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生兒病區質管成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全管理方法
1建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在護理部主任的領導下,護士長實行護理風險管理,成立科室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組長1名、副組長2名,明確小組各成員的職責,組織全科人員認真培訓學習,每日進行護理質量講評,每周進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制訂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對違規者實施強有力的處罰。
2完善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每月定期召開護理人員座談會,匯報新生兒病區護理工作特點及狀況,分析存在的安全隱患,識別風險意識,明確各個因素的影響。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如《新生兒人室工作制度》、《探視制度》、《新生兒管理制度》《、新生兒區感染管理規定》《、新生兒護理安全工作制度》等)以及工作流程,制訂患兒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及操作流程,加強護士巡視制度,建立留置套管針脫出、液體外滲、臀紅等護理缺陷補救機制,及時彌補不足,減少護理問題的發生。同時,護士長還需加強監管,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偏差,使制度得到認真執行,從各個環節保證患兒的安全。
3加強護士的專業培訓新生患兒起病急、無家長陪護。因此,護理人員的專科知識和急救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本院每月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窒息復蘇急救演練、專科技能培訓,并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
4患兒的安全護理(1)監護。護理人員需要耐心細致地觀察患兒的病情。判斷其疾病情況。若發現病情變化,應迅速報告醫生并配合搶救。(2)操作。執行各項治療和護理操作時,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3)用藥。熟悉用藥的計算方法。(4)飲食。患兒應注意飲食,防止污染。由專人喂哺,以免發生意外。(5)預防并發癥。新生兒皮膚黏膜薄嫩,易發生臀紅、鵝口瘡等并發癥,應注意預防。(6)交接班。嚴格交接班,如患兒病情交接、治療情況交接、搶救器械使用交接等。(7)做好患兒家屬的解釋和安慰工作。使家屬放心。
普通兒科新生兒的護理方法
新生兒無分區護理,由家屬陪伴照顧,按一般護理常規護理。有新生兒管理制度等。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入住新生兒病區患兒的臀紅、鵝口瘡等癥狀發生率明顯低于未入住患兒,死亡率和窒息率顯著降低。經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下表1:
討論
研究證實,入住新生兒病區的新生兒臀紅、鵝口瘡等并發癥發生率及患兒死亡率、窒息率均比未入住患兒明顯降低。主要是入住病區患兒在住院期間均由有經驗的專業護理人員全程護理和管理,這樣不但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和安全隱患,還保證了護理質量,提高了搶救成功率。
由此可見,護理人員只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專科知識水平,以愛心、慎獨精神為指導,認真履行職責,才能從根本上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使護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作者:曾桂炎單位:廣西陸川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