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縣工企對標行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升我縣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促進工業經濟科學發展,經縣政府研究決定,自年起,在全縣工業企業中開展對標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的意義
對標行動是企業通過選樹標桿、比較分析、制定措施,實現創新超越的一種持續改進的現代管理方式,是創造性地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抓手,對于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和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我縣產業多而不強的問題比較突出,通過與行業高端和強勢企業對標,能夠找出差距,加快實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作為資源大縣,通過深入開展對標行動,能夠引導企業在技術、工藝、新產品、節能減排和經濟效益等重點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整體提升創造的能力和水平,實現設備大型化、工藝高技術化、產品高端化。有效激勵企業革新工藝,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提升裝備水平,研制開發新產品,提高創新能力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我縣工業企業科學發展。為此,各單位務必要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切實把對標行動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抓實抓好,確保取得實效。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把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結合作為主線,以企業整體優化為重點,以崗位對標為基礎,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調整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努力構建競爭實力強、生產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和產品質量優,具有創新性、開放性、融合性和可持續性為特征的現代產業新格局,切實走出一條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創新驅動型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以企業主體、政府主導、組織推動、協會指導服務相結合。強化政府的協調服務和推進作用,堅持發揮企業和職工的創造精神,激發行業協會參與和服務對標行動的積極性,形成政府、企業和協會三位一體的推進模式。二是堅持綠色增長原則。通過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加快推進低碳經濟產業鏈龍頭和節點項目建設,不斷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堅持自主創新原則。著力推進理念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激活創新主體,增強內生動力。
(三)主要目標。到年底,全縣傳統產業通過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完成全縣水泥建材4家企業的升級改造、落后產能的淘汰工作。到年,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邁出重大步伐,基本形成鋼鐵、裝備制造、煤化工、水泥建材、醫藥為重要支撐的工業格局;到年,基本完成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新產品產業化取得突破進展,新興戰略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提升。
三、對標內容和重點
(一)對標內容
對標行動在全縣工業企業進行,以企業整體優化為突破口,以崗位對標為基礎,以規模以上企業為主體,以鋼鐵、裝備制造、煤化工、建材、醫藥等五大行業企業為重點,突出行業特點、企業特色、崗位特征,在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新產品研發、節能減排和綜合效益等方面,分別選取3-5個關鍵指標與省內、國內、國際先進企業開展對標。
(二)對標重點
1.創新理念。圍繞發展知識經濟,推進全球一體化進程,積極樹立企業創新理念,建立創新機制,增強創新意識,發揚創新精神,實現超越自己、超越同行、超越同類產品、超越眼前市場。
2.技術裝備。圍繞生產裝備升級換代,引進和開發新技術、新設備,加快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全面提升產業、行業和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
3.研發設計。圍繞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深入開展技術攻關、技術發明,保護專利發展,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和新產品開發。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工業設計,建立企業技術中心,推進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4.工藝保障。圍繞生產優質產品,改進和再造生產工藝流程,提高工藝裝備的先進性,推進工藝保障的完整性與合理性。加強生產過程和計量管理,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5.產品標準。圍繞產品提檔升級,全面開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貫標、達標活動,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及國外先進標準,制定更高層次的企業標準,促進工業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
6.節能減排。圍繞企業升級轉型,加快節能環保先進適用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促進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節能降耗項目建設,努力降低能耗、減少排放,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7.經營機制。圍繞企業降本增效,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科學管理方法,實現人、財、物的合理配置和產、供、銷的有效銜接,重視戰略決策和營銷管理,大力實施品牌工程。
8.規模水平。圍繞增強企業發展實力,按照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把產業做大做強,努力實現規?;a,技術水平跨越,以經濟規模謀求規模效益提高和市場競爭力增強。
9.人力資源。圍繞建設新團隊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認真落實人才激勵政策,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培養引進專業技術型管理人才,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機制。加快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專業培訓,促進職工隊伍的知識化、技能化、專業化。
四、方法步驟
各企業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對標方案,明確趕超路線,優化趕超措施,加快趕超速度。
(一)制定對標行動方案。各企業要對自身的現狀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對照關鍵指標參數,認真查找在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新產品研發、節能減排和綜合效益等重點領域的差距,通過分析現狀、制定措施、整改落實、鞏固提高,逐步實現企業的整體優化提升。對標方案要提出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明確具體措施,分解落實責任。全縣要選擇9家重點企業進行對標方案審核。對標方案于年7月底前完成上報任務(后附縣對標行動重點企業名單)
(二)編制技術演進路線圖。各企業要圍繞技術創新、工藝裝備、產品研發、節能減排、經濟效益等重點內容,認真分析與對標標桿的主要差距,找準標桿企業的核心優勢,分類確立對標趕超的關鍵參數,通過集中各類優勢資源,搞好數據采集和分析。要按三個年度分解目標任務,制定技術演進路線圖和時間表,實施掛圖作戰。
(三)落實崗位對標責任。各企業要把對標趕超的各項關鍵參數,以《對標手冊》的形式,把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車間、班組和員工,使責任環環相扣、壓力層層傳遞,形成關鍵指標數據鏈和責任鏈,確保目標清晰,節點分明,責任到位。
(四)創新對標行動模式。各企業要從最迫切、最關鍵的環節入手,多角度、全過程開展層級對標、階段對標和專題對標。層級對標,就是從崗位、工序、企業、行業逐級展開對標,形成縱向到底的對標格局;階段對標,就是通過對標競賽,不斷達標、超標,逐步縮短與省內、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爭創行業領先指標;專題對標,就是各企業結合實際,圍繞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新產品研發、節能減排和綜合效益等方面,對照省內、國內、國際先進企業,深入查找自己的“短板”,集中攻堅,逐個突破,實現企業整體優化。
(五)建立對標評估機制。各企業要設置時間節點任務,制定評估標準和實施細則,圍繞超標、達標、未達標三個等級,加強對標評估。崗位評估,企業要按照《對標手冊》核定的任務,定期對崗位對標、工序對標的工作及成效進行評估,評選出金牌工人,評價結果要作為干部職工晉升獎勵的重要依據;企業評估,以重點企業為主體,根據企業對標方案設定的對標參數,定期組織專家對企業對標行動進行綜合評估,同時提出推進產業優化升級的具體意見,作為縣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據。
(六)堅持持續對標提升。各企業要認真總結對標行動的成功經驗,積極推廣在對標行動中創造出來的先進的操作方法、管理經驗、發展模式和轉型路徑。在取得工作成效后,要及時校標、創標,重新確立更高一層的趕超對象和指標體系,通過開展持續對標行動,推動全縣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五、推進措施
各單位各企業要把深入開展對標行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好,全力以赴、加強領導,確保對標行動深入開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h政府成立以縣長為組長,主管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對標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工業促進局,負責組織協調、對標評估、督導檢查等具體工作。
(二)搞好宣傳發動。各單位各企業要開好動員大會,做好安排部署,大力推動對標行動進車間、到崗位,充分調動所有企業、每名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注重培養典型,每個重點行業選樹1-2個典型企業,每個企業選樹1-2個典型工序,以點帶面,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新聞媒體要開辟專欄,通過電視訪談、跟蹤報道等形式,總結先進經驗,深入宣傳對標行動,樹立創新爭先、科學發展的輿論導向。
(三)強化指導服務。實行分級分類指導,縣政府要選擇一批企業進行重點推動。各行業協會負責對本行業對標行動的具體指導,確定標桿值選取原則,組織制定對標指標體系,動態更新并向社會,加強跟蹤監測和總結評估。
(四)強化督導監督。縣政府確定的9家重點企業,都要做出對標行動承諾,明確對標內容、對標方法、保障措施。各部門各企業要認真落實“一線工作法”,帶頭深入到企業、車間和班組,加強跟蹤指導,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縣政府督查室要加強經常性督導,加大督導落實力度,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做表面文章,防止在數字統計上弄虛作假。
(五)建立獎懲機制。將對標行動納入年終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考核內容,重點包括領導重視程度、方案是否完善、措施是否得力、標桿是否先進、成果是否突出等??h政府設立對標行動專項資金,對活動組織、對標績效突出的單位和金牌職工分別給予表彰獎勵。對標實績突出的企業,優先列入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清潔生產示范、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示范和信息技術推廣應用項目支持范圍,給予政策支持。對創造省內領先、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并優先列入市“科學發展創新獎”候選名單,授予帶頭人市級勞動模范稱號。對個別部門和企業重視程度不夠、組織不力、效果不突出的,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同時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