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人工關節技術的發展,人工假體置換在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手術切開內固定術式。即便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雖然全髖關節置換術已明顯有取代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趨勢,但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仍然被較多骨科醫生所樂于采用。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4月對63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行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3例患者中,男29例,女34例,年齡70~88歲,平均75歲。致傷原因:跌倒摔傷61例,車禍傷2例。按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27例,Ⅳ型32例。合并高血壓20例,心臟病34例,糖尿病10例,慢性支氣管炎12例,腦血管疾病7例,7例傷前均可下地行走。63例中,許多患者數病并存。
1.2治療方法
入院后即予患髖牽引制動,完善各項檢查,協同相關內科醫生積極診查和治療內科疾病,控制血糖、血壓,改善心肺功能,加強營養支持,術前請內科和麻醉科醫師共同會診,并使之成為常規,對有冠心病史或心電圖檢查有心肌缺血的患者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對有慢性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的患者行肺功能測定,綜合評估患者對麻醉和手術創傷的耐受能力。對高血壓患者盡量控制收縮壓在150mmHg以下,舒張壓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控制在9mmol/L以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應積極預防肺部感染。一般在骨折后3~7d即應采取手術治療,對于內科疾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不可勉強手術,經積極治療后,一旦情況允許,則應盡快手術以減少臥床時間。手術采用全麻或連續硬膜外麻醉,經髖關節外側入路,行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采用骨水泥技術。術后將患肢抬高15°~30°,并置外展中立位防止假體脫位,術后第1天行股四頭肌等張鍛煉、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以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減少DVT發生機會。根據引流量,術后24~48h內拔除引流管,第2天可在床上坐起,叩背以促排痰。術后抗生素應用5~7d,10~14d后逐漸下床,扶雙拐下地鍛煉。
1.3療效評定標準
按Harris評分標準,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關節活動度5分,總分100分。優: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小于70分。
2結果
63例患者中,1例術中并發心肌梗死,于術后7h死亡。62例患者隨訪6個月~6年,其中,優34例,良24例,可4例,優良率為93.5%,大部分患者生活能自理,生活質量均較滿意。
3討論
大多數人認為患者年齡越高,骨折愈合越困難。積水潭醫院的資料表明[1],70歲以下的患者其平均骨折不愈合率為10%,70歲以上的患者,不愈合率高達50%。由于股骨頭血供的特殊性,骨折后股骨頭缺血壞死及塌陷發生率為20%~40%。如何提高股骨頸骨折的愈合率,降低股骨頭壞死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對老年患者在社會、家庭、個人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在目前尚沒有較好的方法解決股骨頸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頭壞死的情況下,對老年股骨頸骨折采用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在單極人工股骨頭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摩擦界面,在患髖活動量較小時主要是內襯關節活動,而在活動量較大時主要是外關節活動(頭臼關節)。這種特殊構造有利于減少髖臼關節面磨損,使術后疼痛、假體松動及下沉率減少。現代雙極人工股骨頭有了許多改進,如球、頭、柄和頸長有一系列型號,手術操作的器械專門化,金屬-塑料-金屬的低磨損界面設計,以及假體彈性材料的彈性模量擬人化等。這些設計使人工關節使用壽命更長、并發癥更少[2]。呂厚山[3]曾提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髖臼軟骨的磨損、人工股骨頭的中心性突出位移和假體柄部下沉仍是人工股骨頭置換的主要問題。所以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后雖也有髖臼磨損、疼痛、髖中心脫位等問題,但對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平時運動量相對較小,預期壽命較短,最佳使用期常可滿足該年齡組患者的需要,所以對全身狀況較差、合并癥多、估計難以耐受兩次手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應積極考慮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股骨頸骨折多發生于老年人,由于年齡大,骨折前即多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合并癥,骨折后長期臥床更易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因此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復水平和生活質量是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全部采用術前進行全面檢查和積極治療合并癥,請內科及麻醉科醫師會診,綜合評估患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能力,協同評估風險,共同決定手術時機和做好術前準備等措施,這對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長期臥床可增加相應并發癥發生的機會,如墜積性肺炎、壓瘡、DVT等,選用骨水泥固定的假體在骨組織-骨水泥-假體界面上幾乎沒有微動發生,不必擔心假體的松動和下沉,術后能獲得即時固定,能早期下地負重活動,有利于并發癥的預防。其技術操作也不像非骨水泥假體那樣要求嚴絲合縫[4]。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較全髖關節置換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出血少、操作要求低等優點,手術相對較為安全。另外,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總體費用也沒有全髖關節置換術那樣昂貴,更易被普通家庭所接受。
對于髖臼破壞較重或髖臼已有明顯退行性病變者,或一般狀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嚴重的糖尿病患者,伴髖關節化膿性感染者,均為手術之禁忌,不宜手術[5]。身體條件好,平時活動量大,髖臼磨損嚴重,預期壽命較長者,則不應選擇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而宜選擇全髖關節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