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教育課程體系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依托本校醫學教育資源優勢,創建藥學專業課程新體系
科學而適時的課程體系是高等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保證,培養目標則決定了課程設置的總體要求。藥學專業課程新體系由公共基礎、人文科學、化學、藥學與醫學等課程模塊構成,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是執行課程計劃的主要教學環節。充分利用我校醫學教育資源,創建具有自身辦學特色的“化學-生物醫學-藥學”專業課程新體系,不僅是專業建設與發展的需要,更是適應社會和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需要。
1.1利用我校醫學教育資源,優化藥學課程體系
傳統的藥學-化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與專業發展的需要,改革傳統的藥學課程體系,增加藥學專業的醫學知識背景勢在必行。如何充分利用本校醫學教育資源,重組藥學專業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法、完善實驗室開放運行機制,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強化社會實踐教學等是我們探索的重點。在保證原有公共基礎科學模塊與人文科學模塊的基礎上,整合化學課程、完善藥學專業課程設置、增設生物醫學課程模塊,努力創建能適應社會需求的藥學專業課程新體系。①完善藥學課程模塊的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特別注重多學科相互滲透,增設交叉、邊緣學科的選修課,拓展學生知識面,有序構筑藥學專業學科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相互滲透的新型學科模塊:如將無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物分析合并為藥物分析科學模塊,將有機化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合并為藥物化學科學模塊,將物理化學、藥劑學、材料科學合并為藥物制劑科學模塊;結合現代藥學發展的特征引入藥學生物信息學、藥物設計與開發、藥物基因組學和藥物蛋白質組學等反映高科技成果廣泛應用的選修課程,培養出具有南華自身特點的藥學專業學生。②增設生物醫學課程模塊。依靠我校生物醫學教學資源,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微生物學、遺傳學、生物技術制藥、生物制品學等設置為藥學專業的生物科學模塊,將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設置為藥學專業的基礎醫學科學模塊,將臨床醫學導論、臨床藥物治療學、臨床藥學、藥學綜合技能等設置為藥學專業的臨床醫學科學模塊,通過藥學專業的生物科學模塊與醫學科學模塊的學習,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凸現“化學-生物醫學-藥學”教學模式的優勢與特色,提高學生創業、就業的競爭能力,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1.2遵循創新教育理念,堅持并不斷完善開放式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不僅能驗證課堂理論知識、學習實驗技術與方法,也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因此,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與學生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為了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課題組以開放專業實驗室等前期研究成果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實施策略。開設基礎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試行預習→擬定實驗流程→操作完成實驗項目→結果分析、討論提高的“四步”教學法,堅持“七個一”實驗教學原則(一次面試、一份綜述、一項實驗設計、一次實驗準備與預做、一次讀書報告、一次討論、一篇論文或一份實驗報告等)。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與科研素養。
1.3實行本科生全程導師制,開展點、線、面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教學
新生入學不久,即指派專業教師擔任學生的人生導師,由導師全程關注和指導學生學習與生活。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學校和教學醫院的醫藥資源,實施點、線、面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方案。①短期實習。即在前三年學習期間,學有余力者利用課堂學習之余進教學實驗室、研究室、醫院藥房或臨床藥學科室,參與某一課題的部分研究或觀模學習,增強參與者的感性認識,升華其理性認識。②階段性實習。對于科研興趣濃厚且能提出研究設想的高年級學生,鼓勵查閱文獻,結合各自的興趣,自主提出研究方案,經指導教師或專家評審,可提供方案實施需要場地和其他實驗條件。對創新性、可行性好的設計可推薦申請各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或者鼓勵學生直接申請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比較系統、連續地進行特定項目的研究。③畢業實習。畢業前學生依據各自就業設想選擇醫院、藥廠或其他醫藥單位等實習,有組織地完成先強化、后輪轉的實習計劃,訓練其專業實踐能力、適應能力與崗位工作技能。
2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在新課程體系執行中,大力倡導案例式、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課堂教學始終圍繞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啟發式教學,以問題解決引導知識理解、掌握與應用,并適時給學生留有思考與想象的空間,讓學生不僅得到“魚”而且學會“漁”。同時注重將科研設想與新成就引入課堂,啟迪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應用臨床知識講座法,適時介紹醫藥研究領域的新進展、新知識與新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查閱相關文獻,擬定研究方向,書寫學術綜述,訓練學生萌發創新愿望,形成創新意識,產生創新動能。達到知識傳授、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相互促進的教育教學目的,實現創新型、能力型、應用型藥學人才培養的目標。
3結語
適時優化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是高等藥學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保障,也是其適應藥學教育模式、藥學服務模式轉變和社會需求的有效舉措。高校或高等藥學教育工作者,務必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自身辦學條件和畢業生就業方向,確定本專業辦學宗旨與培養目標,創建既具有自身特色,又能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才能確保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更好地促進本專業的穩健發展。
作者:高治平黃紅林郭玉庹勤慧郭紫芬涂劍劉運美汪煜華雷小勇單位:南華大學藥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