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采礦工程專業課教課的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方法模式化、缺乏創新性
采礦工程專業課程知識門類較多、范圍較廣,僅在短時間內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是很難使學生全部掌握如此繁多復雜的專業課程的。另一方面,為了滿足“厚基礎寬口徑”的辦學要求,各高校普遍壓縮專業課程,致使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程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此外,現有教學方法創新性不強,缺少教學互動,不符合現代教學的理念,很難達到預期目標。
雖然工程實踐性教學是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但目前采礦工程專業大學生實踐性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培養方案不能適應新時期企業發展的需要”“、實踐教學經費明顯不足”“、實習部分流于形式,實習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等方面。因此,采礦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培養仍局限于課堂講授,導致了教學環境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2提高采礦工程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2.1選用合理的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教材
教材,是聯系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學關系的重要“紐帶”,如何選擇一本合理的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好教材就成了實現課堂預期教學目的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根本保障。筆者認為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至少滿足以下幾點要求:a.適合學生現有基礎,這不僅僅關系到所教授給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互動效果;b.所選教材必須是比較新的,否則授予學生的知識在課程結束后就過時了,導致學生的努力成為枉然,其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熱情必將大打折扣;c.應有一定的理論體系和內在聯系,不應力求面面俱到,甚至成了工具書。當然,對于大學專業課程的教學而言,合理選擇并使用教材不是一勞永逸的,應該以專業知識為本位,恰如其分地向外延伸,通過不斷總結積累和開拓創新,達到實踐創新和提高能力的綜合性教學目的。
2.2采用靈活創新的教學方法
2.2.1合理整合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隨著我國采礦行業數字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程度的提升,礦山安全環保的要求及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對礦業人才培養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教學材料和方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而現代教學手段具有表現力強、信息量大、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等諸多優點,如何將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合理整合利用,使其相輔相成,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眾所周知,采礦工程專業課程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即對礦山各實體與工程視圖之間的一種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時,由于學生缺乏現場認識,而課本文字描述比較枯燥,平面投影視圖比較呆板,致使學生難以想出礦山巷道的形狀結構和空間關系。這時如果將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合理整合,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于一體,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更以其信息量大、內容豐富多彩、交互性強等優點,表達出傳統教學手段語言不易描述的現象和規律,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2.2巧用計算機技術構建虛擬礦井環境近年來,虛擬樣機技術在工業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得到飛速發展,它將CAD建模技術、協同工作技術、設計過程管理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基于圖形的用戶界面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等集成起來,形成的一個能夠反映實際產品外觀、空間關系以及運動學和動力學特性的三維可視化技術。因此,如能夠充分借鑒虛擬樣機技術構建一個“五臟俱全”的虛擬礦井環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各種井巷、硐室等的結構形狀和空間位置關系。在采礦工程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帶領學生游覽每個井筒、巷道和硐室,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直觀地反應巷道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的感受能力,而且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2.3構建益于學生提高學習質量的學習環境
采礦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很強的三維空間想象力、多學科協調配合的能力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僅僅依靠課本和為數不多的幾次實踐教學環節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近年來大學生實踐性教學環節呈現出下井次數不足、實習走過場等現象,嚴重影響了采礦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培養質量。如果能夠充分利用新校區建設、學科重點實驗室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之機,在校內建設一個囊括礦井工業廣場、井筒、中央變電所、中央水泵房、水倉、主抽風機房、測風站、掘進頭(綜掘、炮掘)、工作面(炮采、普采、綜采)等多個功能完善的大型綜合校內模擬礦井,構建功能齊全的校內實訓基地,進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實踐性教學體系,不僅可以滿足相關專業學生在真實、安全的礦井環境中直觀地對煤礦生產的各系統、各環節進行學習掌握,而且還便于其他專業學生了解礦井生產、生活環境,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和珍惜、熱愛生活的態度。這樣不僅較好地保證了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而且還可以大大減輕煤礦企業接待大學生實習的壓力。
3結束語
為了培養21世紀新形勢下多學科知識融合、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采礦工程專業合格的技術人才,本文首先總結分析了當前采礦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方面的一些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為本專業課程的教學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作者:劉欽節王文單位: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