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酒店管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根據近年大學生就業形勢來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率及專業穩定率高于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高職院校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本科院校和高等職業院校因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存在差異。高職院校較早踐行了“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實踐課學時比例,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所長,在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長,強化實踐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
2.提升教師理論與技能水平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操作性非常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對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這就要求所有任課教師在理論授課的同時必須具備實際操作能力。本科院校片面強調教師的理論授課水平與科研能力,忽視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應用型學科迫切需要“雙師型”教師,參與到本科人才的培養中。
3.為企業進行人才儲備
隨著經濟的繁榮與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高星級酒店對人才需求量在不斷上升,供求矛盾加大。同時,酒店對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雖然“求賢若渴”,但本科酒店畢業生的流失率較高,崗位適應性不如職業類院校學生,實踐技能在入職初期優勢不明顯等現狀,使酒店業對本科人才“望而卻步”。但近年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聯合培養,使學生在校期間已經掌握了在崗工作的基本技能,并樹立了良好的工作態度,為學生就業提供了良好開端,為企業留住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人才培養策略
1.開發實用教材
傳統學術型本科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使教材開發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需要開發充分反映社會需求,滿足地方、行業對人才需求的實用性教材。酒店管理課教材開發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并符合課程體系建設,在注重基礎理論教學基礎上,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同時要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相互融合,通過實踐項目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師資培訓
教師承擔著傳授知識與技能的重要角色,作為應用型學科,學校要培養既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實踐技能的教師團隊,促進產學研發展。學校應鼓勵教師在高星級酒店掛職鍛煉,通過“工時、學時替代政策”完善激勵制度。此外,還應引進高星級酒店管理人員向教師講授先進管理理念,為教師提供在職培訓機會,鼓勵教師在酒店承擔崗位角色,樹立對應用性學科的正確認識,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自身職業素養。
3.豐富實訓項目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設置應突出應用性,在人才知識、能力、技能結構方面有所突破。酒店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不能沿襲傳統的本科課程體系,而需要構建充分反映社會需求,滿足地方、行業對人才需求的應用性課程體系。構建應用課程體系必須注重基礎理論教學,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同時要高度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相互融合,通過實訓項目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多本科院校認為實訓是職業院校的課程,本科教學應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際上實踐性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更適應現代酒店行業的發展。應用型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應推行校企合作、加強實訓課程建設、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加強能力與技能的培養。在在傳統的實訓項目內容中繼續豐富授課內容,餐飲服務、客房操作、活動策劃、調酒、茶藝、咖啡制作、禮儀實訓等應繼續豐富和完善。
4.改革教學方法
以培養復合型的酒店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圍繞突出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教學方法改革。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通常以討論組的形式完成模擬或情境訓練,常用的教學模式有任務導向模式、角色扮演模式、案例分析模式、ERP模擬經營模式等。酒店管理專業課程內容豐富,授課教師應根據課程內容及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項目訓練,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旨在培育學生的思辨技巧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三、結語
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日常教學中,不能只將理論化、公式化的概念模塊、知識框架教授給學生,而是要強調學生的內涵式發展,即培養學生將本專業抽象化、模糊性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能力,“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的職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良好開端。
作者:戴曉丹單位:沈陽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