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創醫療名家工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縣委、縣政府關于建設醫療名縣的決定,按照醫療名縣工作方案的要求,現制定“名醫成長”工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根據醫療名縣建設的要求,圍繞醫療服務特色專科化發展的目標,以進修培訓、學術交流、技術協作、人才引進等方式,全方位進行衛生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有計劃地培養一批在本縣及周邊地區知名的專科名醫。
二、目標任務
醫務人員進修學習有序進行,醫務人員的縣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更加活躍,縣內外的技術協作更加緊密,學術研究氛圍更加濃厚,優越的名醫成長環境對醫療技術人才的吸引力更加強烈,把我縣打造成周邊地區醫療名家匯聚的洼地,以名醫聚集帶動名醫院、名專科建設,努力實現醫療名縣目標。
三、工作措施
1、創造名醫成長環境
進一步完善醫患糾紛調處機制,嚴厲打擊醫鬧行為,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使醫務人員敢于大膽開展業務工作,為名醫成長創造優良的工作生活環境。
2、有計劃地進行醫務人員的進修培訓
縣級各醫院每年至少選送5%以上的衛技人員到三級以上醫院臨床進修半年以上,其中有5%選送到省內外知名醫院進修。各院要圍繞本院發展重點專科方向,選送有培養前途的技術骨干進修相關專科。
3、加強縣內外的學術交流活動
由縣衛生局牽頭組織成立內、外、婦、兒等各醫療專業學術組織(學術委員會),推薦有名望、臨床經驗豐富的人員為本學科主委。學術組織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學術交流活動,如學術講座、病案討論、院內外會診等。可由縣內知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講學,也可邀請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專家來縣講學,學術交流活動由縣級各醫院輪流主辦。各醫院也應積極開展學術活動,每季度開展一次以上學術交流活動。
4、鼓勵各醫療機構開展學術研究
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開展技術創新,各醫療機構的技術創新項目及科研課題報衛生局備案。鼓勵醫務人員撰寫學術論文和參加各類學術年會、研討會和學術講座。
5、加強與上級醫院的技術協作
鼓勵縣級各醫院靠大聯強,至少與1所以上省內外知名醫院結成友好協作醫院,開展技術協作、人才培訓、病人轉診、遠程會診、專家來院帶教等協作活動。
6、積極引進衛生技術人才
鼓勵醫療機構積極向外引進人才。重點引進高(高職稱、高學歷)、精(技術精湛)、尖(有專業尖端技術)優秀特色專科人才,成為獨檔一面的學科帶頭人。對引進的具有國家事業單位人員身份的人才,保留其身份,為其解決編制。
7、加強鎮衛生院的技術幫扶
實行縣級醫院技術幫扶鎮衛生院制度,縣級醫療機構每年至少選派2名住院醫師以上的衛技人員到鎮衛生院進行技術幫扶,連續工作時間不少于6個月,免費接受鎮衛生院衛技人員臨床進修,幫助鎮衛生院開展2項以上適用新技術。縣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晉升中級以上職稱須到鎮衛生院連續工作半年以上。
8、整合全縣醫療衛生技術人才隊伍
根據我縣醫療機構向專科化發展的要求,對縣級各醫療機構的科室設置重新進行審批,凡人員配置未達標的科室由縣衛生局限期3個月內整改,拒絕整改或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取消相關科室設置,相關醫療機構不得開展該專科的醫療業務工作。鼓勵縣級各醫療機構的相同專科技術人員向同一個醫療機構集中,發揮人才集聚效應。
9、開展名醫評選
為鼓勵名醫成長,每年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一次名醫評選。堅持群眾認可、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理論水平高等評選標準,對年度內在本學科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填補我縣技術空白,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做出特殊貢獻的中級以上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選出5-10位名醫,由縣政府授予“名醫”稱號并給予獎勵。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縣“名醫成長”工程領導小組,由縣委分管領導為組長、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委宣傳部、縣財政局、人保局、衛生局、文廣局等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會,總結前期的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
2、實行“名醫成長”獎勵制度
設立縣“名醫成長”獎勵基金,資源來源主要有: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經費;上級補助和社會捐助。“名醫成長”獎勵基金主要用于舉辦學術交流、學術研究、技術創新、人才引進及獎勵“名醫”等。
(1)凡被授予“名醫”稱號(當年有效)的醫務員由縣財政每月發給100元名醫津貼。
(2)各醫療機構的技術創新項目經上級評審確定為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及科研立項的,縣財政給予3-5萬元的經費支持。取得國家級成果的,獎勵10萬元;獲得省級成果的,獎勵5萬元;獲得市級成果的,獎勵1萬元。
(3)對發表學術論文的醫務人員按國家級、省級、其他級別醫學雜志分別給予1000元、600元、300元的獎勵。
(4)凡引進高學歷(碩士以上)、高職稱(副高以上)的“雙高”優秀人才(不含退休人員),每引進1名(服務2年以上并成功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2萬元。
3、加強輿論宣傳
加大“名醫成長”工程的宣傳力度,通過報刊、廣播電視、手機報、網絡等媒體對我縣“名醫成長”工程有關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對“名醫”、引進的醫療專家及新技術、新項目進行宣傳,提高本縣名醫及醫療服務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