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門診注射患者暈厥原因與預防性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門診注射患者暈厥的原因及預防性護理方措施。方法選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門診部注射治療的患者123例,統計患者暈厥發生情況,比較發生暈厥及未發生暈厥患者注射方法、體位及心理因素等情況,分析其相關因素。結果123例門診注射患者發生暈厥33例,發生率為26.83%;發生暈厥者靜脈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及低血糖發生率均高于未發生暈厥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Pearson分析,上訴因素均與門診注射患者暈厥發生呈正相關(P<0.05)。結論門診注射患者暈厥發生與靜脈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及低血糖的發生有關,應及時采用預防性干預措施避免其發生。
【關鍵詞】門診注射;暈厥;原因;預防性護理
因一時性腦缺血、缺氧造成的短暫性意識及肌張力喪失即為暈厥,具有發生迅速、自限性、短時間內自行完全恢復意識等特點,常伴脈弱、頭暈眼花、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等癥狀[1]。而由于門診部具有人流量大、事務繁多、人員復雜及服務項目多等特點,造成注射過程中患者極易產生暈厥癥狀,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將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因此,選擇有效的預見性護理和急救方式對暈厥先兆及發作的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后及轉歸有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對我院門診注射治療的123例患者展開分析,進一步探討暈厥發生的原因,旨在為預防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門診部進行注射治療的患者123例,排除精神疾病及重大軀體疾病患者。其中男50例,女73例;年齡20歲~56歲,平均年齡(32.57±4.36)歲;疾病類型:泌尿系統疾病12例,創傷用藥26例,腦血管類疾病21例,上呼吸道感染36例,急性胃腸炎28例。
1.2方法
統計所有患者在門診注射期間暈厥發生情況,并收集患者注射方法、體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低血糖發生情況。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檢驗采用Pearson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暈厥發生情況
123例患者發生暈厥33例,發生率為26.83%。
2.2暈厥發生的原因
與未發生暈厥者比較,發生暈厥者靜脈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及低血糖發生率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相關性分析
經Pearson分析,靜脈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及低血糖與門診注射患者暈厥發生呈正相關(P<0.05)。見表2。
3討論
短暫的全腦血流量突然減少是暈厥發生的主要原因,抑制網狀結構功能而產生意識喪失,使患者產生面色蒼白、脈弱、血壓低、頭暈眼花等癥狀。同時因門診部人流量大、事務繁多,注射患者極易產生暈厥情況,若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將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3]。門診注射過程暈厥發生風險較高,故了解暈厥發生的原因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尤為重要。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發生暈厥患者靜脈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及低血糖發生率均高于未發生暈厥患者,且上述因素與暈厥發生呈正相關。分析其原因為門診候診時間長、空氣流動性差、環境嘈雜等情況,加之疾病的痛苦,使患者極易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導致患者發生暈厥。在多種因素刺激下,迷走神經反射,可造成周圍血管床擴張、降低外周阻力、減少回心血量,是暈厥發生的主要原因。而坐位可降低患者心輸出量,減少回心血量。因患者本身原因或注射技術不夠成熟,造成反復穿刺或拔針時用力按壓產生的單純性暈厥,少數患者因注射過快還易產生眩暈、惡心等癥狀。同時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各種心臟病,造成心肌收縮力減弱,驟然減少心臟輸出量,導致組織缺血,增加暈厥發生風險[4,5]。而長時間靜息狀態下臥位或坐位驟然改變成站立位,或如廁時過快改變體位,加上用力排便、排尿,驟然降低膀胱及腹腔內壓,明顯增加腹部以下血管血量,也會增加暈厥發生風險。藥物過敏易產生速發型變態反應,造成患者在注射藥物后數分鐘內引起過敏性休克,產生血壓下降、胸悶、氣喘等,嚴重時導致昏迷、抽搐,若未及時搶救將造成患者死亡[6]。此外,肝糖原減少引起血糖偏低且無法及時補充機體需求是低血糖性暈厥發生的主要原因,而在注射過程中患者體位轉換造成體內部分血管縮舒的神經調節紊亂,減少回心量,增加暈厥發生風險。針對上述門診注射患者暈厥發生的原因,制定以下預防性護理措施:①叮囑患者避免空腹肌肉注射,避免在極度緊張下進行各項操作,并向患者耐心解釋各項操作,注射時患者盡量采取平臥位;加強心理緊張患者的心理疏導,緩解心理過度緊張情況。②選擇責任心強、有經驗的護士進行巡診,加強健康宣教,采用溫和的語言詢問患者病史,查看患者體征,特別是有暈厥病史、病情危重的患者,自主安排急診救治或開辟綠色通道;鼓勵患者正確表達自身不適感,提高患者及家屬的預防意識,加強對患者的監護,并在醫生和護士陪同下進行特殊檢查,消除患者恐懼心理[7]。③注射過程中肝糖原不足而造成供應能量不足,是低血糖發生的主要原因,故注射前患者需暫時休息,待血糖穩定后進行注射,若有低血糖性暈厥發生,則迅速暫停注射,并適當補充葡萄糖。由于長時間保持同一體位注射,易造成神經調節血管功能紊亂,致血管收縮舒張失衡,使血壓水平進一步降低。故需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在注射過程中對體位進行緩慢變動,尤其是體質較差者。④注射前詳細了解患者藥物過敏史,積極開展藥敏試驗,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心臟本身因素是心源性暈厥發生的主要原因,需在輸液前了解患者有無心臟病史,指導患者進行病因治療和定期復查,提供日常生活指導,密切觀察病情,若發現心慌、胸悶等不適癥狀應立即讓患者取平臥位,叮囑服用急救藥物,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心電圖變化情況。⑤日常工作中應仔細檢查注射器,觀察是否漏液、漏氣及針頭整潔情況,保持注射時速度恒定。綜上所述,靜脈注射、坐位、心理因素(恐懼、驚慌)、心源性暈厥、藥物過敏、體位性低血壓、單純性暈厥及低血糖與門診注射患者暈厥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應及時采用預防性干預措施。
參考文獻
[1]陳彥秋,何陽,李政亮,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預防門診患者暈厥管理中的運用[J].重慶醫學,2018,47(7):991-992.
[2]徐玉龍,管建國,宗桂榮,等.暈厥56例病因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5):542-543.
[3]馬勝華.51例門診患者暈厥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護理學報,2013,20(2):52-55.
[4]劉春艷,邢巖.96例暈厥患者的病因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9(9):971-973.
[5]李非,鄧桂元,楊天倫,等.62例暈厥患者原因分析及診斷經驗總結[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8):1640-1641.
[6]鐘山,方麗,蘭迅,等.藥源性暈厥的多因素分析及其防治[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6):638-640.
[7]卓月云.門診注射室發生昏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方法[J].吉林醫學,2014,35(16):3576-3577.
作者:丁偉 單位:德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