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影響護理安全要素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護理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護理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的身心健康,但同時臨床護士由于護理不當帶來的不安全事件越來越多,護理安全也因此成為醫院管理的一個新課題。在衛生部推行的“醫療質量安全回頭看、重大醫療安全事件網上直報、醫療質量安全告誡制度”的三大舉措之后,護理工作安全的重要性更日漸凸顯出來。所以明確護理安全隱患因素,提高警惕,杜絕各類醫療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極其重要。本文就護理安全的概念、影響因素及防范措施做一綜述。
狹義的護理安全是指在護理服務工作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從廣義的角度講,護理安全還包括護士的執業安全,即護士在執業過程中不受法律、法規允許范圍與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和損害[1]。實施護理安全就是盡一切力量運用技術、教育、管理等手段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地控制,確保為患者營造安全、健康、高效的醫療護理環境。
2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
2.1護理人員的自身因素
2.1.1護士專業技術水平相對偏低盡管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相對提高,但是醫學領域的迅速發展使得傳統的護理模式略顯滯后,護士的專業知識更新較慢,不足以應對現代醫學的發展。一些新疾病的出現,新儀器、新設備的使用,傳統的護理教育尚未涉及。護理知識的及時更新亟待解決。護理知識的相對缺乏與患者的醫療護理需要不相適應。
2.1.2護士主觀因素的影響主觀因素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護理操作過程中的主動服務意識不足、疏忽大意、責任心不強、不認真履行職責、不執行規章制度和護理常規、違反操作規程、擅離職守等。其次由于我國法律知識的普及有限,使得護士在其學習、工作等階段,未能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導致法律意識、維權意識淡薄等。另一個主觀因素表現在職業道德上的匱缺,不能完全具備醫務人員的良好品質。
2.2患者及社會方面的因素
2.2.1患者期望值過高和價值觀的改變患者作為護理對象的主要群體,因其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雙重性質,因而會產生各種需求。當其患病時對需求的期望值會明顯提高,主要表現在對醫院的硬件設施、病房環境和醫療護理工作上。一些患者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價值觀發生改變會向醫院要求無理索賠,使醫務人員面臨人身安全的威脅。
2.2.2社會因素社會輿論對護患關系的影響主要來自于一些媒體的負面報道,導致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危機,護患矛盾激化、護理工作得不到認可、護士地位得不到提高等現象。
2.3管理方面的因素
2.3.1醫院環境管理因素醫院的自然環境主要包括醫院的基礎設施、病房配制等。一些醫療設備在運行、故障、使用不當時均會給患者帶來不安全后果。自然環境的損壞和治安管理不到位也可對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脅。
2.3.2人事管理方面的因素醫院管理部門人員對安全管理的目的、目標、戰略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文化氛圍構建不得力、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
3護理安全管理的應對策略
3.1合理構建管理體系,提升管理者的人文素質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科學、及時、有效的控制[2]。系統的安全管理由“安全文化、組織結構、安全方法”三個模塊組成。管理體系的慎密、健全與否直接關系到管理的效果。而管理者采用何種方法,如何執行管理也直接影響了管理制度的正確實施。目前國外一些國家設有護理安全專職機構,全面負責安全管理。近年來,在我國一些醫院也開始意識到管理體系和人文氛圍的重要性,紛紛提出各種應對策略,程齊波[3]指出新形勢下護士長應該具備8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即熱愛護理事業、具備精湛的業務技能和豐富的人文素養、實施科學管理、培養敬業習慣、重視團隊精神培養、堅決完成任務和樹立榮譽感。徐益民[4]提出護士長在護理質量管理中要有嚴密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做護理科研、臨床教學的帶頭人;在工作中起到先鋒作用。項偉嵐等[5]建議在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廣泛推廣委員會制,委員會制能規范護理管理,使護理管理更具民主性、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及實效性,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3.2營造安全文化氛圍,促進護理人員素質水平的提高隨著醫院日趨激烈的競爭,護理人員正在感受并承受著隨之而來的種種壓力,面對日益發展的醫學領域,她們需要不斷學習來更新知識。如何為她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至關重要。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綜合體現,為每個人、每個單位、每個群體對安全的態度、思維程序及采取的行動方式[6]。胡丹[7]通過構建安全文化氛圍、樹立安全護理理念、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術培訓、制定病房服務質量標準、加強風險管理、安全訪談等方法將安全文化管理思路運用到病房管理中降低了護理風險,保證了護理質量。齊蓓[8]分析了護理人員對法律意識缺乏認知的各種表現,提出增強護士法律意識,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減少醫療糾紛。應菊素[9]在調查了護士的時間管理傾向后發現護士的時間管理傾向為中等水平;且時間管理傾向與工作壓力呈負相關,與工作滿意度、工作勝任感成正相關,指出提高護士時間管理傾向有助于降低其壓力,提高工作勝任感和滿意度。
3.3管理體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三者有機結合,確保護理安全順利運行合理的安全體制需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配合,才可以如期運作。如何發揮管理者的潛能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是確保護理安全的關鍵。護理管理是指護理管理者有效地協調人、財、物、時間、信息和技術等組織資源,通過計劃、組織、人員配備、領導和控制過程,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10]。它既是一種行為,更是一門藝術,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人本原理即以人為本,就是在管理活動中,把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作為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堅持一切以人為本,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根本手段,從而達到提高效率和滿足個人不斷發展的目的[10]。岳閩燕[11]把人本原理引入護理管理之中,指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把管理的重點放在激發患者的積極性上,要求護理人員將組織內人際關系的處理放在重要地位,努力為患者創造各種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機會,明確個人職責,明確整體組織目標,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積極主動并有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務。王珮瑄等[10]指出人本化管理體現在護理工作中就是要關心護士、愛護護士、尊重護士、培養護士、信任護士、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4小結
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標,在新形勢下的醫療護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影響護理安全的各種因素,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地嚴防各種差錯事故的發生,達到防患未然。在確保醫院醫療護理安全的同時,為醫務人員構建了一個舒心的工作平臺,更為患者提供了一個身心安全的康復環境,達到雙贏的預期效果,使醫院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長期穩定發展下去,是每一個醫院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