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超深基坑支護質量控制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建設用地變得緊俏起來,建筑物基礎埋深越來越大,超深基坑支護體系應運而生,支護質量直接影響了建設期間地基與基礎工程的施工安全。只有嚴格要求,嚴把支護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才能為地基與基礎施工創造安全的施工環境。
關鍵詞:超深基坑支護;質量控制
城市新建建筑物在逐步向‘高、大、精、深’層次發展,超深基坑已成為主流趨勢,同時涌現出了大量施工場地狹小,地下水位淺,基坑周圍有密集的建筑物、管線,靠近交通主干道的工程建設項目。為了保證既有建筑物、管線、道路的安全不受影響,又要創造安全的施工環境,合理的深基坑支護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重點介紹擋土隔水的灌注樁-止水帷幕復合支護,包括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排樁、水泥土止水帷幕、預應力錨索等重要工序,質量控制要點介紹如下:
1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排樁施工
混凝土灌注樁工藝流程為測放樁位→旋挖鉆機就位對點→成孔→鋼筋籠制作→鋼筋籠吊裝→導管安裝→商品混凝土灌注→導管拆除。施工主要質量控制點包括:成孔、鋼筋籠制作與吊放、澆筑混凝土。(1)成孔成孔時宜采用化學泥漿或膨潤土泥漿護壁。成孔前由項目部技術人員進行樁位點自然地坪水準測量,根據樁長計算出每個樁的成孔深度,記錄并告知鉆孔班組。成孔前由項目部技術人員反復校對樁位,保證鉆頭對準樁位點中心且鉆桿垂直。成孔宜采取間隔成孔的施工順序,并應在混凝土終凝后再進行相鄰護坡樁的成孔施工。鉆至設計深度后由項目部技術人員進行驗收,并上報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安裝鋼筋籠的施工。技術人員應做好鉆孔現場施工記錄,記錄必須與實際工序同步、真實、完整。成孔質量檢驗標準:孔深允許偏差+300mm,孔徑允許偏差+50mm,垂直度允許偏差<1%,沉渣厚度≦150mm。(2)鋼筋籠制作與吊放鋼筋籠制作時將支撐架按2.0~3.0m的間距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將配好定長的主筋平直放在支撐架上進行焊接。加強筋按設計要求套入焊接好的主筋,保持與主筋垂直,點焊牢固。將螺旋箍筋按規定間距環繞,采用梅花式點焊固定在主筋上。鋼筋籠制作時必須按照構造要求焊接‘船’型保護層鋼筋,保證鋼筋籠不直接接觸孔壁。鋼筋籠入孔時應對準孔位,保持籠體垂直,要輕放、慢放,防止籠體和孔壁磨擦,嚴禁提高猛落強制下入。下放鋼筋籠前由項目部技術人員用水準儀測量孔口標高,計算出需要制作的吊環長度,告知焊接工,嚴格控制鋼筋籠的籠頂標高。(3)澆筑混凝土灌注前導管底口必須提離孔底300~500mm,保證首次混凝土一次性埋底管不少于0.8m,其后正常埋管深度不得小于2.0m,最大埋深不得超過5.0m,一次拔管不得超過2節(5m),拔管前要準確測量和計算出導管埋深,確定本次拔管長度。為防止鋼筋籠上浮現象的發生,應在水下混凝土接觸到鋼筋籠時保持較大的導管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混凝土頂面應超過設計樁頂標高0.5m,以保證鑿除浮漿后的樁頂混凝土質量滿足設計要求[1]。
2水泥土止水帷幕施工
水泥土止水帷幕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主要質量控制點包括:鉆孔、試噴、高壓旋噴灌漿。(1)鉆孔根據現場放線移動高壓旋噴鉆機,使鉆桿頭對準孔位中心,同時為保證鉆機達到設計要求的垂直度,鉆機就為后必須水平校正,使其鉆桿軸線,垂直對準鉆孔中心位置,保證鉆孔的垂直度不超過1%。若因地層原因導致孔內塌孔,則用巖芯鉆機進行引孔。引孔后再進行噴射水泥漿。(2)試噴引孔鉆好后,插入旋噴管,進行試噴,確定施工技術參數。注漿材料選用強度等級為32.5R的水泥,水泥漿水灰比為0.9至1.1。(3)高壓旋噴灌漿旋噴前檢查高壓設備和管路系統,其壓力和流量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注漿管及噴嘴內不得有任何雜物。注漿管接頭的密封圈必須良好。當注漿管貫入土中,噴嘴達到設計標高時,即可按照確定的施工參數噴射注漿,噴射時應先達到預定的噴射壓力,量正常后再逐漸提升注漿管,由下而上連續旋噴注漿。每次旋噴時,均應先噴漿,后旋轉和提升,以防止漿管扭斷。配制水泥漿時,水灰比要求按設計規定,不得隨意更改,在噴漿過程中應防止水泥漿沉淀,使濃度降低[2]。每次投料后拌合時間不得少于3min,待壓漿前將漿液倒入集料斗中。水泥漿應隨拌隨用。當提升至設計樁頂下1.0m深度時,放慢提升速度至設計高程。噴射作業結束后,用冒出漿液回灌到孔內,直至不下沉為止。
3預應力錨索施工
護坡樁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錨索施工,上一層錨索張拉鎖定后,進行下一層錨索施工。錨索施工流程為土方開挖→坡面修整→放線定孔位→鉆機就位→校正孔位、調整角度→鉆進成孔→制作錨索→安裝錨索→注漿→制作鋼腰梁→安裝三角托架→安裝鋼腰梁、錨具→張拉鎖定。主要質量控制點包括:鉆孔、錨索制作安裝、注漿、張拉鎖定。(1)鉆孔鉆機就位后,對準孔位,調整好角度,后方可開鉆。同一區段同一層錨索成孔位置必須保持水平一條線。鉆進過程中如遇到特殊情況,如附近樓的基礎或地下不明障礙物等,暫停作業,組織技術人員探明情況,商議方案,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繼續鉆進或移至下一個孔位另行開鉆[3]。鉆孔至設計深度后,由項目部技術人員進行驗收,并上報監理單位驗收合格方可進行下一個孔的鉆孔作業。(2)錨索制作安裝制作錨索時,單根鋼絞線下料長度誤差不得大于50mm,必須保證錨索長度(包含1.3m預留長度),錨固段每2m設置一個擴張定位件,錨索底部安裝導向帽,導向冒用鋼管加工[4]。錨索自由段制作時,先對鋼絞線進行除污、除銹、涂黃油,再在每根鋼絞線外套塑料軟管,錨固段與自由段交界處用環氧樹脂密封。安裝錨索時注漿管與錨索同時進入錨索孔,且保證其安裝深度,孔口外預留1.3m長錨索。(3)注漿錨索安裝完成后,及時進行注漿。錨索孔內注水泥漿,水灰比為0.5。注漿時從孔底由內向外,注漿過程中不得將注漿管拔離漿面。當漿液從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漿,待液面下降后及時進行二次補漿,多次補漿直至水泥漿液硬化后滿足錨固段長度。(4)張拉鎖定待錨固體達到15MPa或75%設計強度后方可張拉,具體張拉時間以同條件試塊判定為準。張拉時先將單根鋼絞線預張拉緊,再將3根整體預張拉,張拉到鎖定值的30%,然后壓力清零,重新張拉,平緩加載,不得加載過快導致錨頭位移不穩定[5]。張拉時對于一段整體鋼腰梁上的錨索,先張拉兩頭,再間隔張拉其余錨索,避免連續張拉對鄰近已張拉的錨索造成預應力損失過大。
4結語
灌注樁-止水帷幕復合支護結構,發揮了灌注樁及預應力錨固體抵抗土方邊坡側向抗力的優勢,止水帷幕將基坑內外阻隔最大限度保證了坑外地下水的平衡,兩者復合達到了擋土抗水、保護周邊環境的突出效果,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忠苗主編《樁基工程》.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高壓噴射注漿技術與應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08。
[3]《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06。
[4]姜少濤主編《預應力錨索框架梁在邊坡支護中的綜合應用研究》.安徽工業大學,2012。
[5]周北主編《預應力錨索抗滑樁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研究》.湖南大學,2006。
作者:楊亞東 單位:陜西建工第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