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街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聚焦重點問題和關鍵環節,做到“六個延伸”,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結合《2019年區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實施方案》及街道實際,制定2019年街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方案。
一、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我街道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調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由街道黨委書記畢守啟同志任第一組長,街道辦事處主任吳家華同志任組長,街道班子成員、花沖派出所所長任副組長,街道各部門負責人、各社區主要負責人、花沖派出所分管副所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街道綜治辦,王武琪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協調處理辦公室日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轄區派出所及街道各部門,要有一盤棋的大局意識,服從調度,要及時分析形勢、通報情況、共享信息、工作聯動,協調解決難題。
二、總體要求和實施步驟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針對當前涉黑涉惡問題新動向,切實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把掃擊黑惡勢力犯罪和反腐敗、基層“拍蠅”結合起來,把掃黑除惡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既有力打擊震懾黑惡勢力犯罪,形成壓倒性態勢,又有效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形成長效機制。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抓住“兩大機遇”,落實“三大任務”,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黨的領導、發揮政治優勢。在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各方面和全過程。
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動群眾,實現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過程人民參與、成效人民評價、成果人民共享。
3.堅持綜合治理、齊抓共管。有效整合部門資源力量,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4.堅持依法嚴懲、打早打小。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法治保障,明確政策界限,嚴格依法辦案,依法從嚴懲處黑惡勢力,努力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嚴防坐大成勢。
5.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治理。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堅持邊打邊治邊建,既要解決涉黑涉惡突出問題,又要建立健全從源頭上遏制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長效機制。
6.堅持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切實履行職責,強化責任擔當,加強責任督導和追究,表彰獎勵先進。
(三)目標任務
通過2019年的不懈努力,使黑惡勢力違法犯罪問題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惡治安亂點得到全面整治,重點行業、領域管理得到明顯加強,“打傘破網”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四)實施步驟
2019年3月,調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各部門、各社區全面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廣泛開展宣傳,提高轄區各界群眾對掃黑除惡工作的知曉率,營造強大的嚴打聲勢和斗爭氛圍,傳播掃黑除惡“好聲音”。組織對尚未攻克的重點案件、重點問題、重點地區集中攻堅,對已偵破的案件循線深挖、逐一見底,徹底鏟除黑惡勢力賴以滋生的土壤,實現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2019年12月底總結工作,制定2020年掃黑除惡工作實施方案。
三、工作分工
1.綜治辦:負責調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負責轄區內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等工作,綜合協調好各部門、各社區開展掃黑除惡工作
2.市容辦:負責花沖公園、南陵路、東菜市等場所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并協助做好沿街電子屏掃黑除惡宣傳工作。
3.經濟科:負責轄區企業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4.物業辦:負責對所管轄物業公司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5.建設辦:負責對建筑工地、拆遷過程中存在的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6.安監站:負責對轄區重點部位、重點企業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7.文化站:負責對網吧、電影院等文化娛樂場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8.資產辦:負責對出租戶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9.團工委:負責發動轄區志愿者開展掃黑除惡入戶宣傳、街頭宣傳、廣場宣傳等。
10.司法所:負責在刑釋矯正、刑滿釋放人員中開展涉黑涉惡線索大摸排,發動刑解釋放檢舉揭發,開展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11.各社區:負責轄區內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和掃黑除惡宣傳教育工作。
督導檢查工作,由綜治辦牽頭,紀工委、黨政辦參加,對各社區、各部門掃黑除惡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和督導。
四、工作重點和整治方向
(一)深入調查,精準摸排
要充分發揮平安志愿者的作用,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與人力情報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開展集中排查、滾動排查,切實加強對重點部位。行業、領域涉黑涉惡情況明查暗訪。加強對近年來信訪、治安、職務犯罪等案件梳理串并,加強對刑事矯正、刑解釋放、監所關押人員等特殊對象檢舉揭發線索深挖工作,切實增強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針對性、實效性。各單位均要認真開展排查行動,對掌握線索的涉黑涉惡犯罪案件,第一時間果斷出手,防止其毀滅證據、逃避打擊。
(二)突出重點、精準打擊
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我街道實際,重點對以下13種黑惡勢力性質違法活動進行打擊。
1.威脅政治安全特別是制度安全、政權安全以及向政治領域滲透的黑惡勢力;
2.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壟斷農村資源、侵吞集體資產的黑惡勢力;
3.利用家族、宗教勢力橫行鄉里、稱霸一方、欺壓殘害百姓的“村霸”等黑惡勢力;
4.在征地、租地、拆遷、工程項目建設等過程中煽動鬧事的惡勢力;
5.在建筑工程、交通運輸、礦產資源等行業、領域,強攬工程、惡意競標、非法占地、濫開濫采的黑惡勢力;
6.在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游景點等場所欺行霸市、強買強賣、收保護費的市霸、行霸等黑惡勢力;
7.操縱、經營“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
8.非法高利放貸、暴力討債的黑惡勢力;
9.插手民間糾紛,充當“地下執法隊”的黑惡勢力;
10.組織策劃群體性事件的黑惡勢力;
11.組織或雇傭網絡“水軍”在網上威脅、恐嚇、誹謗、滋擾的黑惡勢力;
12.危及醫護人員人身安全,影響人民群眾就醫秩序的“職業醫鬧”的黑惡勢力;
13.境外黑社會入境發展滲透以跨國跨境的黑惡勢力。
五、工作措施
(一)發動宣傳,營造氛圍
1.嚴格落實“六進六必”宣傳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嚴格按照掃除惡專項斗爭“六進六必”宣傳方案要求,充分結合本單位的行業、領域等黑惡勢力規律和特點,針對不同的宣傳群眾,采取多種宣傳形式開展宣傳工作,切實做到“進企業必須宣傳到每位職工”、“進學校必須宣傳到每位師生”、“進農村必須宣傳每戶村民”、“進社區必須宣傳到每個家庭”、“進行業必須宣傳到每個從業人員”、“進場所必須宣傳到每名業主和員工”。在開展工作時,要將宣傳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具體領導、具體責任人。各單位對工作開展情況要及時收集整理,形成工作臺帳,并做好媒體宣傳和上報工作。
2、固定載體宣傳要全面落實到位。為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街道將統一制作一批固定墻體宣傳展板、固定墻體舉報展板、宣傳櫥窗、宣傳展架、宣傳橫幅、宣傳海報,確保宣傳標語和宣傳知識的宣傳量比例為1:4。以深入發動為目標,全面普及掃黑除惡相關政策法規及相關知識為主要內容,進一步提升群眾知曉率,積極引導群眾準確把握黑惡犯罪特征、精準提供舉報線索。
3.加強形式多樣宣傳活動。一是做好社會面宣傳。充分運用傳統媒體,通過大型電子顯示屏、大型廣告牌、宣傳傳單、宣傳海報、宣傳車、廣播喇叭、固定宣傳展架、宣傳報欄等開展宣傳;發動黨員、志愿者、網格員等廣泛開展入戶宣傳、街頭宣傳、廣場宣傳。二是做好媒體宣傳。通過報紙、網站、微博、微信、短消息等宣傳平臺,及時刊發報道相關法律政策和工作動態、開展活動情況,重點宣傳報道群眾反映最強烈、最深惡痛絕的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查處的典型案件及深挖黑惡勢力的“保護傘”情況,大力宣傳黨中央作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大決策的重要意義和堅定決心,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掃黑除惡斗爭的積極性。三是創新宣傳方式。通過微視頻、動漫、有效征集及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相聲、小短劇等形式,用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形式普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群眾掃黑除惡的積極性和知曉度。
4.加強黨員內部學習宣傳。各級黨組織要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有關工作要求和部署納入黨員學習教育內容,各黨組織書記要帶頭學習,吃準吃透上級有關要求和精神,通過支部黨員大會、上黨課等形式,組織支部黨員集中學習,把上級要求傳達到每一名黨員,做到全街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學習全覆蓋;廣大黨員要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深入學習黑惡違法犯罪舉報內容、打擊重點、舉報方式、獎勵范圍和標準,及時發現報告身邊的涉黑涉惡線索,堅決同黑惡勢力作斗爭。
(二)排查線索,摸清底數
1.拓寬線索來源渠道。要把排查線索、摸清底數作為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基礎性工作。各社區對轄區涉黑涉惡總體情況、表現形式、成因及滋生的重點領域、行業和地區等進行全面排查分析,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一是要充分發動群眾舉報。通過多種形式暢通群眾舉報渠道,在各小區門口顯著位置懸掛舉報內容、電話、信箱,向社會廣泛公開發動群眾舉報,強化保密和人身保護,實時兌現獎勵,積極調動群眾舉報積極性。二是加強對近年來信訪案件、治安案件、職務犯罪案件、輕微刑事案件、涉眾型經濟案件的排查梳理、串并分析,深挖隱藏在幕后的涉黑涉惡線索,從重點人員、重點場所及重點部位排查涉黑涉惡線索。三是街道司法所要在刑釋矯正、刑滿釋放人員中開展涉黑涉惡線索大摸排,發動刑解釋放檢舉揭發。四是各相關部門結合行政執法和行業監管職能開展針對性摸排調研,梳理分析并提供案件線索。五是發揮新聞媒體監督管理作用,深入開展明察暗訪,切實深挖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線索。
2.規范線索管理。各部門、各社區要嚴格按照區《關于轉發〈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涉黑涉惡線索移交處置工作機制〉的通知》(瑤掃黑辦[2018]4號)要求,充分依法履職,建立涉黑涉惡線索管理臺賬,指定專人負責,嚴守保密紀律,加強溝通協作,暢通線索移交渠道,嚴格落實線索移送通報機制,進一步規范線索移交工作。對隱瞞不報、不移送或私自損毀的,嚴肅追究責任。
(三)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1.健全部門齊抓共管機制,提高工作整體性、協同性。各社區、各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主動承擔好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職責任務,強化重點行業、領域監管,建立健全線索發現移交機制,將日常執法檢查中發現的涉黑涉惡線索及時向街道、派出所通報,最大限度擠壓黑惡勢力滋生空間。
2.組織發動群眾,打一場掃黑除惡的人民戰爭。街道“掃黑辦”要通過多種形式暢通舉報渠道,對群眾的實名舉報,要及時核查反饋,做到件件有回音。完善群眾安全感測評方式,切實加大群眾意見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績效考評中的權重,確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始終順應群眾意愿、得到人民認可。
3.堅持標本兼治,從源頭上遏制消除黑惡勢力滋生蔓延。對易滋生黑惡勢力的重點區域、行業、領域,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日常監管,并會同公安機關健全和落實市場準入、規范管理、重點監控等機制,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對涉黑涉惡人員尚不構成犯罪但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的,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建立違法活動記錄;對涉黑涉惡人員開辦的企業,管理部門依法嚴格資格審查,加強市場監管。進一步健全重點人群幫教管控機制,對社區矯正對象中有黑惡勢力犯罪前科的高危人員進行動態化、常態化管控,做好外來務工、無業人員和失學、輟學青少年服務管理工作,為他們在就學、就業、務工等方面提供服務,防止其拉幫結派和被黑惡勢力教唆、利用。
4.加強重點地區排查整治。進一步健全重點地區滾動排查整治機制,統籌基層資源力量,發揮基層綜治中心和網格化服務管理重要作用。加快以“雪亮工程”為重點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派出所等治安防控機制,對黑惡勢力易于滋生和邊打邊發、屢打不絕的地區行業和領域,加強跟蹤督導,限期進行整改。
(四)黨建引領,探索社會治理“互聯網+”模式
以黨建為引領,以黨群議事會為抓手,對街道已建成的社區協商議事平臺進行升級,形成問題反映、收集、分解、處理、反饋、評價的“閉環”智慧網格體系,實現“一張網”全覆蓋,完善社會治理“互聯網+”模式。所轄7個社區對每棟樓人口戶況信息進行全面摸排,選舉產生樓棟長和網格員,公示上墻,搭建基礎網點架構,根據人口和地域狀況,合理劃分社區智慧網格,明確網格員、網格長、社區民警、“兩委員一代表”、聯系網格的街道相關部門和分管領導。居民可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智慧網格系統,也可通過意見箱等多種渠道反映問題意見建議。整合轄區資源,充分發揮老工人、老黨員的作用,對收集的問題意見建議,通過召開黨群議事會等形式進行分類處理。對處理的結果,及時進行反饋、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工作人員履職的重要依據,在掃黑除惡中歷練干部、培養干部,在攻堅克難中使用干部、選拔干部,以過硬作風啃下掃黑除惡的“硬骨頭”,確保廣大人民長治久安的社會環境。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強黨的領導。各部門、各社區要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擺到工作全局突出位置,認真加以研究,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各黨委(黨總支)、支部主要負責同志是平安建設第一責任人,也是掃黑除惡斗爭第一責任人,要親自研究部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勇于擔當、敢于碰硬,旗幟鮮明支持掃黑除惡工作,為政法機關依法辦案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職,深挖徹查“保護傘”排除阻力,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強督導考核。黨工委、辦事處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納入綜治工作(平安建設)考核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對社區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適時開展專項督查,科學全面評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績突出的地方、單位和個人,要大張旗鼓地表揚獎勵,并在干部選拔任用中重點考察,樹立鮮明導向。
(三)嚴格責任追究。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對涉黑涉惡問題突出的區域、行業、領域,通過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對因重視不夠、發現不及時、打擊不主動、整治不徹底,導致黑惡勢力坐大成勢的,按照有關規定實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權制。對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對第一責任人及其他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絕不姑息。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對日常監管不到位,導致黑惡勢力滋生蔓延的,要實行責任倒查,嚴肅問責。對應發現的問題而沒有發現的、發現問題不處理不報告的,按照失職、瀆職等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