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采血小板獻血員心理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在機采血小板獻血員過程中的作用。方法通過對獻血過程的嚴密觀察,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對獻血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結果心理護理直接影響獻血者的情緒及有無獻血反應的發生。結論針對機采血小板獻血員的心理護理可以減少獻血反應發生,保護獻血者,同時激發再次參加無償獻血的激情。
隨著血細胞分離機的普遍應用,血小板單采在各地血站廣泛的開展起來,單采血小板的獻血隊伍也越來越壯大。由于他們對血細胞分離機及血小板的采集過程不了解,對工作人員穿刺技術的不信任及服務態度的不滿意均可導致獻血反應的發生[1],因此多數獻血員是在緊張和焦慮中進行單采的,尤其是初次獻血者表現更為突出。因此將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單采過程至關重要,通過對機采血小板獻血員的心理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減少了獻血反應的發生,確保獻血者的安全。
1心理護理方法
1.1獻血前的心理護理獻血前將相關知識向獻血員講解,針對每位獻血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以和藹可親通俗易懂的語言,有針對性的向他們講述獻血的相關知識,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要求,使獻血者倍感親切和信賴,消除對獻血的恐懼緊張情緒,為獻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礎。首次獻血者對獻血環境、采血器材不了解,尤其是機采時血液在體外循環,獻血員感到獻血對自身安全有潛在危險,同時表現出煩躁、緊張不安等情緒特征[2],針對此種心理狀態,醫護人員應以積極熱情的態度接待獻血者,主動介紹周圍環境及機采的過程,同時給予精神安慰。另外,首次獻血者多數為對獻血后能否對身體健康有影響格外關注,醫護人員應理解其心情,耐心地向她們講解血液生理知識,給獻血者以安全感,使她們對醫護人員更加信賴,以取得密切配合,愉快地接受獻血工作。
1.2獻血過程中的心理護理由于機采血小板采集時間較長,需要1h左右,采集過程中由于獻血員緊張隨時即可出現獻血反應[3],因此醫護人員首先要儀表端莊,動作輕巧柔和,操作準確,尊重獻血者,態度熱情、以禮相待,同時保持整潔舒適的獻血環境,給獻血者以安全、舒適感,消除緊張情緒,使其安心接受血液的采集。醫務人員要與獻血者密切接觸,在采血過程中,通過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思想及對獻血生理常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在獻血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加強獻血員之間的交流,讓已完成單采的獻血員向未完成單采的獻血員介紹自己在單采過程中的心理及其感受,進行現身說法,緩解獻血員的恐懼心理及其他疑慮。
2心理護理內容
多數獻血員對機采有恐懼心理,主要表現在:(1)對環境及機器的陌生感而產生的害怕心理;(2)擔心因單采而感染上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因此,應介紹采血環境及血細胞分離機的工作原理及優點,告訴獻血員血細胞分離機是根據血液中各成份之間的比重不同把全血分成不同的成分,并選擇性的提取其中一種成分的機器;血站所使用的分離管道為合格產品,絕對無菌,且保證一人一套,堅決杜絕交叉感染的發生,確保獻血員安全,不會因獻血感染上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整個過程安全可靠,緩解獻血員的恐懼心理和不必要的擔心。
部分獻血員對血小板知識了解較少,害怕會把血液中的“精髓”抽出來,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對這些獻血員要向其介紹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讓其了解血小板是止血機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參加凝血,促進局部止血。人體中的血小板其存活期只有8~11d,就是不獻血小板,在正常情況下,它也會因衰老和消耗而死亡,而血小板生成期短,恢復快。我國規定健康獻血者每六個月獻全血一次,而機采血小板的獻血員只需間隔一個月,這就說明獻機采血小板并不影響身體健康,反而使血小板的再生能力增強。
3效果
醫護人員的心理護理及宣傳教育,對獻血員的生理、心理狀態都起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作用,獻血員在第一次單采時,突然置于陌生環境,面對醫務人員及各種不同的儀器設備,其緊張、焦慮的水平明顯增高,觀察顯示,單采前熟悉單采環境及各儀器的功能及用途,可消除獻血員的陌生感,使其緊張焦慮水平顯著降低,從而單采前處于穩定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單采,使單采順利完成。
加強了獻血員與醫護人員的關系。實施心理護理增加了醫護人員與獻血員之間的溝通,縮短了醫護人員與獻血員之間的距離。
通過開展對獻血者的心理護理,體會到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醫護工作者不僅要具備常規的工作常識和經驗,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多學科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整體素質[4]。心理護理對于消除獻血者心理障礙,降低因緊張誘發的獻血不良反應,保證獻血者的身心健康,具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戊合,羅文毅,李廷俊.機采血小板獻血者獻血反應與全血獻血者的比較[J].臨床血液學雜志,2004,1(1):18-20
2耿敬磊,陳莉,心理護理在街頭無償獻血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2):143-144.
3宋雪梅,王明靜.無償機采血小板捐獻者的招募工作體會[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5):431-432.
4陳莉,趙莉華,王玉珍,等.心理學知識在無償獻血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03,16(4):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