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旅游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閑暇時間,旅游便是人們享受閑暇時光的活動形式之一。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有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為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體育旅游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進入我國人民生活的,現在已逐漸為我國人民所接受,近幾年正呈蓬勃向上之勢。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我國人民對體育的熱情空前高漲,體育旅游也日漸受到人們的青睞。
一、體育旅游概述
我國幅員遼闊,地跨多個氣候帶,擁有各種各樣的地質地貌,為發展體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悠久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及現代體育運動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擁有眾多開展體育旅游的人文體育旅游資源。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與體育運動有關的旅游項目在我國逐漸開展起來。除登山、滑雪、游泳、漂流、武術等體育旅游項目發展較好外,其它如攀巖、滑草、溜索、滑冰、越野、沖浪、潛水、傘翼滑翔、網球等體育旅游項目也逐漸發展起來。近些年,由于職業體育如火如荼地開展,圍繞體育賽事的旅游活動,如CBA籃球賽、中超足球賽、排球聯賽等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另外,針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賽馬、摔跤、搶炮、跳火把、頂扁擔、鼓刀跳、獨木舟、秋千、爬花桿、搶石、東巴跳、丟花包、跳竹竿、藤球、溜索等所開展的體育旅游項目很受人們歡迎。
體育旅游是旅游者以參與和觀賞體育活動為目的,或以體育為主要內容和手段的一種旅游活動形式。體育旅游除具有旅游的審美性、異地性、流動性本質特征外,同時體育旅游還具有重復性、參與性、專業性、挑戰性、健身性等特征。重復性,體育旅游資源對旅游者具有重復利用價值,旅游者對某體育項目的喜愛,能促其多次到同一旅游地參與該運動;參與性,大部分體育旅游項目的參與性很強,旅游者需要借住更多的體育手段,通過參與和體驗,才能體會其內在樂趣;健身性,廣泛的體育旅游項目同樣具有促進健康、增強體質的功能;專業性,許多體育項目如滑翔、沖浪、高爾夫球、沙灘排球等,需要參與者具有較強的技能,即使是觀賞比賽,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體會到比賽的緊張、刺激,才能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挑戰性,一些項目如攀巖、蹦極、漂流等,既需要參與者具有良好的身體狀況,又需要過人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這也是參與者對自我的挑戰。
二、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必要性
1、體育旅游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隨著體育旅游的發展,國家和政府對體育旅游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1995年,在全國國際體育旅游座談會上,國家體育總局張發強副局長《關于體育旅游業的幾個問題》的報告認為,體育旅游就是體育與旅游的結合,是體育性的旅游事業和旅游性的體育事業,都帶有經濟行為,必須把體育的特色放進去。1999年朱镕基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引導居民增加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和旅游消費”。國家體育總局在2000年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中,要求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積極引導體育消費,為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做出應有的貢獻”。2002年朱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大力發展旅游業,要鼓勵居民擴大旅游等服務性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近年,各級政府部門根據本地的體育旅游資源特點,都推出了不同的優惠政策支持體育旅游的開發。
2、體育旅游是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途徑
現代社會,人們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喜歡既能增強體質,又能休閑娛樂功的體育項目,體育旅游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博得人們的青睞。為促進體育旅游的發展,國家旅游局曾在1996年開展了“度假休閑年”為主題的活動,在2001年又推出了“體育健身游”年,開展了一系列的大型體育旅游活動,把體育旅游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體育旅游的發展帶動了登山、滑雪、游泳、戶外運動等運動項目的開展,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全民健身之中,成為了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及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新途徑、新方法。隨著奧運會準備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全國人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更加高漲,體育旅游健身的形式更加普及。
3、體育旅游已成為旅游的一種重要形式
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余暇時間的增多,使得人們對旅游的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的旅游產品已不能滿足日益變化的旅游需求,人們更加追求特殊性、趣味性和有益于健康的旅游產品,以達到回歸自然、增長知識、休閑健身等目的。尋求一種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旅游方式,而體育旅游正好滿足了現代人的這一需求。體育旅游作為旅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專項旅游,正成為繼生態旅游之后旅游新熱點。我國自1986年創辦了中國國際體育旅游公司,就開始廣泛開展體育旅游業務。2001年2月,由世界旅游組織和國際奧委會聯合主辦的“世界體育與旅游大會”在西班牙召開,體育旅游便越來越成為體育界和旅游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4、體育旅游是發展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體育和旅游都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精神文化需要的產物,大力發展體育和旅游產業對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有重要意義。眾多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與體育密切相連,參加或觀賞各類國內國際體育比賽,到草原騎馬射箭,到海濱沖浪、游泳,到高山攀巖,還有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等都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內容。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體育和旅游都是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根據美國經濟學家卡恩R?F提出的乘數理論,體育旅游業的發展不僅能給本行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而且會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體育業和旅游業都同屬第三產業,是發展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并且是第三產業中最具活力與潛力的行業。
三、體育旅游的發展對策
1、依法管理,加強監督
體育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旅游管理涉及到行、游、住、食、購、娛六方面,在人們法律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對體育旅游實行全面的依法的管理勢在必行。明晰體育旅游產業的產權關系,確立市場主體,建立良好的企業運行機制和市場運作機制。整頓市場秩序,加快體育旅游業的法律法規建設,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在區域聯合體育旅游開發中,應成立跨區域、跨行業的以旅游行政部門為主的聯合管理機構,依法有序行政管理,避免多部門互相掣肘的現象。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體育旅游企業的監督管理,約束其不規范的行為,及時處理各方之間的糾紛和矛盾,督促相關部門做好售后服務工作。
2、加大體育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重視安全保障問題
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要依靠政府部門旅游及體育發展方面的專項資金,保證在開發的初期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把體育旅游業推向市場,進一步拓寬體育旅游建設融資渠道,地方政府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外商、民營企業等參與開發體育旅游項目,以吸引更多資金投入體育旅游項目開發。一些體育旅游項目具有刺激性和挑戰性,同時也伴隨一定的危險性,如攀巖、漂流、蹦極等,在開展這些活動時,組織者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確保旅游者人身與財產的安全。先進、安全的旅游設施是體育旅游必不可少的條件,在發生意外時先進的急救設備能把損失降低到最小。同時還要完善保險制度,一旦發生事故能夠把損失降低到最小。
3、堅持可持續開發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教文組織和世界旅游組織等于1995年通過的《可持續旅游發展憲章》中強調:可持續旅游發展的實質是“要求旅游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一個整體”。旅游資源大部分具有脆弱性、不可再生或不易恢復性特征,一旦在開發和建設中受到破壞或侵擾、污染,要復原幾乎是不可能的。體育旅游開發應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既對旅游目的地負責,又要對旅游者負責,利用和保護雙效并重。體育旅游開發應尊重目的地生命的生存和繁衍權益,保持目的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對旅游目的地經濟增長和傳統文化傳承負責,保持體育旅游資源健康、可持續利用,應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三者并重。
4、區域聯合,集團化經營
旅游業自身具有很強的分工與協作的特性,旅游活動就是要促進人們跨區域交流,其生產與消費的時空統一性需要生產者與消費者協調配合。可以把某一區域內的體育旅游資源整體規劃,區域聯合,統籌安排,避免簡單重復建設。借鑒已有的經驗、把握市場需求,開發出適合市場需求、特色突出的項目和產品。以河南省的武術旅游開發為例。少林拳和太極拳是河南省體育人文旅游優勢資源,它們的發源地嵩山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相距不遠,可以利用“兩拳”的國內外知名度,以少林寺、陳家溝觀光及參與少林拳、太極拳運動為主線,結合嵩山、云臺山、陳家溝等旅游景點,采取以體育旅游為主的區域聯合、集團化經營。
5、注重體育旅游文化底蘊,加強宣傳
旅游企業經營的是文化,銷售的也是文化,客人購買旅游商品實際上就是購買文化、享受文化、消費文化。體育旅游業要強化體育旅游產品的質量,充分表現文化的內涵,提升服務頗品質,加強行業內的信息交流。體育旅游產品促銷要在做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細分市場,根據性別、年齡、職業等確定不同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進行目的指向比較明確的宣傳。體育旅游人群年輕化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在體育旅游產品的促銷宣傳中要開發多種形式的網絡宣傳,逐漸增加體育旅游電子商務的應用。
6、培養體育旅游專門人才
國家綜合實力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體育旅游發展同樣需要加強人才的培養和應用,增加競爭實力。體育旅游專業性強,部分體育旅游產品危險性大,對服務設施的科技含量、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非常嚴格。體育旅游的組織者、旅游服務的提供者也都要經過相應的專業訓練才能上崗工作。在體育旅游人才的培養上,可在綜合實力強的體育學院、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學院開辦體育旅游專業或舉辦短期的體育旅游業務培訓;在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職業高中開辦體育旅游相關課程;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通過社會辦學、校企聯合辦學等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培養高素質的體育旅游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