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健康教育方法
1.1.1對照組采用常規社區集中健康教育。
1.1.2干預組采用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成員由社區護士6人、社區醫生2人、綜合醫院資深醫生護士各1人,共10人組成。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訂由醫院資深醫護人員指導。②建立健康檔案,入戶評估患者的情況。如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性格、心理狀況、家庭情況等。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印制成冊。每月2次上門訪視,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并根據病情動態變化隨時調整健康教育方式。③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內容。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員反復多次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如概念、病因、治療及并發癥等;指導患者正確服藥,如口服藥的種類、作用特點、服藥方法及不良反應,不能私自增減藥和換藥停藥,掌握胰島素的正確注射部位及方法,學會低血糖反應的緊急處理措施;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因為合理飲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礎[5];指導患者合理適當的運動,讓患者知道運動的重要性。對患者定期進行個體化一對一的心理護理。由于糖尿病病程長,病情反復,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而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對糖尿的的病情轉歸有著消極的影響[6]。
告知患者糖尿病雖是終身性疾病,但只要治療正確,控制好血糖,就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長壽命。指導配偶或家屬給予情感支持,共同幫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Samuel-HodgeCD[7]等提出,向家庭成員尋求幫助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發癥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社區健康教育應堅持連續、長期、多途徑反復教育,以利于遵醫行為的建立及血糖控制。柴秀琴等[8]發現,教育次數和遵醫行為、血糖控制效果成正比。根據老年人記憶力差、難以堅持治療、病情易反復及生活習慣不易改變的特點,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個別指導,加強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劉文織[9]認為隨著人性化護理及優質化服務的不斷推廣,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與社會支持有關。因此,健康教育要擴大到患者的家庭成員,讓家庭的每一位成員真正參與到糖尿病的防治中,以激勵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同時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放松心情。
1.2評價指標2組干預8個月后觀察患者的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壓(1mmHg=0.133kPa)的比較;患者干預后糖尿病有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干預前后血糖指標及血壓變化比較見表1。由表1可見,2組干預后FPG、2hPG、HbA1c、收縮壓、舒張壓均較本組干預前明顯改善(P<0.05),且干預組改善更明顯(P<0.05)。
2.22組干預后糖尿病知識掌握率比較見表2。由表2可見,干預組的病因知曉、預防知曉、用藥方法知曉、并發癥知曉等糖尿病知識掌握率均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老年糖尿病是一種特殊的慢性疾病,患者多散居在家庭及社區,需要長期自主綜合治療。健康教育作為糖尿病治療的基本措施,在其綜合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社區健康教育作為醫院護理工作的延續尤顯重要。但常規社區集中健康教育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偏低、記憶力差、對疾病管理能力差等特點,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因人而異,患者在接受相關健康教育時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開展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方式尤為重要。本研究表明,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的實施對老年糖尿病疾病的轉歸有著重要作用。與采用常規社區集中健康教育的對照組患者比較,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患者的FPG、2hPG、HbA1c、收縮壓、舒張壓改善更為明顯(P<0.05),對糖尿病及相關知識的掌握度明顯增加(P<0.05)。
表明個體化靈活多樣的社區健康教育模式更能充分調動患者對疾病的治療信心,能讓患者積極主動參與每一次解決問題的目標與計劃,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規范患者的遵醫行為,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命質量。讓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識更深入,增加自護意識,使患者擺脫對糖尿病的恐懼和憂慮,使患者明白只要病情控制良好,可正常工作和生活,不影響壽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的必要措施,通過社區健康教育來控制糖尿病對人類的危害是今后的主要發展方向[10]。
社區個體化健康教育符合老年人接受能力低、記憶力差的特點,且具有操作簡單、靈活性強的特點,同時由綜合醫院醫護人員參與,更加豐富了健康教育的內容,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的轉歸和并發癥的控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將有利于進一步完善老年糖尿病社區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閆迎霞 沈慧平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醫院社區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