長的空間還比較大。而將上市前后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的三個主成分得分比較,更是可以清楚地發現其競爭力變化演化軌跡和形成機理。從外部環境競爭力來看,信邦制藥外部環境競爭力呈現一直上升的態勢,這說明,外部環境十分有利于信邦制藥的競爭力提升,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影響信邦制藥外部環境競爭力的因素當中主要有社會支撐度、企業所在地中藥文化底蘊、企業所在地原材料與技術供應情況。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這些因素當中的企業所在地原材料與技術供應情況因素對信邦制藥的外部環境競爭力起了關鍵性作用,這是因為,近年來,信邦制藥意識到了中藥原材料基地建設的重要性,為了完善中藥全產業鏈,提高中藥材原料基地的附加值,重點進行了中藥材原料基地的建設,如目前信邦制藥已建成大方和羅甸中藥材種植基地,并制訂相應的質量標準確保中藥材原料的質量與安全,不僅保障了信邦制藥自身藥品生產原材料的需要,同時,建立了羅甸固體制劑生產基地和貴陽注射劑生產基地。這些原材料基地建設和技術研發能力提升,讓信邦制藥能為市場提供優質可控的中藥材、中藥飲片,目前信邦制藥的中藥材基地已經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從內在要素投入競爭力來看,信邦制藥的內在要素投入競爭力呈現波浪起伏不定的趨勢,而影響要素投入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有政府的財政扶持力度、企業年度科研投入、生產要素情況、企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等因素。深入的分析認為,上市前信邦制藥整體要素投入的力量要大于上市后,這是因為,上市前,地方政府對于信邦制藥的扶持力度較大,尤其在資金投入和研發鼓勵方面,信邦制藥自身也意識到了研發投入對企業上市的重要性,因此,自身也加大了要素的投入力度,如增加了年度科研投入,引入了科研人才,同時,上市前信邦制藥先后投入經費建立了“貴州省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貴州省藥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圍繞主導產品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術。上市后,盡管要素投入仍然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如上市前大。因此,整體內在要素投入競爭力呈現出上市前高于上市后的趨勢。從內在能力競爭力來看,信邦制藥的內在能力競爭力在上市前后都有所提升,但近一年來稍有下降。而在主成分反映的影響因素當中,市場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對信邦制藥的競爭力構成最強的影響,恰恰是近兩年這兩大因素的增長速度減緩,使得近一年來信邦制藥內在能力競爭力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以市場占有率為例,心腦血管類制藥作為最大的用藥類別之一,吸引了很多的藥企投入,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性程度,與此同時,信邦制藥的總資產周轉率較低,2013年信邦制藥的總資產周轉率僅0.31,而同處于貴州的制藥上市公司益佰制藥卻有著1.51的周轉率,這就說明信邦制藥資產利用效率低,資產利用效率低反映了資金沒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其內在的競爭力沒有充分爆發出來。
4啟示與建議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信邦制藥上市前后企業競爭力的變化趨勢。從總體上看,信邦制藥一直以來企業總體競爭力都是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與之相伴隨的是其越來越優良的外部環境競爭力,并對中藥企業競爭力提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但與此同時,信邦制藥的內在能力競爭力卻發生了稍許變動,這也正反映了中藥行業內企業競爭開始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信邦制藥作為中藥行業上市公司,也正面臨著巨大的發展壓力,亟需在產品創新、技術研發、市場開拓方面實現轉型升級。因此,總結上市前后信邦制藥公司的競爭力變化趨勢,科學謀劃新階段信邦制藥競爭力提升的對策,對信邦制藥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示范價值。筆者基于對信邦制藥競爭力變化趨勢分析結果,擬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提升中藥企業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一是要適應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需要,尤其是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科學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中藥行業是醫藥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中藥制劑和飲片技術的發展,市場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前景。因此,新階段,中藥企業的發展要綜合考慮企業基礎和國內外中藥企業的發展態勢,選擇最適合企業發展,且自身最有條件、最有可能作為突破口的方向開展科研攻關與市場拓展。確定了突破口之后,還要適應中藥企業所在藥品領域內的發展規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適應產品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統籌抓好中藥企業研發、生產、銷售3個環節,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推出市場適銷的產品。二是加大企業科技創新和研發力度。中藥企業要打造核心競爭力必須整合整個企業的資源,加大研發力量投入,集中科研人員實施集約研發、聯合攻關。
當前一些中藥企業自己設立的研發機構一般比較少,舍不得投入,搞研發的都只有幾個人,尤其在疫苗領域很多企業搞銷售為主,研發產品很少,難以形成強大的研發力量。但世界一流醫藥企業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企業必須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與發展,創新必須依靠科技和研發,中藥企業也是如此,要整合企業中醫藥研發力量,打造高水平的研發平臺,以迅速提高整個企業的研發水平,加快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依托好的項目作為載體,充分發揮出中藥企業的競爭力。三是努力開拓市場,培育品牌,提升企業顧客價值。要充分挖掘自身產品的內在價值和效用,尤其是要加強中藥研發和生產的標準化,彌補傳統文化的國際差異,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并加強與國際醫藥行業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充分利用他們的銷售渠道,不斷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份額和品牌影響,以此提升企業顧客價值。四是加強品質監管與盈利能力塑造。促進中藥企業產品升級,逐步改變以藥材和粗加工產品為主的局面,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把市場銷路好的傳統中藥做成更易讓大家接受的新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企業產品影響力,增強企業盈利能力。
作者:萬穎 單位:中南大學 商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 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