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優化發展環境治安整治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省市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著力解決當前影響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突出問題,優化社會治安環境,確保街道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綠色腹地工業強縣建設,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研究,決定在全街道范圍內組織開展“優化發展環境治安專項整治活動”(以下簡稱“專項整治”)。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緊緊圍繞優化發展環境的目標,精心組織部署,全面開展治安專項整治,通過落實打、防、整、建等措施,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資源管理,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為街道重點工程建設、工業園區發展、企業權益維護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確保街道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專項整治”的組織領導,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成立以縣政協副主席、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遂為組長,黨工委副書記廖康貴、城區中心派出所所長蔣華健為副組長,司法所、綜治辦、文化站、派出所等部門為成員的雙溪街道“優化發展環境治安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專項整治”工作,收集掌握“專項整治”動態信息,檢查督促各村(居)貫徹落實“專項整治”開展情況。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綜治辦。各村(居)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認真組織開展“專項整治”。
三、目標任務
各村(居)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按照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的要求,認真排查各種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突出問題,通過宣傳教育、疏導化解、安全防范、打擊處理、清理整治等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切實改變時常干擾項目建設、阻擾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多發以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現象突出、對黑惡勢力犯罪活動打擊不夠有力的局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整治和化解各種隱患、矛盾糾紛、治安問題。通過“專項整治”,切實優化街道發展環境,使縣重點培育的億元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實現“三個有序”、“四個良好”、“五個一”的目標任務。“三個有序”即:加強市場監管,保護生產經營,實現市場經濟規范有序;保護公共資源,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資源管理健康有序;突出打擊重點,嚴密防范措施,實現社會治安平穩有序。“四個良好”即:林地保護及林政資源管理有序推進,林區治安秩序良好;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工地治安秩序良好;工業園區項目落地順利,園區發展環境良好;企業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周邊發展氛圍良好。“五個一”即:破獲一批案件;抓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摧毀一批涉黑涉惡犯罪團伙;消除一批隱患;解決一批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
四、實施步驟
“專項整治”活動從2009年2月起至12月結束,為期10個月。具體分為四個階段組織實施。
1、統一思想,宣傳發動階段(2月一4月)
(1)動員部署。各村(居)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專項整治”具體工作方案。要召開動員會議進行動員部署,使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專項整治活動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工作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各村(居)要在4月中旬前向街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本地“專項整治”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工作方案和動員部署工作情況及信息報送負責人、聯系方式等。
(2)廣泛宣傳。宣傳部門要高度重視,制定宣傳方案,加強宣傳策劃,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宣傳單位的優勢,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專題宣傳。要精心制作相關標語、警句,廣泛運用專欄、橫幅、戶外燈箱等營造聲勢,渲染氣氛;要組織街道有關部門、村(居)深入開展“我為優化發展環境作貢獻”的大型宣傳活動,為“專項整治”取得實效打牢思想基礎,營造輿論氛圍。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門要結合實際,積極配合宣傳部門開展典型案例宣傳,發揮典型案例的威懾作用,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教育聲勢和威懾聲勢。
2、源頭治理,排查化解階段(4月一5月)
(1)源頭治理。街道各有關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注重維護群眾合法利益,從源頭上把住產生問題和矛盾的“閘門”。要堅持科學決策,全面推行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嚴格把好項目準入關,不能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和違反城市規劃為代價,力求做到群眾不支持的不實施,與民爭利的不實施,條件不成熟的不實施。要堅持民主管理,從工程招標、建設方案到征地補償等全面實行陽光操作,對影響面大、牽涉多數群眾利益的問題采取決策聽證,切實將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交給群眾。要維護合法權益,嚴格依法依規依政策辦事,堅持依法進行征遷,按標準足額予以補償,及時支付工人工資,妥善解決失地農民后顧之憂,最大限度地從源頭上減少和預防矛盾糾紛的發生。
(2)專項排查。由綜治辦牽頭,充分依托縣、街道、村、組四級綜治服務平臺和企業、建設單位全面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要擴大排查立足面,采取主動上門座談的方式,對重點建設工程沿線、工業園區周圍、重點企業特別是縣重點培育的億元企業周邊的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進行全面排查,逐一過篩,不漏一處。無論是已經暴露的矛盾糾紛,還是正在醞釀的問題隱患或可能發生的不穩定因素,都要逐一梳理,逐一登記,認真分析,把握動態,防范未然。
(3)分類化解。要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采取領導包案、督辦、責任查究、警示通報等措施,確保工作實效。一是對群眾的合法訴求,要依法依政策按程序盡快處理,做到全部合理的全部解決,部分合理的部分解決,盡可能一次性處理到位。二是對反映的問題屬適用程序不當或屬歷史積淀的疑難問題,要做好解釋說明工作,爭取群眾的理解和當事人的諒解。三是對“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問題,要在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的同時,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四是對訴求過高的,要耐心說服開導,
做好過細思想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4)、妥善處置。一旦發生群體性事件,街道領導要主動靠前,按照解決合理訴求、避免連鎖反應、爭取多數群眾、減少社會沖擊的處置原則,迅速展開工作。在初始發動階段,要敢于面對群眾,做細思想工作,及時澄清事實真相,著力解決合理訴求,能一次性解決的,就一次性到位;一時解決不了的,要拿出解決的時間表;超出法律政策規定無法解決的,也要講清道理,積極勸導。在已經形成階段,要著力有效控制現場事態,防止蔓延擴大。按照屬地管轄的原則,在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派出所既要堅持“三慎用”原則,防止因舉措失當、應對不妥而導致矛盾激化、事態擴大,又要當機立斷,果斷決策,調集足夠力量制止違法犯罪行為,迅速平息事態。同時,有關部門要及時跟進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兌現答復承諾事項,防止事態反復,絕不能因群體性事件危及社會穩定,影響重點項目建設,影響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3、集中打擊,重點治理階段(5月一9月)
(1)深入調查。由派出所牽頭,以轄區為單位全面開展深入摸排,重點調查七種對象:1、黑惡勢力人員及線索;2、曾參與打砸搶燒堵的違法犯罪人員;3、涉嫌盜竊、詐騙的違法犯罪人員;4、霸占市場、強買強賣的違法人員;5、擾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違法人員;6、有意制造事端的骨干分子;7、企業、工業園區、重點工程內部的不法人員。對調查對象要造表造冊,登記上報備查。
(2)重拳出擊。治安部門、派出所要形成合力,強化取證工作,集中打擊一批犯罪分子,抓捕一批逃犯;要上足力量,形成聲勢,敦促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對重點對象和屢教不改的對象要翻老賬算新賬,尤其是對涉黑涉惡的犯罪分子和地痞流氓,要毫不手軟,堅決徹底予以痛擊;對侵害重點工程、園區、企業利益的案件,街道綜治委要加強協調,檢察院要提前介入,公安機關要快偵快破,法院要快審快判,形成重拳打擊的強大聲勢。治安部門和派出所要堅持“打防并舉、以打促防”的原則,進一步落實防控措施,加強治安管理,加大巡邏防范力度,提高可防性案件的發現和控制能力;對系列性、多發性案件要多策并舉,強化措施,力爭摧毀一批犯罪團伙,加大打現行、打流竄、打團伙的力度。交警部門要加強沿途、周邊路面的巡邏盤查和正常交通秩序維護工作。110指揮中心要及時接警,有效安排出警,加強夜間值班,做好警情上傳下達工作。警務督查部門要開展聯勤隨警督察,不定期檢查、督查各單位政令是否嚴格執行、警令是否暢通,措施落實是否到位。
(3)改進管理。派出所要充分發揮保一方平安的作用,在重點地區設立警務室,對重點企業開展警企共建、掛牌保護,營造一流的服務發展環境。對重點建設項目、工業園區、企業內部發生的案件,要慎用強制措施,注重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的“三統
一、三一致”。對重點工程、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所需的民用爆炸物品、危險化學物品的審批管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要簡化手續,貼近服務,提高效率。
4、總結經驗,鞏固提高階段(10月一l2月)
在廣泛宣傳、認真排查、打擊處理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鞏固成果,推進綜合治理措施的落實。要組織公安機關和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工業園區、重點企業對“專項整治”成效進行評估,建立健全警企聯系長效機制。
(1)、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內部安全防范機制。按照《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要求,整合治安資源,加強園區、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單位治安、保衛、護衛隊伍的管理,形成公安專業力量、內部保衛力量、職工群眾共同參與的人防網絡。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在野外施工、生產單位加裝防護裝置,在重點單位及關鍵部位加裝監控報警系統,形成嚴密的人防、物防、技防體系。
(2)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開展“進百家門、聽百家言”大走訪活動和“找問題、查隱患、挖根源”大查擺活動,走訪服務對象,召開座談會,公布投訴電話、網站、電子信箱等,廣泛征求企業的意見和建議,面對面傾聽企業呼聲,暢通訴求渠道,搭建溝通橋梁,及時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
(3)建立長效機制。街道各有關部門要主動與企業園區溝通,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建立維護良好治安秩序的長效機制。首先要完善法制宣傳機制。深入推進“五五”普法宣傳,加大法律進企業、進園區、進村(居)宣傳力度,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知法、守法意識,共創企地和諧發展良好局面。其次要完善企地聯防機制。要在以往好的做法基礎上,不斷推動企業與周邊開展“聯誼、聯防、聯動,共建、共安、共榮”建設,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寬松的發展環境。第三,要完善矛盾糾紛定期排查化解機制。暢通信訪渠道,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及時化解各種矛盾隱患,防止因化解不及時,造成小事拖大,增加調處化解難度。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強化領導。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專項整治”的重要意義和促進街道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精心部署,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確保“專項整治”達到預期目標。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綜合治理責任狀的要求抓好落實,黨政領導、各村(居)主干都要切實負起責任。領導要分片包干,深入一線親自抓;各有關部門負責人要直接抓,真正做到領導有力、組織周密、措施有效、責任落實,形成各方配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2、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司其責,相互配合,形成打擊防范的整體合力。文化站要整合資源,營造全社會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綜治辦要大力排查糾紛,化解矛盾,營造平安和諧的軟環境;派出所要彰顯打擊職能,營造企業發展持續穩定的良好環境;經貿、國土、交通、建設、環保、水利、林業、工商、國稅、地稅等部門要根據本部門職能范圍,依法行政,優質服務,營造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和服務企業發展的優良環境。
3、落實責任,嚴格獎懲。嚴格落實責任,層層分解任務,切實把每項工作任務落實到領導、落實到單位、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要組織開展專項督查活動。街道各有關部門要把企業、業主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專項整治”活動成效的標準。綜治辦要把“專項整治”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綜治考評內容,并組織專項評比、表彰。在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期間,“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將統一組織派出活動督導組不定期赴各地進行明察暗訪,對因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落實、社會治安環境差,導致項目建設、園區開發、企業發展不順暢的,要予以通報批評;對造成突出問題,產生嚴重后果的要追查相關責任人責任。對有效開展活動,支持重點項目、工業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有功的,要給予表彰。
4、加強聯系,注重溝通。“專項整治”期間,街道各有關部門、各村(居)要注意加強信息報送工作,明確專人負責上報活動各個階段工作進展情況及行動戰果。集中整治階段,實行月報告和月通報制度,隨時掌握各地活動動態;工作中遇到重大情況和問題,要及時與街道“優化發展環境治安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聯系電話:街道綜治辦事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