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園區創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激發園區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全面提升園區對外開放水平,有力助推園區高質量高效益發展,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全省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7〕110號)《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認定管理辦法》(陜政發〔2020〕31號)文件精神,縣委、縣政府結合全縣實際,決定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推進創建工作順利有序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和“五個扎實”要求,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承載區、先行先試創新區、經濟發展集聚區”的發展思路,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約高效,以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目標,以農副產品加工、煉化裝備制造、智能物流為主導產業,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產業集聚、區域發展的特色園區發展格局,使園區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成為構建新時代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吸引外資新優勢的排頭兵,成為促進創新創業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示范區,成為體制機制創新、營商環境優良的引領區,推動園區經濟轉型跨越和追趕超越發展。
二、創建目標
力爭用2-3年時間,到2023年底前把工業園區創建成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21年,園區年度生產總值達22億元,年度稅收收入達0.9億元,年度進出口總額達3000萬人民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實際到位外資及省外資金)累計達40億元。
——2022年,園區年度生產總值達32億元,年度稅收收入達1.2億元,年度進出口總額達4000萬人民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實際到位外資及省外資金)累計達45億元。
——2023年,園區年度生產總值達22億元,年度稅收收入達1.5億元,年度進出口總額達5000萬人民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實際到位外資及省外資金)累計達50億元。
三、創建任務和內容
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任務內容涉及八個部分,工業園區管委會為創建牽頭負責單位,縣經發局、縣自然資源局等相關部門配合完成創建工作。
(一)不斷擴大經濟規模。創建期內園區年度生產總值不低于32億元,年度主導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不低于50%,年度稅收收入不低于1.5億元,年度進出口總額不低于5000萬人民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實際到位外資及省外資金)累計不低于50億元。人均勞動生產率和單位土地產出強度高于全縣上年度平均水平。(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經發局、縣財政局、縣統計局、縣招商局、縣稅務局負責配合)
(二)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集中力量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上下游配套企業,實現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到2022年,園區企業特色鮮明,規模發展,形成以糧農集團30萬噸生物質乙醇燃料項目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集群,以延長石油裝備制造石油管材生產加工為代表的煉化裝備制造集群,以八千里食品公司豆制品加工為代表的農副產品加工集群,以中通快遞陜北智能科技快遞產業園和韻達快遞智能物流產業園等為代表的智能快遞物流集群,以包茂高速、西延高速、西延高鐵建設為機遇,大力布局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數字經濟,積極引進金融服務機構、現代物流企業入駐,構建商貿服務集群。(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經發局、縣招商局負責配合)
(三)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到2022年底,園區形成完備的水、電、路、氣、通訊、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為入園企業提供“七通一平”入駐條件。配套建設園區日處理1000m3污水處理站1處、110KV變電站1座、公共服務中心、農副產品研發檢測中心、院士工作站等設施,全面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財政局、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負責配合)
(四)科學編制發展規劃。重新修訂編制園區總體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報告、規劃環評報告等基礎資料,使園區規劃符合市、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及相關產業規劃,為園區科學持續高效發展指明方向。(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分局負責配合)
(五)高效集約利用資源。推進土地、能源、資本等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提高投入產出效率,促進資源消耗小、經濟效益高的企業實現規模化集聚化發展,實現園區規劃建設目標任務科學有序發展。建立健全“畝均效益”評價機制,提高資源使用效能,完善低效企業退出機制,為先進產能騰出土地指標、環境容量和市場空間。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低于1噸標煤/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水耗不高于15立方米/萬元。(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經發局負責配合)
(六)加強環境治理保護。嚴把項準入關,污染環境的項目堅決不準入,落后產能的項目堅決不準入,不符合產業方向的項目堅決不準入。要加強園區環境污染專項治理,完善工業園區污水收集管網及污水處理廠建設。新建企業環評全部達標,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1.5公斤/萬元,單位生產總值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低于0.7公斤/萬元,污染事故發生率為零。(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分局負責配合)
(七)強化社會責任履行。緊緊圍繞促進增收這個重點,引進培育就業能力強、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拓寬就業渠道,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加強企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的權益保障,加快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力爭社保覆蓋率高于70%以上。強化安全生產監管,確保實現創建期安全生產事故“零死亡”,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人社局、縣應急管理局負責配合)
(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實現以市場化招商引資為主,政府招商為輔的招商引資新模式。著力提升招商隊伍專業化水平,認真謀劃產業鏈,繪出產業鏈地圖,有的放矢,明確要招商的龍頭企業、配套企業和相關服務型企業。通過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隊招商、龍頭企業招商、個性化招商等方式,主動出擊,廣泛對接,高質量完成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工作。制定完善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招商引資及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切實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提升招商引資水平和質量。同時,算好投入產出賬,堅持科學招商;建立招商引資統籌推進機制,形成招商引資合力。(工業園區管委會牽頭,縣招商局負責配合)
四、時間安排
(一)第一階段:啟動實施階段(2021年2月-2021年5月)
1、2021年2月-2021年3月:聯系對接省、市商務主管部門,明確創建標準及程序。邀請專業機構,指導園區開展創建工作,編制《工業園區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方案》。
2、2021年4月-2021年5月:編制完成《工業園區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方案》,對標各項創建指標標準,進一步摸底排查、確定現狀、明確范圍、尋找差距,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建路線圖、時間表及任務書,拿出指標落實方案,穩步推進創建工作。
(二)第二階段:創建實施階段(2021年6月-2022年12月)。
(1)2021年6月-2022年7月:各責任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做好協調配合,及時修訂編制園區總體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報告、規劃環評報告等基礎資料,全面落實各項創建工作任務。同時,進一步完善園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優化提升園區營商環境。
(2)2021年6月-2022年12月: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水、電、路、氣、通訊、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同時,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全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園區發展,全面提升園區整體發展效益,確保創建工作中的各項指標任務按時完成。
(三)第三階段:申報評估階段(2023年1月-2023年12月)。
1、2023年1月-2023年3月:按照“邊申請創建、邊落實指標、邊建設邊發展”的思路,認真做好創建申報資料整理準備工作,各相關責任單位要積極主動對接省、市歸口主管部門,對標做好相應指標協調促進工作,并及時出具相應指標證明。
2、2023年4月-2023年5月:創建資料由工業園區管委會統一整理編制成冊上報縣政府,縣政府審核同意上報市政府,市政府審核同意后上報省政府評估審批。
3、2023年6月-2023年7月:邀請省專家組來工業園區實地考察調研和指導促進,對各項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各責任部門對照創建標準,查漏補缺,補齊短板,進一步完善創建工作資料。
4、2023年8月-2023年12月:完成創建評估驗收,鞏固提升創建成果,確保早日通過省政府評估批復和授牌認證。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成立創建組織機構。成立由縣政府縣長同志任組長,縣委副書記同志、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同志、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同志任副組長,縣經發局等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創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和問題的領導和決策。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工業園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由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同志兼任,具體負責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的日常事務協調和處理工作。
(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堅持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各相關部門單位,每季度召開1-2次創建聯席會議,聽取創建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創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標創建標準和要求穩步推進創建工作進度。同時,要超前謀劃,靠前協調,主動加強與省市有關歸口主管部門的聯系對接,切實做好各項指標證明出具及審查工作,及時跟蹤審批進展情況,按期完成創建任務。
(三)嚴格督查考核推進。根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指標和標準,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及時掌握創建工作最新進展,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創建工作督查考核機制,定期通報創建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定期開展工作進展情況考核評估,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力爭早日創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