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湖岸施工困難及解決之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園林湖岸工程技術指標
造山、理水是中國自然山水園的主要手法。即便是在園林藝術發展高速的今天,林林總總的各式園林景觀也依然因水而活。在城市公共園林中布置水系與水景更加為城市的環境改善帶來了諸多的益處。
而園林水景工程有著獨特的技術要求,特別是在城市中布置水系,出于安全性、美觀性等各方面的考慮,要為各段水體確定一些水工控制數據。如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常水位、水容量、橋涵過水量、流速等,使園林內水體務必完成城市水系規劃所賦予的功能[1]。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水系與城市公共園林共用的景觀湖泊部分,不能簡單的進行水工處理,還要從園林景觀、游人參與安全度的方面去設計與施工。
1.1破壞湖岸各部分的主要因素
湖岸(駁岸)可分為以下幾部分:
湖底地基直接坐落在不透水的堅實地基上是最理想的。常水位至湖底部分處于常年被淹沒狀態。其主要破壞因素是湖水浸滲。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則因水滲入駁岸內,凍脹后使駁岸斷裂。湖面冰凍,凍脹力作用于常水位以下駁岸,使常水位以上的駁岸向水面方向位移。而岸邊地面冰凍產生的凍脹力也將常水位以上駁岸向水面方向推動。
常水位至最高水位這部分駁岸則經受周期性淹沒,隨水位上下的變化也形成沖刷。如果不設駁岸,岸土便被沖落。如水位變化頻繁則也使駁岸受沖蝕破壞。
最高水位以上不被淹沒的部分,主要是浪擊、日曬和風化剝蝕。駁岸頂部則可能因超重荷載和地面水的沖刷遭到破壞。
1.2駁岸平面位置與岸頂高程的確定
城市水系中園林內部駁岸應根據湖體施工設計確定駁岸位置。在平面圖上以常水位線顯示水面位置,整形式駁岸岸頂寬度一般為30cm~50cm。岸頂高程應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以保證湖水不致因風浪拍岸而涌入岸邊陸地面。因此,高程應根據當地風浪拍擊駁岸的實際情況而定。
2北方城市中心公共園林湖岸工程設計特殊性分析
北方城市四季變化鮮明,冷熱溫差相對南方要大一些。因大部分北方城市遠離海洋及河流,受風浪天氣影響較少,城市中園林水景主要靠水庫蓄水供給,一些小型水景還可能采用自來水。這些氣候水文特征都為北方城市園林水景設計帶來了一些特殊的技術要求。
2.1北岸與西岸的加固與防滲
由于大部分的北方城市冬季季風都以西北風向為主,加之漫長的寒冷低溫天氣,使得北向與西向的湖岸受凍脹壓力較大。如不做好防滲,會有湖水滲入岸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勢必會對湖岸造成致命的損傷,影響美觀與安全。
2.2湖岸的斜面設計
北方城市氣候寒冷,冰凍時間較長,一般要從前一年的11月中旬一直延續到次年的4月初。同時,在此期間內,冬至之后最為寒冷的時間段,湖水凍脹的程度更為強烈。因此,湖岸時刻與水面垂直,可有1∶10的傾斜,每間隔15cm設,以適應因氣溫變化造成的熱脹冷縮[1]。
2.3親水湖岸的設計
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共園林所設計的湖面水景,不僅是為園林藝術服務,更應滿足城市居民游水、戲水、親水的需求與渴望。因此,湖岸的設計不能僅僅從安全性與美觀性出發,還要將人性的需求考慮進去,設計一些親水駁岸為游客提供親近水面的機會[1]。
3案例分析
3.1案例概況
本案例是位于一座北方內陸城市中心的公共園林。該公園建于2003年,位于城西水系之中。這條水系承擔著從北到南,五個大中型公園的景觀湖水的補給任務,一年要完成3次~4次補水任務。而這一公園正是這五個公園中的其中一個。公園位于居民區中間,面積較小只有4.8萬m2,湖水面積1.5萬m2。湖水常水位為1.5m,最高水位2.5m。湖岸緊鄰公園主要園路,駁岸設計為直立欄桿式,無親水平臺或自然式駁岸。主園路是周邊居民慢跑鍛煉的主要路段,游客量為年均6萬人(見圖1)。
3.2設計技術問題及解決途徑
建設初期,一方面考慮到北方城市地下水位較低等因素,該湖岸只做了簡單的防滲;另一方面,公園為社區性小游園,考慮到游人安全及補水需要,湖岸做成了直立欄桿式。
雖然,自公園建園以來,公園周邊地下水位有所上漲并且產生了一定的生態效益。但是,湖水凍脹對駁岸的損傷也是相當嚴重的(見圖2,圖3),以至于近幾年來形成了屢修屢破的惡性循環。同時,湖岸周邊的主園路也受到牽連,產生了裂縫、凹陷、翻漿、啃邊等病害,并呈逐年嚴重的趨勢(見圖4,圖5)。
此外受到牽連的還有周邊綠地,綠地地下水位逐年上漲,加劇了土壤鹽堿化進程,惡化了植物生長基址,植物長勢逐年退化,園林植物每年損失不小,景觀水平也難以提升。
這些工程問題不僅使水源受到了不必要的損失,也為公園管理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和浪費。
因此修繕和重建北方城市中心公園湖岸的工程技術要在做好常規駁岸設計的同時,還要因地制宜,針對周邊環境實際情況,做好駁岸北岸與西岸的防滲設計,駁岸斜立面的合理設計。此外,還應在部分駁岸處,參考安全因素打開一段做好親水湖岸的設計,為城市居民提供親水的機會,充分完成好城市公共園林的職能。
4結語
在全球倡導環保的今天,任何的物質資源對于人類來說都是值得珍惜與節約的。從我們的案例來看,作為園林工作者,只有將工程技術結合實際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工程方案才能為日后的使用與管理帶來便捷與節約,使公園管理真正走向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