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公共管理中媒體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現代媒體對于公共管理起到了很大作用,本文從媒體對于公共管理的直接作用與間接作用進行論述,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并就新媒體環境下如何促進公共管理提出建議,希望為讀者提供思考方向。
[關鍵詞]公共管理;媒體作用;作用分析
一、公共管理中媒體的直接作用
1.現代新媒體的優勢
在我國,依托媒體進行公共管理信息的傳遞由來已久。傳統媒體包括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政府通過這些媒體傳遞公共信息與政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傳統媒體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傳統媒體的覆蓋范圍有限,民眾想要獲取信息需要一定的成本,在一些偏遠地區或者貧困地區,想要實現全面覆蓋有難度。其次,傳統媒體傳遞信息時都有固定的時間,錯過以后就無法再次獲取,限制了民眾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現代媒體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平臺為基礎,信息都是在一個虛擬的平臺中傳遞,十分簡單快捷。這意味著,只要有網絡就有信息,可以說,現代媒體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民眾可以隨時隨地獲取信息。
2.媒體為公眾參與公共管理提供平臺
在新媒體為民眾提供參與公共管理平臺之前,公眾參與公共管理的途徑屈指可數,僅有人大、政協和上訪,這三種方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現代媒體借助網絡平臺,讓普通民眾就公共管理發表意見已成為現實,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媒體軟件的終端發表自己的看法,相關部門也可以及時搜集民眾意見,這些意見包含了各階層、各民族、各年齡段群眾的所思所想,保證了信息的有效性。另外,民眾參與公共管理的權利得到保障,也可以加強對各行政部門的監督,使政府工作更透明。
3.案例分析
(1)關于“國慶高速公路免費”信息的傳遞
國家于2012年國慶假期前幾天了“國慶假日期間,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收過路費”的消息,各大網站首頁及微博熱搜區域等均及時傳播了此消息。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當年國慶假期各大旅游景點以及大城市的人流變化情況均有大幅變動,致使旅游經濟增長,這是媒體對國家政策積極傳遞的效果。此政策不到兩周,通過媒體的全方位傳遞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不難看出媒體在傳遞公共政策方面的及時性和廣泛性。通過微博等媒體平臺上的轉發和留言,民眾也可以進行充分互動。另外,通過智能手機傳播公共信息,也成為政府用來傳遞災難預警信息的重要手段。如2012年7月22日,北京遇到了特大暴雨,政府及時預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微笑哥”事件
2012年8月26日,陜西延安發生了一起舉國震驚的特大交通事故,該事故最終查明36人遇難。第二天,有網友意外發現在一張事故現場圖片中,有一個當地官員在微笑,這張照片在微博等媒體平臺迅速流傳,此官員的舉動引發民眾的強烈不滿。最終,這位被稱為“微笑哥”的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由于“微笑哥”在現場的不當表現,不滿的民眾揭露出這位局長的更多秘密:細心的網友發現楊局長曾在5個不同的場合分別佩戴了5款名表,價格超過20萬,民眾關注的焦點于是轉移到“微笑哥”的個人作風問題。雖然楊局長曾試圖在微博上進行澄清和解釋,但他作解釋時說的“通過合法收入購買的僅有的5塊手表”被網友貼出照片證明起碼有10塊以上。面對這種災難事故,作為公共管理者,我們不要求楊局長自責和愧疚,更不需要淚流滿面等夸張的表現,但面對尸骨未寒的遇難者,至少應該保持對死者應有的尊重。“微笑哥”事件是一起公眾通過媒體參與政府職能監督的公共管理案例,在這起案例中,媒體不僅起到了傳遞信息的作用,還為民眾監督政府職能提供平臺。
二、公共管理中媒體的間接作用
1.媒體提供正確的價值
引導現代媒體提供的平臺不僅可以發表個人意見,還能讓公眾思想形成碰撞。在新媒體的作用下,不同個體的不同觀念在同一引導下逐步走向融合,便于大家吸取大眾智慧,使民眾對社會現狀有更直觀與準確的認識,可以說,媒體對于大眾正確的價值導向起了很大作用。
2.媒體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由于現代媒體涉及領域廣泛,因此在各個領域都可能出現一些引起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比如前段時間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近期發射成功的“天宮二號”等。這些不同類型的話題能引起大量關注,通過在媒體平臺上的一些互動交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解讀方式。豐富的互動也在媒體平臺上形成新的思想文化陣地,雖然就同一事件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有人褒獎有人貶低,但媒體包羅萬象的特點使這塊新的思想文化陣地呈現出一種自由平等的氛圍,有利于良好文化氛圍的創設。
3.媒體包含更多正能量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隨時受到不同信息的影響,一條正能量滿滿的新聞可能為我們提供一些精神指引,但同樣,一條充斥著負能量的消息也可能影響我們一天的狀態,因此,媒體在傳遞信息時通過大量正能量的傳輸,可以對公民思想品格、精神道德等方面進行正確引導,間接為公共管理減輕壓力。
4.案例分析
2016年7月12日,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出結果了,我方對結果不承認不接受。7月12日當天,我國眾多媒體平臺都在進行實時轉播,為廣大民眾傳遞消息并進行正確引導。在這次事件中,第一階段體現的是媒體所提供的愛國精神正能量,體現了公眾通過媒體參與到公共管理中來。在媒體的宣揚下,民眾的愛國熱情得到激發。第二階段,也就是所謂的“仲裁”結果出爐后,媒體對民眾的情緒進行理性引導,宣明我國政府的堅決態度,使大家理性對待這一事件。
三、新媒體環境下促進我國公共管理的建議
1.推進公共管理信息公開
雖然我國政府為了更好地進行公共管理一直在努力,但現階段政府信息公開還做得不到位,很多理應公開的信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及時公開,這不僅增加了政府的神秘感,也拉開了政府與群眾的距離,這種距離漸漸演變成謠言產生的溫床。因此政府應當重視信息的公開與透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
2.改變信息公開方式
信息公開也是一門學問,在注重新媒體促進公共管理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信息公開的方式,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其中最需要重視的是,當遇到重大事件或敏感問題時,進行信息公開時的時機、用詞、與公眾的溝通方式都需要十分謹慎,以保證信息的公信力。
3.建立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
現階段政府信息公開仍不夠全面,雖然對一些腐敗事件百姓可以通過媒體曝光了解,但信息還不夠完全透明。缺乏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對公共管理來說是一種障礙,長此以往容易失去民眾的信任。為進一步做到政府工作透明化,應建立信息公開的長效機制。
4.完善政府網站的服務功能
隨著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政府網站建設越來越受重視,但現在存在的問題是,有一些政府網站信息過于形式化,內容空洞,通過網站可以為民眾解決問題的政府部門也很少,這都影響政府網站的發展。因此,政府應當重視網站服務功能的建設,讓政府網站真正為民眾提供便利,方便政府部門收集民意,提高工作效率。
5.擴大公眾參與度,推動自治管理
在新媒體環境下,民眾參與公共管理的熱情越來越高,政府應當相信群眾智慧,采用民眾的建議,推動自治管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只有充分了解民意,政府決策才會更合理、更科學,實施起來才會更有執行力。
6.堅持依法治理,保證司法公正
網絡是把雙刃劍,媒體平臺在宣揚正能量、及時進行信息傳遞的同時,一些負面消息也無可避免地出現在公眾眼前,會對政府形象造成惡劣影響,也會影響法律權威。因此,政府要重視自身形象塑造,從領導干部做起,依法行政,完善法治政府建設。同時,司法機關也應該保證司法公正,營造透明的司法環境,讓民眾自覺遵法守法。(作者單位: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參考文獻
[1]邱國榮.公共管理中的媒體作用和政策分析[J].當代電視,2009(1).
[2]覃宇.公共管理視域下的新媒體功能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
[3]王希忠.媒體在公共政策過程中的作用與局限[D].山東大學,2010.
作者:徐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