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氣資源論文:盆地區帶油氣地形特點及勘測力透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饒軼群單位:中石化華東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Waipogah盆地沉積特征
盆地主要發育古新統至更新統地層,厚達10km(圖2)。Auwewa組為一套石灰巖沉積,夾有火成巖。Darante組為一套石灰巖與頁巖、次火山巖互層沉積。Makats組是一套礫巖、砂巖、粉砂巖和泥巖沉積。
Mamberamo組總體上為巨厚的海退系列(2~5km),可進一步分為兩個海進—海退序列。Mamberamo組從下到上可劃分為B、C、D、E4段。Mamberamo組B、C段下部為深海濁積扇沉積,中部為半深海水下扇沉積,上部為淺海三角洲沉積。D、E段沉積特征與B、C段類似,也為海進—海退沉積序列。Koekoendoeri組為沖積扇沉積。
A區塊石油地質特征
A區塊位于Waipogah盆地中部(圖1),區塊面積較大,勘探始于20世紀50年代。目前為止,總體上勘探程度低。
1烴源巖特征
Waipogah盆地發育多套以暗色泥巖、泥灰巖、石灰巖為主的烴源層。根據A區塊鉆井和野外地質剖面采樣分析,區塊的烴源巖主要包括Mamberamo組泥巖,Darante組石灰巖、泥巖和Makats組泥巖。
Mamberamo組干酪根主要為Ⅲ型,按有機質含量可分為3段。上帶(E段)總有機碳含量高,具很好—好的生油能力;中—下帶(D、C和B段)總體上總有機碳含量低,生烴能力差。Mamberamo組烴源巖總體上尚處于低成熟—未成熟階段,局部進入成熟階段。Makats組泥巖總有機碳含量高,以產氣和凝析油為主。Darante組烴源巖埋深較大(一般大于6000m),處于較高的演化階段,已進入生氣階段。區域上烴源巖的分布受沉積中心的控制,優質烴源巖主要分布在Waropen凹陷和南部凹陷。
2儲層特征
A區塊主要發育濁積砂巖、河流—三角洲砂巖和礁灰巖3類儲層。
2.1濁積砂巖儲層
Makats組和Mamberamo組(B、C段)儲層為深海濁積扇和半深海水下扇碎屑巖。儲層孔隙度中等—好,滲透率低—中等,通常分選差。
2.2河流—三角洲砂巖儲層
Mamberamo組D段和E段在鉆井和野外露頭都含褐煤和煤,為河流—三角洲相碎屑巖。砂巖孔隙度好,為21%~27%,滲透率中等—好,分選好。
2.3礁灰巖儲層
主要為淺海礁灰巖,發育有生物模孔,是良好的儲層。孔隙度為12%~35%,滲透率為33~1914mD。
3蓋層特征
A區塊主要區域性蓋層是Mamberamo組D段上部泥巖,泥巖厚度為300~400m,是覆蓋全區的良好蓋層。Mamberamo組各段中的泥頁巖也是良好的蓋層。
4圈閉特征
A區塊圈閉類型豐富,主要發育構造圈閉、地層圈閉和巖性圈閉。
4.1構造圈閉
構造圈閉類型主要有背斜、斷鼻及斷塊,其中背斜圈閉有基底背斜、披覆背斜、底辟背斜幾種。以披覆背斜為例,油氣一次運移到輸導層,然后二次運移。在地層壓力差和浮力作用下,油氣從低部位向背斜所處的高部位運移聚集,在區內良好蓋層條件下,油氣得以保存成藏。此類油氣藏類型區塊已有發現。A區塊內底辟構造十分發育,底辟上拱造成其上覆地層成背斜圈閉。此類圈閉的優點是圈閉形態好,烴源條件好。
區塊斷鼻與斷塊圈閉數量多,這類圈閉能否成藏除受運聚條件和保存條件控制外,最重要的是斷層側向封堵條件。A區塊中的重點圈閉A為背斜圈閉。圈閉A目的層埋深淺,構造形態簡單,圈閉面積大,天然氣資源量大,達2571×108m3。重點圈閉B是由泥巖底辟形成的背斜圈閉,走向東西,發育西部和東部兩個局部高點。圈閉面積為66km2,高點埋深為1900m,閉合幅度為350m,天然氣資源量為2203×108m3。
4.2地層圈閉和巖性圈閉
從A區塊所處的構造位置看,區塊內濁積砂巖十分發育,但受鉆井和地震資料限制,現在未能有效識別。巖性圈閉中砂巖處于大套泥巖中,油氣從烴源巖直接向砂巖充注。由于研究區大部分地層都超覆在變質巖基底之上,十分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擋的地層圈閉。雖然目前未能大量發現此類圈閉,但其勘探前景良好。
5成藏組合
Waipogah盆地主要發育上部、中部、下部3套成藏組合(圖2)。
5.1下部成藏組合
下部成藏組合包括Darante組和Makats組。Darante組石灰巖、泥巖和Makats組泥巖為烴源巖,Darante組石灰巖為儲層,Makats組泥巖為蓋層。這套組合埋深大,烴源巖條件好,是有勘探潛力的成藏組合。但在A區塊北部Niengo低隆,Darante組和Makats組地層被剝蝕。
5.2中部成藏組合
中部成藏組合包括Mamberamo組B、C、D段。Mamberamo組B、C、D段泥巖為烴源巖,Mamberamo組B、C、D段石灰巖和砂巖為儲層。Mamberamo組D段上部泥巖為區域性蓋層,此外,Mamberamo組各互層段的泥巖也可作為蓋層。
5.3上部成藏組合
上部成藏組合包括Mamberamo組E段及Koekoendoeri組。Koekoendoeri組地層分布局限,且埋藏淺。Mamberamo組E段的泥巖為烴源巖,儲層是E段和Koekoendoeri組砂層。該組合儲層條件良好,蓋層條件一般。
6有利成藏區帶
依據資源估算狀況、油氣顯示情況、構造改造程度、目的層埋藏深度等主客觀因素,A區塊有利成藏區帶可劃分為北部區帶、中部區帶和南部區帶。
6.1北部區帶
北部區帶油氣總資源量最大。北部已發現多個背斜構造,且面積大。其中兩個背斜構造已實施鉆探。A背斜構造鉆井鉆遇氣層,測試獲得高產氣流,砂巖累計厚度為340m,有效厚度為100m,砂巖平均孔隙度為25%。B背斜構造鉆井過程中,氣顯示活躍,測試獲氣流。
6.2中部區帶
中部區帶油氣總資源量最小。中部的斷裂構造帶為有利構造帶,該區未實施鉆井。受斷裂帶的影響,該區地震資料品質差,解釋難度大。但該構造帶預測發育構造圈閉,且深大斷裂及次生斷裂起到油氣運移通道作用,是有利的油氣區帶。
6.3南部區帶
南部區帶油氣總資源量位居第二。該區已發現一東西走向的大型背斜構造,已實施鉆井A井、B井兩口,鉆遇強烈天然氣流,最后都因工程原因未測試。該背斜構造以南的廣大區域受南部沖斷帶影響,地下情況復雜,可尋找推覆構造氣藏。鉆井揭示,南部區帶Mamberamo組E段和Mamberamo組D段儲層總體上不發育,E段的儲層較D段發育。A井有效儲層為55m,B井有效儲層為118m。儲層橫向變化不大,連續性較好。
勘探潛力分析
A區塊多處地面見油苗顯示,鉆井油氣顯示活躍,測試獲得工業氣流。地質研究證實A區塊生儲蓋配置好,油氣勘探前景好。但因地面條件復雜,作業成本極高,勘探程度低。A區北部區帶位于北部烴源巖發育區,儲層發育;圈閉類型有利,圈閉面積大,目的層埋藏適中;鉆井鉆遇油氣層,測試獲高產氣流,而且總資源量最大。南部區帶位于南部生烴中心,儲層較發育,區帶總資源量較大,鉆井過程中頻繁見強烈氣侵。中部區帶斷裂發育,油氣運移條件好;但地震資料品質差,現未發現有利勘探目標。綜上所述,北部區帶是A區塊內最具勘探潛力的區帶。圈閉類型中,地層和巖性圈閉最具勘探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