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沙棘營造林項目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市科技局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對林業局獨立完成的《沙棘營造林技術標準》課題和林業局與市林科院共同完成的《中國沙棘快繁育苗及豐產栽培可持續經營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鑒定,兩項課題均順利通過技術鑒定,并得到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年1月,經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推薦,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審查,沙棘營造林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項目被確定為第五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幾年來,沙棘營造標準化示范區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以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為契機,以建設沙棘生產基地為立足點,按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工作要求,組織質量技術監督、林業部門的技術人員深入挖掘全旗沙棘生產的建設經驗,研究和調查完善沙棘生產技術,形成了集沙棘育苗、造林、營林、果實采摘與利用于一體的技術標準。
專家們在認真聽取了課題組所作的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效益分析報告,查閱了有關的技術文件資料,并進行了現場查定、質疑答辯和認真討論后認為,該項目立項后,林業局對沙棘營造進行總結、分析、試驗研究,制定《沙棘營造林技術標準》(農業標準Q/ANY13-22-),包括《沙棘播種育苗技術》、《沙棘扦插育苗技術》、《沙棘苗木質量標準》、《沙棘旱作造林技術》、《沙棘豐產示范園營造技術》、《沙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驗收方法》、《沙棘撫育管理技術》、《沙棘苗木病蟲害檢疫技術》、《沙棘木蠹蛾防治技術》、《護林防火管理辦法》10項標準。
規范了沙棘營造林技術,確定了合理的技術指標,推進了沙棘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課題創新了播種苗限制畝產量,提高苗木質量,一級苗比例從62%提高到84%;造林應用反坡小坑整地、坐水栽植,使造林成活率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了10%;通過撫育促進樹體生長,提高結實量;沙棘木蠹蛾防治,通過沙棘平茬改造試驗、燈光誘殺和性信息素試驗,取得明顯治理效果;果實人工采摘技術使果實采摘率提高到80%以上;通過沙棘營造技術標準示范推廣,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規范乃至自治區沙棘營造技術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該項目在國內處于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同日下午,專家們對《中國沙棘快繁育苗及豐產栽培可持續經營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鑒定。
據了解,從年開始立項研究和推廣,至年,共扦插雌株育苗60畝,扦插苗木300萬株,畝產量5萬株,每株出圃合格苗木0.8元,畝產值4萬元,產值達到240萬元。
從年開始在林地造林,截止到年,全旗共造林3萬畝,一般無性快繁沙棘造林29700畝,建設水作型速生豐產沙棘園100畝,建設旱作型速生豐產沙棘園200畝,通過沙棘無性快繁育苗造林地塊年采集沙棘果總產值在2712萬元。
專家稱,該課題通過嫩枝扦插技術,解決了沙棘造林過程中雌雄配置比例問題,滿足了沙棘在生態經濟林建設的苗木需求;
通過長期的觀測研究,實生苗雄株比例在80%以上,該課題利用實生苗代替雄株,并與雌株進行行帶式配置,提高了沙棘果實的產量,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該項研究形成了一套適合于本地區沙棘育苗、豐產栽培及可持續經營的實用技術,在我國同類地區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這一研究成果在沙棘豐產栽培技術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