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藥劑學精細化教課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方法精細化
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教學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高效率、高質量學習的教學方法,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中藥藥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踐動手和自主創新能力。
1.1啟發式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多個啟發性問題,拓展學生思維。如講授含毒性藥物的散劑制備過程時,可以預先設計如下問題:(1)什么是含毒性藥物的散劑?(2)為什么含毒性藥物的散劑需制成倍散?(3)制備倍散的方法?然后以硫酸阿托品倍散為例進行講解,使學生加深理解。又由于《中藥藥劑學》具有知識點分散,但是記憶性和連續性強的特點,教師在教授新的理論知識前,引導學生對已學內容進行回顧,一方面可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使所授內容具有更好的連續性,起到承前啟后的紐帶作用。
1.2討論式教學法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確定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設計要解決的問題。問題應該具有足夠的復雜性,涵蓋的教學內容應相互銜接并交叉重疊,以加深理解和記憶;問題最好與生活相關,讓學生處于較現實的環境下學習,激發學習動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如由媒體廣泛報道的安徽華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良事件引出藥物穩定性的相關問題,由“齊哈二藥”亮菌甲素注射液不良反應事件引出注射用非水溶劑的使用等相關問題。
1.3案例式教學法
講解緩控釋制劑時,可先讓學生觀察新康泰克膠囊的內容物,啟發他們思考為什么會有黃、紅兩種顏色的微丸。隨后可做一個簡單的溶出實驗,將這些微丸倒入適量溫水中,讓學生觀察2種顏色微丸的不同溶出行為,直觀地幫助他們理解原來它們分別為藥物的速釋和緩釋部分。從而激發學生追求新知識的積極性,有效激起其學習興趣,為隨后介紹緩控釋制劑的組成與設計作好鋪墊。
2教學內容精細化——總結對比,化繁為簡,理論聯系實際,融會貫通
《中藥藥劑學》涉及的知識較多,內容廣泛,常有學生反映知識點不易記憶,學習難度較大。因此,在教學中要將各部分繁雜的知識進行總結對比,化繁為簡,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融會貫通,不再出現知識點脫節、記憶斷層的現象。
介紹不同劑型時,都可歸納劃分成劑型概況、常用輔料、成型方法與設備、質量檢查這四部分進行講授。根據成型要求和給藥途徑不同,所需的輔料種類與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注射劑所用的注射用水應無熱原、無菌;栓劑基質在體溫下要能融化或溶解,對黏膜應無刺激性、過敏性和毒性;氣霧劑需要加拋射劑,要求其沸點低于室溫,常溫下蒸氣壓大于大氣壓,對機體無刺激性、過敏性和毒性等。總體而言,所有附加劑的選擇與要求可歸納總結成8個字:安全、高效、穩定、易得。再如,各類制劑的貯藏方法總結為6個字:低溫、干燥、避光。
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將講授的知識內容歸納總結和對比學習,同時理論聯系實際,使之條理化、簡單化、生動化,能讓學生有效地將繁雜的內容融會貫通,不再出現知識點脫節、遺忘的情況。
3教學安排精細化
《中藥藥劑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教學是其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多數中醫藥院校,該課程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比例基本為1:0.8或以上。在實踐中學習和應用藥劑學相關知識是《中藥藥劑學》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對該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
3.1教學時間精細化
實驗教學應安排在相關的理論課學習之后,且不宜相隔太久,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理論課所學的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前處理是中藥藥劑的重要環節,但是如果每個實驗都進行提取、精制、濃縮、干燥等操作,不僅會造成知識與操作的重復學習,更重要的是會占用太多時間,影響整個實驗內容的安排。因此,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安排學生實踐一次有代表性的各種中藥藥劑前處理工序,其他實驗中涉及類似前處理的,可事先由試驗人員準備好,實驗課時直接將制得的制劑中間體分發給同學進行各種制劑制備與質量檢查的實踐。
3.2內容設置精細化,既全面又突出重點
實驗內容的設置既要考慮到劑型全面,又要根據劑型的重要性作合理安排,側重于需要重點掌握的制備單元操作和特殊質量評價項目的學習。例如,瀘州醫學院《中藥藥劑學》實驗課實踐的劑型包括散劑、浸出藥劑、液體制劑、顆粒劑、軟膏劑、注射劑、片劑、栓劑和微囊,基本涵蓋了常用的各類劑型。實踐的單元操作包括提取單元的煎煮法、回流法、滲漉法、水提醇沉法,混合單元的等量遞增法、打底套色法、研合法和攪拌法。
3.3考核方式精細化、合理化
《中藥藥劑學》實驗部分考核可以由平時成績(占50%)和考試成績(占50%)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由平時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和實驗紀律等組成;考試內容為已實踐過一次的重要單元操作,考試形式為學生隨機抽取考試題目,根據題目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進行獨立操作,并完成一份實驗報告的書寫。老師根據學生操作的正確性,操作所得成品的質量高低以及報告內容的正確性與完整性,綜合給出考試成績。以綜合的方式進行考核既能反映每個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又能反饋大量信息,為今后的教學積累經驗。
4教學手段精細化
4.1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
《中藥藥劑學》中大部分內容講述制劑的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等,對工藝流程和操作要點的掌握關系著學生能否將本課程的知識清楚并有條理地記憶??芍谱鞫S或三維動畫的多媒體,把制劑的工藝流程制作成動畫,伴隨著教師的講授播放,通過感官上的刺激來激發大腦,使其在極度活躍和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完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4.2產學研互動促進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制藥廠參觀學習,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并可以及時糾正在理論學習過程中錯誤或表淺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助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深化。根據各專業的畢業實習安排,制劑、中藥、藥學等專業都會安排一部分學生到藥廠畢業實習,在長達半年的實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入到藥廠的每一個車間,詳細了解生產狀況,并對生產工藝、生產管理等方面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專業素質,為未來工作打下實踐基礎。
總之,隨著我國醫藥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發展,國家對現代化新型醫藥人才的需求日趨緊迫,由于《中藥藥劑學》課程的特殊性,其教學應做到精細化、多樣化。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班級學生因人、因材施教,不斷探索和總結教學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和經驗,實現教學管理效益最大化和最優化為目的的精細化管理,體現該學科的特色和精髓。
作者:陳斯瑋孫琴張丹單位:瀘州醫學院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