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檢驗實習質量的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當前不容樂觀的就業形勢下,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大多在畢業前選擇考研,而考研則需要占用大量實習時間用于考,因而實習時數難以完成,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也受到很大程度制約。另外,部分實習單位出于醫患關系緊張的考慮以及對檢驗儀器設備的保護目的,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接觸臨床或使用先進的檢驗儀器,甚至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價格昂貴、技術先進的實習硬件設施,這些不利因素均嚴重影響著實習教學質量。
一、實習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建立
(一)方法與內容。
結合醫學院校自身實際,采取調研法、文獻法廣泛收集國內外醫學教育改革文獻,分類整理、比較分析,依據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建立學生能力訓練量化考核評價指標,完善實習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3]。鼓勵廣大教師、教學管理人員、醫學生全員參與,開展實習教學改革。
(二)實習教學研究成果。
1.規范實習教學管理。制定五年制醫學檢驗本科專業實習教學管理辦法,加強對實習教學、中期檢查、出科考核等各環節的監督和管理,成立由教務處、附屬醫院(實習單位)、臨床檢驗科室組成的三級管理模式,并在每個層級指派專人負責具體的實習教學管理,在學校層面建立實習教學考核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習教學安排、落實任務,加強對各附屬醫院(教學單位)的實習教學檢查力度,對存在問題和管理漏洞的單位限期整改。
2.建立實習管理指標。(1)修訂實習計劃:根據教務部門修訂的五年制醫學檢驗專業教學計劃,增加實習學時,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實習成績評定項目由以下三部分組成,分別為實習中期考核(30%)、出科鑒定考核(50%)、實結報告(20%)。這種比例分配增加了中期考核的權重,體現了過程性教學質量評價思想,降低了原有單一的出科鑒定成績權重,增設了/實結報告0環節,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2)增加能力測試:在實習結束前,組織學生參加由學校統一組織的理論和技能測試。對學生實習應掌握的各科目知識點作詳盡考查,同時在臨床檢驗實驗室由學生隨機抽簽、任選一道題目進行能力測試。測試結束后,將原始分數轉換為標準化分數,使測試更具有客觀性、可比性。理論和技能測試成績均有詳細的評分標準,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從各教學醫院檢驗科室中臨時抽調考官,現場隨機抽簽決定監考人員,每個考站由2名中級以上職稱考官負責監督和評分,理論與技能測試成績滿分均為100分,各占50%。
3.制定量化考核指標。(1)印發實習考核表:在完成修訂實習計劃、建立實習管理指標的基礎上,學校綜合考慮各實習單位的實習教學特點,廣泛聽取實習學生、實習單位和專家意見,制定并印發校內統一的實習考核表,實施醫學檢驗專業實習教學量化考核,便于各有關單位對該專業實習學生進行標準化客觀評價。(2)考核表內容及指標:¹明確規定一系列量化指標,包含檢驗工作理論知識(如實習記錄、學術會議、科研方法)及檢驗儀器設備操作記錄、操作時間、指導教師等。º涵蓋出科鑒定記錄、指導教師意見等教師填寫內容,同時要求給予評價的教師必須親筆簽名和蓋章。»從日常表現、實習科目兩方面制定出科鑒定指標,并賦予各指標相應的分值,形成量化的出科鑒定評分標準,每方面各占50%權重。如附表所示。
二、實習教學改革反饋
問卷調查結果表明:94.2%的被調查者認為考核指標能明確反映醫學檢驗專業特點,96.5%的被調查者認為考核內容符合醫學檢驗專業要求、可操作性強,88.7%的被調查者認為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主動學習興趣,66.7%的被調查者對該考核指標及醫學檢驗實習教學提出了改進意見和建議。通過上述改革措施,醫學檢驗專業實習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本研究制定的考核指標可相對公平、客觀地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臨床檢驗工作能力和實習單位的教學水平進行可比性評價,從而扭轉了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相脫節的趨勢,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實習教學的興趣,有利于學校和實習單位密切合作,加強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培養與實習監督,進一步挖掘教育質量保障的內部力量,明確保障目標,提高教學意識,提升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和帶教能力。同時,上述考核指標有助于醫學院校對實習教學全程實施量化管理,客觀、公正地評價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
作者:張鵬霞呂少春宋漢君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