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流域水環保整改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有關會議精神及要求,結合我區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及面臨的問題,特編制完善《區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2010—2012)》如下:
一、總體目標
根據市委、市政府對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任務要求,進一步明確目標責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削減內外源水污染負荷,逐步恢復水體自凈能力,促進直湖港水質不斷好轉。
二、重點工作
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直湖港段水質逐年好轉,但由于存在上游來水影響、排水不暢、環境污染負荷仍較重、部分地區污染治理不到位等問題,距離整治目標尚有一定差距。針對以上問題,2010年,區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各項任務按時序推進到位,已完成5個項目,投資9654萬元,完成計劃投資6470萬元的149.2%;2011年度計劃完成5大工程、共12個項目,計劃投資6860萬元;2012年度計劃完成5大工程、共10個項目,計劃投資6915萬元(具體工程項目見附件2)。
(一)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工程
根據國家及省、市產業政策,結合區城市化建設推進要求,組織實施直湖港流域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工程,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全面關停、淘汰違法違規落后企業,落實沿河有關企業向工業集中區搬遷工作。2010年,完成“三高兩低”企業整治10家,區政府補貼80萬元。2011年計劃實施“三高兩低”企業整治8家,區政府補貼60萬元;2012年計劃實施“三高兩低”企業整治6家,區政府補貼45萬元(具體企業名單見附件3)。
(二)工業點源污染治理工程
目前,我區直湖港流域已建成錢惠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環保水務有限公司(洛社廠、楊市廠)、永達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楊市電鍍園)和陽山鎮陸區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等5家污水處理廠,均已正常運行并達到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工業點源污染治理工作重點是: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審核、循環試點示范企業和生態型工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加大控源截污力度,對片區內工業企業的排放冷卻水、冶金酸洗循環終水等工業廢水按照“零排放”要求進行重點治理;加強對沿河工業污染源監管和限期治理力度,嚴肅查處各類偷排、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鞏固和提升河道治理成果;加強各污水處理廠的能力建設和運維管理,確保尾水達標排放和污泥安全處置。
1.節水型企業創建。2010年,完成創建節水型企業5家,投資200萬元;2011年計劃投資30萬元,完成創建節水型企業1家(市城市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計劃再投資30萬元,完成創建節水型企業1家。
2.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為在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控制污染物排放,減輕末端治理的壓力,根據省規劃要求,在2012年之前完成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36家。截至2010年底已累計完成34家。2011年計劃完成6家,投資1000萬元;2012年計劃再完成6家,投資1000萬元(具體企業名單見附件3)。
3.工業企業污水綜合治理。截至2010年底,已完成直湖港段沿線所有直排口封堵,完成省規劃要求的88家企業限期治理任務,并對其中70余家企業進行了回頭看;完成13家工業企業提標改造,投資650萬元;將11家企業原直排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網,投資550萬元;對年排放化學需氧量5噸以上的19家工業企業排污口全部安裝自動監控裝置,投資100萬元。2011年計劃投資1000萬元,完成32家工業企業生產廢水綜合治理,確保排水達標區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水質、水量符合接管條件的重點污染企業的生產廢水接管率和集中處理率達到90%(具體企業名單見附件4)。排水達標區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157家工業企業生活污水全部實現接管(具體企業名單見附件5);2012年計劃完成162家工業企業污水綜合治理,確保排水達標區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水質、水量符合接管條件的所有工業企業的污水接管率和集中處理率達到90%。
(三)生活污染治理工程
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區直湖港流域生活污水未治理村莊約500余個,核定桃林產業主導自然村208個,剩余需治理村莊約300個,計劃通過“推進城市化建設,做好直湖港流域邊遠村莊搬遷工作”的基礎上,開展排水達標區建設和農村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徹底解決農村生活污染問題。
1.邊遠村莊搬遷整治。2011年,區直湖港流域計劃完成搬遷村莊100個;2012年計劃完成搬遷村莊100個。
2.排水達標區建設。根據《區控源截污暨排水達標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要求,2011年上半年完成片區內集鎮建成區全部75個塊區的建設,完成村莊生活污水接管13個(具體名單見附件6),預計五月底前完成。為進一步擴大管網覆蓋范圍,推進排水達標區建設向直湖港及其主要支流河道兩側偏遠地區延伸,確保流域內村鎮及工業企業生活污水應接盡接。2011年下半年,計劃完成64個拓展片區建設;2012年計劃再完成65個拓展片區建設。
3.邊遠村莊生活污水點源處理。2010年,按照“因地制宜,分類處理”的原則,采取微動力、少管網、低成本、易維護的生態處理模式,完成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56處,投資1294萬元。2011年計劃投資1125萬元,完成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38處(具體名單見附件7);2012年,結合片區內排水達標區建設及搬遷整治工作,完成片區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
(四)農業生產污染治理工程
1.種植業污染控制工程。一是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和布局。進一步縮減糧油作物比重,擴大經濟林果等經濟作物比重,控制區域內高耗肥作物總量。二是推廣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不同的作物種類,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嚴格控制盲目施肥。加快水蜜桃、蔬菜等經濟作物專用有機肥、配方肥的研發。三是大力推廣有機肥。改善用肥結構,大力推廣使用農家肥、商品有機肥等有機肥料,嚴格控制化肥的用量。2010年完成節水高效灌溉2800畝,推廣商品有機肥4000噸、2萬畝次;土壤取樣化驗400個,測土配方施肥57237畝,病蟲害綜合防治57237畝,投資1640萬元。2011年計劃完成測土配方施肥5萬畝,推廣商品有機肥4000噸,病蟲害綜合防治5萬畝,實施范圍:洛社鎮京杭運河以南、陽山鎮、錢橋街道。到2012年,實現種植業氨氮、總磷排放總量在2009年基礎上削減30%。
2.尾水綜合循環利用工程。規模養殖場(戶)實施養殖尾水循環利用工程,池塘尾水全部排入生態溝、渠中,通過人工種植的各種水生植物、濕地實現土壤攔截、沉淀,經過一定凈化后再經進水渠注入池塘,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使養殖尾水不排入外河。2010年投資30萬元,完成1家尾水綜合循環利用工程示范;2011年計劃完成陽山鎮尹城水產養殖場尾水綜合循環利用工程建設(建設面積850畝),投資210萬元;2012年計劃再完成1家尾水綜合循環利用工程,投資30萬元,水產規模養殖50%實現尾水處理或循環利用。
3.畜禽養殖污染控制工程。片區內現有畜禽規模養殖戶83戶,其中生豬77戶、家禽6戶,已進行全面整治。2010年完成關閉規模養殖場2家,8家規模養殖場實現廢棄物綜合治理,投資30萬元。2011年計劃完成2個生態健康養殖示范點建設,分別為洛社鎮保健村的奔馬養殖場(存欄生豬400頭)、陽山鎮尹城村臧岳清養豬場(存欄生豬184頭),啟動關閉市南洋農畜業有限公司,2012年關閉到位。2012年繼續加強對直湖港流域所有畜禽養殖場(戶)的監管、督查,杜絕偷排污水現象;80%畜禽規模養殖場(戶)污染完成治理整改;畜禽糞尿綜合利用率達85%。
(五)河道內源污染治理
1.河道生態清淤。推進實施直湖港及支流河道輪浚工作,有效降低河道內源污染負荷,確保規劃區內河道暢通,恢復和提高直湖港及其河網的引排能力,并使水體充分交換,增強水體,復氧能力和自凈能力。2011年計劃實施支河輪浚機制,清淤6條,完成土方9萬方,投資50萬元。2012年繼續實施支河輪浚機制,計劃7條河道疏浚,逐步恢復水體自凈能力。
2.河岸帶植被修復。全面推進直湖港及支流河道兩側河岸帶植被修復及生態護坡建設工程。對直湖港、錫溧運河河岸帶兩側50米范圍建設生態防護林帶,強化綠化和環境功能;對直湖港支流河網岸線進行生態化改造,通過堤防改造、植物配置,提高水陸交換能力,基本恢復河道景觀功能和生態功能。2010年完成生態防護林建設350畝,投資180萬元。2011年計劃投資75萬元,在洛社鎮馮巷浜、桃園村,錢橋街道洋溪河,建設生態防護林50畝。2012年計劃投資150萬元,在直湖港兩側因地制宜,營建水源凈化林200畝。
3.河道生態修復。2011年計劃實施支河生態修復3000平方米,投資200萬元。重點實施錢橋街道的井亭河、洋溪河、大張巷河和陽山鎮的察亭浜等河道生態修復工程。2012年計劃繼續實施直湖港及其支河生態修復,逐步恢復直湖港流域水體自凈能力。
4.新溝河排水通道暢通工程。抓緊銜接并落實新溝河拓浚延伸及河道生態修復工程,2011年做好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切實加強對區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區政府專門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1)。洛社鎮、錢橋街道和陽山鎮要高度重視,繼續把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作為重要工作內容,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制訂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各項重點工作,明確目標、時限及責任人,限期完成。
(二)加強部門聯動,開展全面整治。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責,堅持定期協商,加強協調配合,多措并舉改善直湖港水質。區發改局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區經信局要切實發揮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中的職能作用,督促和指導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加速落后產能退出;區建設局要加大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力度,結合區城市化建設搬遷整治工作,解決好農村生活污染問題;區水利農機局要加大直湖港及支流河道生態清淤力度,清除河道內源污染,合理有效溝通水系,促進水體流動,恢復水體自凈能力;區農林局要加強農業生產各項污染的綜合治理,削減氨氮、總磷排放總量;區環保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加強掛牌督辦、公開道歉、環境問題后督察等行政執法手段,完善片區內工業點源污染的治理,確保片區內污水處理廠尾水達標排放;區城管局要加快推進市政污水管網和排水達標區建設向直湖港兩側邊遠村莊的延伸拓展,進一步強化排水許可管理。
(三)加強檢查考核,嚴肅責任追究。為確保綜合整治工作方案中各項重點工程能夠按時有序推進并達到預期目標,各鎮(街道)、各職能部門要定期匯報各項重點工程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區直湖港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對各鎮(街道)、各部門相關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對工作推進不力的,追究相關政府、部門及責任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