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規范與加強財政管理的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配套措施。并成立相應的運行機構,縣(區)財政部門要結合外地實際。將鄉鎮財政所人員和編制上劃縣(區)級,實行縣(區)財政局和鄉鎮對財政所雙重領導,以縣(區)財政局為主的管理方式。
一、指導思想
以農村稅費改革第二步工作為依據,以公共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為指導。以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為基礎,以鄉鎮預算管理權、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財務審批權“三權”不變為前提,以“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促進鄉鎮依法組織收入,保證鄉鎮基本支出需要”為目標,改革鄉鎮財政管理方式,實行“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逐步緩解鄉鎮財政困難,防范和化解鄉鎮政府債務風險,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促進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保證改革試點相對穩定,依照建立公共財政管理體系的要求。堅持“六個不變”
1財政管理體制不變原則。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的改革。
2預算管理權不變原則。依照《預算法》規定。編制鄉鎮本級預算、決算草案,組織鄉鎮本級預算的執行。
3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變原則。鄉鎮財政預算內、外資金的所有權、使用權仍歸各鄉鎮。鄉鎮財政預算內、外收支自求平衡。
4財務審批權不變原則。屬于鄉鎮財權和事權范圍內的支出。仍由鄉鎮按規定的順序審批。
5債權債務關系不變原則。鄉鎮的各項債權仍由鄉鎮享有、債務仍由鄉鎮自行承當。
6財務核算主體不變原則。鄉鎮財務仍然堅持獨立核算。
三、主要內容
實行“鄉財縣管鄉用”財政管理方式由縣(區)財政部門直接管理并監督鄉鎮財政收支,以鄉鎮為獨立核算主體。做到六個統一”
㈠統一編制預算。縣(區)財政部門按有關政策。結合鄉鎮財力實際,兼顧需要與可能,明確預算安排順序和重點,提出鄉鎮財政預算布置的指導意見,報縣(區)政府批準;鄉鎮政府根據縣(區)政府批準的指導意見,根據各鄉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結合鄉鎮財力情況,編制鄉鎮本級預算草案,送縣(區)財政部門審核后,按法定順序批準。年度預算執行中需調整的由鄉鎮提出預算調整方案報縣(區)財政部門審核,按法定順序報批。
㈡統一設置會計。取消鄉鎮財政總預算會計。核算鄉鎮各項會計業務。
㈢統一設置賬戶。取消鄉鎮財政(含政府)各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所有賬戶。并設立“結算專戶”工資專戶”支出專戶”項目資金專戶”村級資金專戶”五個分賬戶。其中“結算專戶”核算鄉鎮預算內、外所有收入和各項補助、上解款項;工資專戶”用于核算縣(區)財政直接撥入的鄉鎮人員統發工資和其他人員經費;支出專戶”由鄉鎮管理,用于核算鄉鎮除人員經費外的其他各項支出;項目資金專戶”由鄉鎮管理,用于核算上級下撥的各種項目資金支出;村級資金專戶”用于核算縣(區)財政補助給村級的各項資金支出。
㈣統一收付方式。
1收入方面:
⑴農業稅收:煙葉特產稅由縣(區)農稅局與煙草部門結算直接繳入縣(區)國庫;契稅、耕地占用稅由鄉鎮財政所農稅征解賬戶繳入縣(區)國庫或縣(區)農稅局征解專戶;
⑵其他收入:直接繳入縣(區)國庫;
⑶預算外收入:全部繳入縣(區)財政部門設立“結算專戶”
2支出方面:
⑴人員經費:縣(區)財政部門直接撥入縣(區)財政部門在各鄉鎮農村信用社開設的工資專戶”人員經費直達個人。
⑵公用經費:鄉鎮政府年初提出公用經費使用計劃。報縣(區)政府審批,嚴格按計劃執行。每月實際開支情況報縣(區)財政部門審核后,委派會計方可入賬。平時實行備用金制度。
⑶項目資金:國債、老建扶貧、以工貸賑、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資金撥入縣(區)財政部門在各鄉鎮農村信用社開設的項目資金專戶”嚴格按項目資金管理方法執行。
⑷村級資金:村級資金屬集體性質的資金。確保專款專用,使用情況定期向村民公布。
㈤統一料理推銷。鄉鎮各項推銷支出。經縣(區)財政部門審核后,交縣(區)推銷辦集中統一操持,推銷資金由縣(區)財政部門直接撥付供應商。
㈥統一管理票據。鄉鎮使用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農稅票據等。實行票款同行、以票管收,嚴禁坐收坐支。
四、具體要求
1此項改革工作由縣(區)人民政府領導。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各地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布置,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完善各項改革措施,確保改革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