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制定健康城市活動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提高人民群眾整體健康水平,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進行,根據《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字〔〕13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大和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國家及省、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為指導,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樹立健康也是生產力的新理念,培育健康文化,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推動全民健身行動,創建全民健康環境,打造健康型社會,以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
(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切實發揮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其中,讓人民群眾成為活動主體,形成人人注重健康、人人追求健康的濃厚氛圍。二是堅持以人為本、民生至上。把創建“健康城市”活動作為民心工程,緊緊圍繞全民健康來開展,真正讓全縣人民身心受益。三是堅持立足實際、注重特色。從與廣大群眾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的關鍵環節和具體問題抓起,深入開展針對性、操作性、現實性強的活動,充分體現群眾意愿,體現地域特色。四是堅持城鄉統籌、協調推進。兼顧城鄉人群的實際特點和不同需求,統籌安排實施,逐步縮小城鄉健康距離,形成城鄉聯動,共促共進共享的居民健康發展格局。五是堅持開放創新、全面提高。加強交流,引進先進的健康理念、健康行為模式,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二、活動目標和主要指標
通過5年的努力,到年,初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全縣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城鄉健康環境明顯改善。主要指標為:
(一)健康環境指標
1.環保指標:全年二級及二級以上天數(全年API指數<100的天數)>8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90%;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2.綠化指標: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進一步提高。
(二)健康服務指標
1.縣、鄉(街道)、村建立完善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2.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檢驗服務能力達到B級,具備職業衛生監測、評價服務資質;
3.建立比較完善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和醫療緊急救援體系,形成完善的職業病防治網絡;
4.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長效機制;
5.城鄉社區有較完善的健身活動場所;
6.建立比較完善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
7.建立比較完善的國民體質監測體系。
(三)健康人群指標
1.全縣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6歲左右;
2.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繼續下降;
3.慢性病防治知識人群知曉率、慢性病高危人群管理率、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不斷提高;
4.人群吸煙率明顯降低;
5.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
6.居民保持中等以上強度運動的比例、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大幅度提高。
三、主要任務
實施六大工程、25個重點項目。
(一)健康教育工程
1.健康教育進家庭項目,向每戶居民免費發放《居民健康指南》,內容包括傳染病防治、營養膳食、居民健康素養等內容。(縣衛生局、縣委宣傳部負責)
2.健康教育進校園項目。中小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學校設置固定的健康教育櫥窗,開展健康知識競賽、有獎征文、陽光體育運動、小手拉大手活動,帶動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追求體育鍛煉、文化娛樂的健康氛圍。(縣教育局、縣衛生局負責)
3.健康教育進醫院項目。各級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醫療救治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的為患者開具健康處方,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知識、健康行為引導活動。醫學專家面向社會舉辦健康知識、衛生救護講座,提高目標人群對疾病的預防、控制能力。(縣衛生局負責)
4.健康教育宣傳項目。各鄉村、社區基層組織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組織醫學專家深入社區舉行講座。(縣衛生局負責)
5.媒體健康宣傳項目。在媒體開設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專欄,宣傳普及衛生知識;在縣廣播電視臺播放健康知識公益廣告片,開辦健康知識大講座;開設“就醫指南”、“健康講壇”等專欄,開展豐富多彩的健身娛樂宣傳活動,擴大健康教育引導覆蓋面。(縣衛生局、縣委宣傳部、縣廣播電視臺負責)
6.禁煙、控煙項目。從在校生和青少年抓起,廣泛開展禁煙、控煙干預活動,通過加強社會宣傳,提高廣大煙民禁煙、控煙自律意識;大力實施“無煙學校”、“無煙機關”、“無煙餐館”、“無煙家庭”等創建活動,在禁煙場所設置專門吸煙區。人群吸煙率在現有基礎上逐年遞減。(縣愛委會、縣衛生局、縣教育局、縣委宣傳部、縣廣播電視臺負責)
(二)健康服務工程
1.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項目。為每人制定一個健康計劃、建立一個電子健康檔案。年,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到50%左右,到年為全部城鄉居民建立起健康檔案。每年對城鄉居民的健康現狀進行抽樣調查,科學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現狀。調查數據錄入微機數據庫,撰寫和轄區居民健康狀況報告。進一步強化政府衛生監管、建立健全衛生監督體系。(縣衛生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計生局負責)
2.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全面完成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衛生機構建設任務。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構筑20—30分鐘的醫療服務圈。支持沒有衛生室的行政村衛生室建設,實現全縣每個行政村都建有一個標準的衛生室,一個能看病的醫生,建立起基本藥物的保障機制,配備基本的診療設備。基本實現一般疾病不出村,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占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比例明顯提高。建立完善醫療緊急救援體系,加強縣級醫院的緊急救援服務能力建設。
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行計算機網絡化管理,規范化運行,實現科學化管理。將符合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醫保定點范圍,制定居民慢性病報銷辦法,引導居民到社區看病就醫,實現“小病到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雙向轉診模式。(縣衛生局、縣人社局負責)
3.基層醫療衛生人才保障項目。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實施大學生村醫工程。通過對口支援、定向培養、轉崗培訓、在職教育、社會招聘等多種途徑力爭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縣發改局、縣衛生局、縣人社局、縣教育局負責)
4.慢性病干預項目。開展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干預措施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事業等活動。(縣衛生局負責)
5.職業相關疾病防治項目。對工礦企業管理者和各種作業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培訓,做好有毒有害崗位工人的體檢和健康培訓工作。職工健康體檢率、建檔率逐步提高。(縣衛生局、縣人社局負責)
6.精神衛生項目。深入學校、企業、社區,傳播心理衛生知識,引導及時心理咨詢,實施早期干預策略,消除焦慮、抑郁、悲傷、恐懼、憤怒和成癮等異常心理行為,引導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群心理健康知識和精神疾病預防知識知曉率逐步提高。加快精神衛生服務人才隊伍培養,加快建設功能比較完善的精神衛生防治體系。(縣衛生局、縣教育局負責)
(三)健康飲食工程
1.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項目。對所有食品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相對集中食品加工作坊、銷售企業、餐飲(集體食堂)單位、倉儲場所進行全面集中徹底清查,嚴厲查處和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食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嚴格實行“五個一批”,即關閉取締一批、停產整頓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派監督員入駐企業監控一批,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縣衛生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商務局、縣工商局負責)
2.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長效機制。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機制、食品安全監測預警機制、食品安全質量保證機制、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機制、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食品安全責任追究機制等六個機制;在藥品安全方面,建立藥品安全質量保證機制、藥品安全檢測預警機制、藥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藥品安全應急處置機制、藥品安全責任追究機制等五個機制,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縣衛生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商務局、縣質監局負責)
3.放心飲水項目。加強城鄉居民生活飲水衛生安全監測,建立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監督監測機制。集中式供水單位建檔率達100%。(縣衛生局、縣水務局負責)
4.安全飲食項目。以治理抗生素、雌激素、農獸藥殘留超標為重點,加強蔬菜、水果、肉蛋奶、飲品、食品添加劑的檢驗檢測,倡導食用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單位和食品經營單位的管理。全面推行餐飲單位量化分級管理辦法,A、B等級餐飲單位逐年提高。(縣衛生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縣商務局、縣農業局、縣工商局負責)
5.平衡膳食促進項目。倡導居民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實現“吃動兩平衡”。倡導少鹽少油飲食,倡導食用低鈉鹽、植物油。倡導集體食堂、餐飲單位對鹽油實行總量控制、總量遞減。倡導適量飲酒不過量,文明飲酒不勸酒,提高廣大群眾的自覺控制能力。為全縣每戶家庭免費發放一把定量鹽勺和定量油杯,發放控鹽、控油、控體重和酗酒有害健康的宣傳材料。(縣財政局、縣衛生局負責)
(四)健康信息服務工程
1.醫藥衛生信息化項目。加快以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管理為重點的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快農村衛生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和衛生行政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居民就醫“一卡通”,為每個人建立一份電子健康檔案。(縣人社局、縣衛生局負責)
2.醫院信息化項目。積極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推廣患者滿意度電子評價系統,加快遠程診療服務系統建設。(縣衛生局、縣人社局負責)
(五)健康文體工程
1.全民健身項目。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切實保障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權益,廣泛開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提高全縣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學生活方式。加快城市社區、行政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到年全民健身體育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經常性體育鍛煉人數明顯提高。倡導累加式、鑲嵌式等多種形式的運動方式和工間操,在公共休閑和鍛煉場所設置體育運動量的標識。(縣教育局、縣文廣新體局負責)
2.文化活動項目。每個鄉鎮、農村和社區都有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各種群眾文化活動普及到每一個社區、鄉鎮和農村。創作健康教育劇目,定期舉辦農民秧歌大賽、社區居民歌詠大賽、中、小學生街舞、健身操比賽、國際標準大賽和交誼舞大賽等活動。(縣文廣新體局、縣教育局負責)
3.民間組織健康促進項目。以現有各種類舞蹈、歌唱等群眾健身團體為依托,發展一批新的有益健康的疾病康復類社團、健身中心、俱樂部等民間組織,全縣民間健康、文體活動組織覆蓋更多人口。(縣民政局、縣教育局負責)
(六)健康環境工程
1.碧水藍天項目。以我縣節能減排、企業治污減排、飲用水環境綜合整治、綠化攻堅行動等專項行為重點,不斷擴大綠化面積,改善我縣城鄉大氣、水環境質量,使環境、綠化等主要指標達到環保目標要求。積極推廣利用天然氣等清潔和準清潔能源技術,對燃煤鍋爐進行改造;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城區燃氣普及率達到99.1%以上,管道燃氣使用率達到83%以上,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以上。(縣環保局、縣住建局負責)
2.廁所改造項目。大力推行“三格式”、“雙翁式”、“沼氣池式”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縣衛生局、縣農業局負責)
3.除害滅病項目。全縣城鄉每年集中開展兩次大規模的衛生整治和“消殺”行動,將蚊、蠅、鼠、蟑螂等蟲害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有效控制各類傳染病和蟲媒疾病的發生。(縣愛委會、縣衛生局負責)
四、方法步驟
第一階段(年6月-年8月):制定方案。根據市《實施方案》,制定我縣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年9月-年12月):組織實施。全面啟動實施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年12月底前,六大工程、25個重點項目實現階段性目標。推選出一批樣板項目、精品項目、特色項目,發揮示范作用。
第三階段(年1月-年):深化成果。鞏固和深化前階段活動成果。推廣先進健康模式,建立健全全民健康的長效機制,推進此項工作持續向更深層次邁進,實現五年活動目標。
五、組織實施
(一)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由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縣醫改辦會同衛生、財政、食品藥品監管等相關部門,對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實施具體指導。
(二)各相關部門要按照《實施方案》對本部門開展“健康城市”活動作出相應部署,相應開展“健康縣(單位、鄉鎮、村)”活動,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要結合城市面貌三年上水平及新農村建設統籌推進。要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城市污水處理、廢物垃圾處理等基本設施的建設改造,改善城鄉環境。
(四)加大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的考核力度。要把開展創建“健康城市”活動成效納入年度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考核內容,年度進行考核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