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市發展城市公交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職責分工;工作任務;工作要求進行講述,其中包括: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領導小組單位成員職責、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市場運作機制、規范公交企業服務行為、完善公交線網布局、實行公交人性化服務、加快公交設施建設、建立城市快速公交路網、啟動輕軌規劃和地面快速公共汽車營運系統研究、強化“公交優先”通行權、建立扶持補貼政策、完善價格調控機制、強化公交設施規劃和用地制度、加大科研投入、加強市場監管、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加強督查,整體推進等,具體材料詳見:
為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府〔20**〕40號),促進公共交通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擬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職責分工
各鎮區、各有關部門要圍繞市政府《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府〔20**〕40號)中提出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標要求,進一步加強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制定各項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落到實處。
(一)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本方案的落實、檢查和監督工作;督促各鎮區及各有關單位落實公共交通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二)市交通局:負責制定和實施公交發展規劃,加強公交發展戰略及相關政策研究,整合市域組團公共交通資源,完善和優化公交系統,滿足市民出行需求;打擊和取締非法營運,加強公交服務質量監督,編制公共交通補貼支出預算;會同市財政局、物價局對公交企業的成本和費用進行年度審計與評價,合理界定和計算政策性虧損,為政府實行公交補貼提供科學依據。
(三)發展和改革局:負責將公共交通、軌道交通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四)市財政局:負責設立市、鎮兩級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資金,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規范公交成本費用評價制度和政策性虧損評估制度,對公共交通實行經濟補貼、補償政策。將公共交通專項補貼納入年度預算,對公交企業承擔的特定人員優惠乘車(包括老年人、殘疾人、軍人免費乘車,學生和成人持**通ic卡優惠乘車等)、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所增加的支出和因油價上漲造成燃油費用增加的支出,在扣除中央及省相關補貼后,給予合理補貼。
(五)市建設局:負責中心城區內的港灣式停靠站、站臺、候車亭等公交設施的建設、維護和管理。
(六)市公安局:積極開展打擊涉及公交的各類犯罪活動,督促指導公交企業做好客運站場和車廂的內部保衛工作;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及行車秩序的管理,保障道路通行能力。從公交專用道、通行信號、交叉口通行限制及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公交的優先通行權。
(七)市物價局:負責依法制定或調整公交票價,審核公交成本,建立定期成本費用監審和政策性虧損補貼機制;依法打擊亂漲價、亂收費等違法行為。
(八)市規劃局:負責制定軌道交通規劃,配合市交通局做好公交規劃,以及做好各類公交站場控制性規劃、快速公交專用道、路口專用線及配套設施的規劃,并納入市總體規劃。負責審查舊城改造、新建居住小區和公共設施的公交配套規劃情況,對未按規定配套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從源頭上促使公共交通站場成為舊城改造和新建居住小區、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工程項目配套建設的內容,實行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九)市國土資源局:在已落實用地指標、符合**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負責對公交規劃確定的綜合客運樞紐站、公交樞紐站、首末站、維修場以及停車場等公交基礎設施優先辦理用地手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公交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
(十)市城管執法局:負責做好城區公交樞紐站、首末站、候車亭上落點的占道經營等違法違章行為的打擊工作,保障公交優先通行。
(十一)市科技局:負責推廣應用先進科技成果,滿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技術需要;指導公交企業建立和完善智能管理調度系統,推動公交行業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對綜合交通信息平臺、車輛智能化和安全性有關標準等組織立項,加大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經費投入及科研力度。
(十二)市公路局:負責協調國、省道建設港灣式候車亭等工作。
(十三)市國資委:負責做好公交基礎設施等公交資產的管理工作;做好公交企業的財務審核工作。
(十四)市法制局:負責審查和制定優先發展公交的有關政策法規。
(十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支持配合公交體制改革工作,指導和督促公交企業制定相應配套工作方案、妥善開展員工分流處置工作,切實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確保改革期間公交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全力配合做好維穩工作,確保改革工作的平穩順利實施。
(十六)**集團:全力配合公交優先發展的各項工作,加大公交的車輛、客運綜合站場、樞紐站等的投資建設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公交企業領導班子績效考評制度,建立健全對公交企業的監管和激勵機制。
(十七)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等公交企業:全力配合公交優先發展的各項工作,強化內部管理,保障職工利益,提升工作效率,挖潛降耗節約成本,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公交服務系統。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市場運作機制。20**年底前,市交通局牽頭,會同國資委、**集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等公交企業,各鎮區全力配合,按照《**市公交行業體制改革方案》(*府辦〔20**〕86號)要求,建立完善的公交市場運作機制,深化國有公交企業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引導鎮區資金和集團資本參與國有公交企業的改革,優化公交企業的資本結構,加快體制和機制轉換,進一步整合全市公交資源,實施全市公交一盤棋戰略,形成國有主導、多方參與、規模經營、有序競爭的格局,促進公交企業的持續發展,為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提供機制保障。
(二)規范公交企業服務行為。市交通局根據《**市域公共客運交通規劃》和《**市中心城區常規公共交通近期改善規劃(20**-20**)》,結合城市發展需要,在20**年底前對現有公交線路進行調整和優化;明確營運主體、期限和服務標準;授予營運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公交經營權,打破公交線路終身經營制;規范公交企業經營,突出公交服務質量、服務裝備、服務標準和公共義務,為乘客提供質優價廉的公共服務。通過政府和社會監管,將營運效率低、服務質量差的公交企業淘汰出公交市場,促進我市公交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完善公交線網布局。市交通局按照《**市中心城區常規公共交通近期改善規劃(20**-20**)》要求,將公交線路向新建大型居住區、商業區、學校、旅游景區(點)等區域延伸,縮短公交班次間隔時間,延長服務時間,優化公交線網,減少線路重疊,調整非直線系數過大的公交線路,減輕道路交通壓力,提高公交服務效率。在《**市域公共客運交通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編制各組團的公共交通客運規劃,為公交發展提供科學理論指導。
(四)實行公交人性化服務。**集團及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等公交企業大力引進大容量、低能耗、環保型的公交車,推進公交車使用天然氣的可行性研究和試點工作,提高公交車輛的檔次和舒適度;加強對車輛的維護保養,不斷改善乘車服務硬件,增強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在交通出行中的吸引力。規范和完善公交站牌的設置,在市區主要道路逐步設置盲人觸摸式站牌、中英文標識站牌,提供公交人性化服務。在公交轉乘線路比較多的停靠站點設置觸摸式多媒體電腦查詢系統,為乘客提供相關信息服務。加強公交企業員工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教育,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做到誠信服務、禮貌待客、安全營運、規范操作。
(五)加快公交設施建設。市規劃局、建設局、交通局等部門以及**集團根據《**市域公共客運交通規劃》,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大投資力度,積極推進公交站場樞紐、公交首末站和公交候車亭的規劃建設。在長途車站、口岸、軌道交通等交通節點建設大型公交換乘樞紐,形成市內公交與對外交通的轉換,方便乘客換乘公交車。**集團按照規劃在城區市人民醫院、**酒店、中醫院、**新都會、**醫院、**百貨等地建設六個大型公交換乘樞紐站,增建城北、**區、**鎮等地綜合客運樞紐站。在**鎮、**鎮等地建設公交后勤站場。
市規劃局、建設局、交通局、公路局、公安局等部門配合,在主要交通干道上建設港灣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臺、候車亭等設施,建成后的公交基礎配套設施無償提供給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使用。對符合公共交通車輛通行條件的居住區,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及相應的站點。按照“滿足群眾需求,不干擾正常通行”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設置公共汽車和出租汽車停靠點。
市交通局、財政局協調實施“鎮鎮有站、村村有亭”工程。采取向省爭取一點、市鎮兩級各出一點的辦法,在20**底前實現所有鎮區至少有一個四級車站,各行政村均有一對候車亭的目標,改善農村候車條件。
(六)建立城市快速公交路網。市規劃局、建設局、公安局要把公交專用道建設作為城市道路建設的重點,通過設置和劃定公交專用道,保證公交車輛對道路的專用或優先通行權。積極創造條件在市區現有主干道上逐步辟建公交專用道,市區新建、改建的主干道也應同步規劃、建設公交專用道。
(七)啟動輕軌規劃和地面快速公共汽車營運系統研究。市規劃局要在20**年底前完成市內輕軌規劃的研究,推進軌道交通的建設,在20**年底完成brt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力爭在2012年底建設brt系統專用線路,發展現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
(八)強化“公交優先”通行權。市公安局在中心城區設置公交車優先通行道路網絡,在有條件的路口增設公交車專用導向車道。在具備公交車輛通行條件的部分擁堵道路,可設置除公交車外其他車輛禁駛區域。加大對違反交通法規、擅自占用公交專用道路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促進“公交優先”通行權的落實,實現公交全面提速。
(九)建立扶持補貼政策。市、鎮兩級財政要將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基礎設施配套費等政府性基金用于城市交通建設,并向公共交通傾斜,要分別建立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資金,規范公交成本費用評價制度和政策性虧損評估制度,對公共交通實行經濟補貼、補償政策,對軌道交通、綜合換乘樞紐、場站建設,以及車輛和設施裝備的配置、更新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市交通局會同財政局、物價局聘請中介機構對公交企業的成本和費用進行年度審計與評價,合理界定和計算政策性虧損,并給予適當補貼;對公交企業承擔社會福利(包括老年人、殘疾人、軍人免費乘車,學生和成人持**通ic卡優惠乘車等)、實行低票價制度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所增加的支出,由市、鎮兩級財政分別給予專項經濟補償。
市財政局牽頭聯合交通局、**集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等單位制定**通ic卡推廣使用及公交專項補貼方案,加大乘坐公交優惠力度,吸引市民乘坐公交車輛。同時,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我市公交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減免有關稅費,加快開展燃油稅返還公交企業工作。
(十)完善價格調控機制。市物價局按照《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城市交通票價管理機制,在兼顧公交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充分考慮公交企業經營成本和居民承受能力,科學核定城市公共交通票價。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票價聽證制度,提高票價制定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發揮客運價格的導向和杠桿作用,保持城市公共交通低票價政策,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率。
(十一)強化公交設施規劃和用地制度。市交通局、規劃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等部門要以“公交優先”理念統領城市交通規劃,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確定我市城鄉統籌發展的城市公共交通戰略和目標。統籌規劃城市公共交通專用路網,組織開展公共交通場站設施專項用地規劃,科學論證需求規模。建立公交設施用地保障制度,優先安排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建設用地,《**市域公共客運交通規劃》確定的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換乘樞紐等設施,其建設用地項目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采用劃撥方式供地。不得隨意擠占公共交通設施用地或改變土地用途。
(十二)加大科研投入。市科技局要加大對公交行業的科研投入,強化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科技支撐。對公共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綜合交通樞紐設計、公共交通優先的道路網利用和信號系統、綜合交通信息平臺、車輛智能化和安全性有關標準等組織立項,加大科研力度。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科技成果,滿足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技術需要。公交企業要加大對企業管理系統的科技投入,提高運營組織水平。
(十三)加強市場監管。市交通局、公安局等部門要加強對公交企業經營和服務質量的監管,規范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營運、妨礙公共交通正常運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為。要逐步推行等級服務評定制度,開展文明線路創建活動,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公益事業,是促進我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事關社會穩定與和諧。各鎮區、各有關部門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落實各項工作。
(二)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各鎮區及各有關職能部門要結合實際,按照職責分工,落實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各項工作任務,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加強規劃研究,科學制定發展公共交通工作方案,采取切實可行的扶持措施,推進我市公共交通發展上水平、上臺階。新晨
(三)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和積極參與。各鎮區和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合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信息溝通,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提高我市公共交通發展水平。
(四)加強督查,整體推進。將發展公共交通納入各鎮區及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年度實績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明確主要領導為公交發展的第一責任人。完善責任體系,強化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公交發展在全市整體推進。加大督查力度,認真檢查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積極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推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