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環衛長效機制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
建立農村環境衛生體系,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構筑海灣型城市總體框架和創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是一項造福子孫后代的民心工程。為加強我街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村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和《市農村愛國衛生工作現場會議紀要》的有關精神,制定本方案。
農村環境衛生體系的機構設置與管理體制。
(一)機構設置:構建區、街道、村三級衛生管理體系,街村設保潔員。農村環境衛生從業人員的配備比例為:城鄉結合部按保潔責任范圍人口3‰配備,其他行政村按2.5‰配備。農村保潔隊伍的選定原則上以照顧本村家庭困難戶為主,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本村環境衛生的清掃與保潔,由村委會推薦選配,街道環衛所審核確定。保潔隊伍日常管理由村委會負責。
(二)管理體制:由街道環衛所對各村的環境衛生工作開展情況,環衛設施設備建設管理情況,環境衛生達標情況等進行明查暗訪,并加以評比、通報;每年進行一次綜合評比,以推動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農村環境衛生體系的職責分工。
1、街環衛所職責:①對轄區內各村市容環境衛生工作實施監督、檢查、管理、指導與考評。②組織管理轄區內道路清掃生活垃圾收集與轉運處理工作。③加強對村級保潔隊伍的管理,實行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
2、農村保潔隊伍職責:①按指定的地點和衛生責任區進行日常清掃和保潔;②負責道路(含明溝、溝井口)的清掃保潔,做到道路整潔,明溝無積淤,溝井口無污漬;③負責責任區范圍內的公共水體(湖塘、池、渠等)的保潔,確保水體流通、清潔;④負責道路、公共場所的“三亂”整治,確保無“三亂”現象;⑤負責公共休閑活動場所和公共綠地的環境衛生,做到整潔、衛生、優美;⑥負責收集清運按指定地點設置的垃圾池或垃圾桶的生活垃圾,并運到垃圾轉運站傾倒,保證垃圾日產日清;⑦負責責任區范圍內的公共廁所的清洗、保潔,并定期進行消毒,做到整潔、無臭味;⑧認真進行清掃保潔,確保清掃保潔質量符合市容考評標準。
農村保潔員的配置與經費標準。
我街農村衛生從業人員配備比例:城鄉結合部按保潔范圍人口的3‰配備,其它行政村按常住人口的2.5‰配備(國省道沿線村莊范圍保潔人員配備,東山村1人,東宅村2人)。保潔員工資標準為:500元/人、月,各村環衛配置情況如下表:
建立考評機制。
根據我市市容環境考評標準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要求,結合大同街道實際,制訂《農村環境衛生保潔標準》(見附件)。街道按照標準采取不定期巡查方式進行考核管理。
加強農村環境衛生體系的措施。
做好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是改善農民生活居住環境,保護農民的身體健康,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舉措,在市、區兩級的大力支持下,我街將下大力搞好村容村貌,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一是要積極抓好宣傳引導工作。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等宣傳媒體加強環境衛生知識和環境衛生管理法規的宣傳,努力培養農民文明健康的衛生習慣,營造全民參與衛生管理的良好氛圍。
二是要切實加強管理與考評。實行市、區、街相結合的三級聯評機制,街道環衛所堅持每月考評并通報考評結果。
三是嚴格落實責任和獎懲。堅持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對在暗訪或明查考評時不合格的保潔員進行一定的經濟處罰,對連續三次不合格的人員予以辭退。對平時保潔到位,考評先進的保潔員,年終將進行表彰,給予相應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