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舊工業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設計再利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21世紀以來工業社會的衰落,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城市進入了以創新和改造再利用為主的發展階段。大量工業企業已遷出城市,導致城市廢棄或閑置了大量舊工業建筑。舊工業建筑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見證了一座城市的工業文明的發展。在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設計師們意識到舊工業建筑的發展潛力巨大。本文從室內環境設計的角度出發,在滿足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條件下,繼續延續舊工業建筑獨特的歷史信息,賦予其新的功能和活力,實現再利用的價值。
1當前國內舊工業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與再利用現狀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許多工業建筑在功能形式上與現代社會發展不符;新的商業模式建筑的發展,導致大量舊工業建筑閑置甚至需要被拆除。這樣不僅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影響城市環境,更造成了城市土地資源的浪費,不符合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隨著大量舊工業建筑被拆除,城市發展的歷史逐漸被切斷,長期培育的社區文化和人文情懷也將在拆建中消失。吳良柱先生曾經說過:“文化是歷史的沉淀,留在建筑物中,融入生活。”舊工業建筑凝聚了城市工業化發展的建筑文化,是城市潛在的文化資源。它的改造和使用有助于維護當地人民的身份感。當然,中國也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如北京798藝術區、北京B+汽車服務體驗中心、香港AMMO餐廳、深圳OCTA藝術基地等。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和利用是我們的進口產品,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舊建筑改造文化到現在,其發展還不夠成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研究水平還處于起步階段。
2舊工業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設計與再利用的價值
2.1社會經濟價值
通常,建筑結構的成本約為其總成本的1/3。在原有基礎結構設計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內外部更新改造可以節省大量資金,相比新建筑而言,其能減少開發商的初期投資,如拆遷費用等。與新建筑相比,舊工業建筑的改造體現了施工周期短,節約成本和效益高的優點。
2.2可持續性發展研究價值
舊工業建筑的維護和拆除工程,必將對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城市中更新舊工業建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從目前國內的環境現狀可以看出,各地的建筑工地使耕地面積減少,并且惡化了環境。因此,舊工業建筑采用“創新改造—再利用”的模式,將延長舊工業建筑的使用壽命,保證舊其使用價值。
2.3城市文脈價值
舊工業建筑可以成為城市的象征,承載城市的文化。城市舊工業建筑具有反映城市發展的區域特征,是一個城市或者地區歷史悠久的見證。舊工業建筑可以表達特定時代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氛圍,是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2.4藝術情感價值
舊工業建筑藝術的價值體現在建筑的移情效應上,它可以反映人們的情感。城市中的舊工業建筑可以表達城市歷史變遷的發展和延續,給人以精神上的安慰。城市舊工業建筑的改造也是尋根的過程,這種空間和時間取向一致性構成了人們生活空間的基本格局。對城市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在保持為承運人類建設而形成的生命形態的同時,也使城市發展連貫。
3舊工業建筑室內空間改造設計與再利用的方法
3.1空間使用功能的置換或改變
空間和功能轉換是指找到與空間要求大致相同的功能,對其進行歷史保護和有機更新。這種方式既可以實現舊工業建筑空間的動態保護,又可以使它擁有新的商業功能和社會價值,體現其兼容性。具體的主要方法是不增加或減少原有建筑物的整體結構,只進行必要的加固,修復受損部位,改善和更新原有建筑物的交通流線、開窗方式和垂直交通。最常見的是將大型工廠建筑改造成劇院、禮堂、博物館、超市等。
3.2空間形態的調整或重構
改變原始建筑室內空間是根據新的使用功能,重新調整或者重建內部空間。舊工業建筑,特別是單層建筑,具有較大的跨度和柱間距,為改造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但是在改造過程中,單層建筑的空間特征往往受到原始舊建筑內部的設計和功能的影響。舊工業建筑的空間通常是相互作用且流動性小的、矩形式的封閉空間,形式單一簡單。在這方面,在舊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的重建中,必須將原有的內部舊結構進行調整或重構,改變傳統單一的空間形式,最大化地使內部空間起到相互作用,最大化地利用空間。
3.3裝飾美化空間
舊工業建筑的老化主要是室內外建筑材料長時間沒有進行及時維護或者人為破壞造成的,整體建筑在視覺上使人產生了一定的距離感和破敗感。所以如何在舊工業建筑改造設計中,改善和美化舊工業建筑的整體形象,使舊工業建筑重新擁有良好的視覺外觀感受,也是舊工業建筑改造設計的一種方式。直接有效的方式即可以對舊工業建筑的外表皮使用涂料或者翻新的方法,重新裝飾設計。室內空間可以通過藝術色彩搭配的方法,將室內的墻體結構、管道設備等進行視覺上的更新修復,達到美化舊工業建筑的最終目的。
3.4打造空間生態環境
現代城市中的人們越來越渴望回歸自然,因此可以將一些自然元素引入建筑空間,讓舊工業建筑的生活環境可以得到改善。例如用設計園林的方法,使材料組織、分離和引導室內空間,再通過適當的綠化功能,覆蓋和裝飾原有的建筑結構。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也是室內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因素。
4結語
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和改造創新提出了一種新的建筑概念,即建筑不再被認為是一種靜態的、不可改變的非生命體,而是一種具有概念性和歷史性的代謝形式的生命。從這個角度來看,當轉型完成時,它就是新生命的開始,并且需要不斷更新和改進,振興和恢復利用其價值,并讓其擁有活力,直到生命的整個過程完成。
參考文獻:
[1]肯尼斯,鮑威爾.舊建筑的改造與重建[M].大連理工出版社,2001.
[2]胡錚.基于場所精神的老舊建筑改造與更新[D].天津大學建筑學院,2013.
[3]李慧慧.我國舊工業建筑再利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08.
[4]王建國.后工業時代產業建筑遺產保護更新[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5]劉廣,劉黎慧,王建芯.面向展覽建筑的舊工業建筑內部空間更新模式研究[J].福建建筑,2011(4):20-25.
作者:張愛研 張雨薇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