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建民族團結示范州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按照《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活動2015年工作推進方案》文件精神,根據我局實際,特制定縣統計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活動2015年工作推進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會、州委十屆六次全委會、縣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精神,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題,結合群眾工作全覆蓋“六大活動”和依法治縣等活動,以推動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民族文化繁榮、民族工作進步、民族關系和諧等內容為工作重點,廣泛動員各族干部群眾,調動各方力量,采取多種形式,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增進各民族大團結。
二、2015年創建目標
年內將我單位努力創建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機制建設。及時成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活動領導小組,落實責任,明確職責,安排專職人員人事此項工作,并將創建工作納入今年重要議事日程,以支部為單位,每年組織召開2次以上專題會議研究做好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工作,建立健全單位和個人先進事跡檔案,定期組織召開創建工作回顧總結會。
(二)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一是扎實開展好民族團結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等專題活動。二是組合自身工作特點和實際,積極組建一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團。三是借藏歷年、彝族年、游海節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之機,開展1次民族文化講座、1次民族團結教育講座、1次民族干部代表座談和1次民族團結圖片展示。四是全體公職人員要做到會有紀要、學有筆記,撰寫不少于2000字的學習心得。五是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作民族團結永久性宣傳牌、展板,設立標桿立柱和宣傳文化墻,在單位學習園地等宣傳陣地開辟民族團結進步專題專欄,在相關活動和重大節慶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
1.進鄉村。結合依法治縣活動深入開展以“愛國、守法、感恩、團結”為主題,在結對村中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著力宣傳農牧民增收、勞動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依法行政、社會治安等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進一步加強農村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2.進校園。認真結合支部共建共創活動,與俄爾鄉中心校支部認真制定共建共創方案和目標任務,把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活動融入到共創方案中,結合本地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民族理論常識、民族政策常識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3.結合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宣傳教育工作方案,一是加強干部職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培訓工作,開展以“三個倡導、24個字”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要積極深入共建對子戶家中拉家常、交心談心,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機關干部民族團結思想認識。三是積極參加民族團結教育報告會、民族知識競賽、文藝匯演、演講征文等,不斷促進機關黨員干部職工主動維護民族團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4.進企業。結合我統計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深入企業開展統計法制宣傳的同時,加強統一多民族國情和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普及民族知識,著力宣傳縣委、縣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引導企業員工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增強企業員工維護民族團結的自覺性。
(三)開展“共建對子”活動。一是全體干部職工要建立“共建對子”個人臺賬,投入更多時間、更多情感、更多精力,在群眾工作結對認親前期已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努力實現由“走親訪親”向“親情融合”轉變,達到聯系更緊密、服務更到位、群眾更滿意的效果,努力實現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和諧,民族關系更加融洽和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意識明顯增強的目標。二是制定和細化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重點,合理安排小分隊“帶著任務”走親訪親,做到派駐前有計劃、結束后有小結、每批次有交接,小分隊走親訪親每次駐村至少3天,每次力爭走遍單位結對的每一戶農牧民;每年到共建對子家見面不少于4次、電話聯系2-4次;要把收集輿情信息作為走親訪親的重要內容,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在第一時間、第一線掌握第一手信息,對信息進行甄別,重要輿情要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三是根據自身力量大小,建立“幫扶解困救助資金”,切實為共建對子解決急事難事,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帶來的實惠,進一步增強維穩工作敏銳性,引導群眾合理合法信訪,力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
(四)促進社會事業發展。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認真配合好相關單位和部門,充分利用統計數據資源,切實解決群眾民生問題,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讓全縣各族群眾在惠民實舉中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進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加強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在縣委宣傳部等領導下,積極參與到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工作中,大力推動民族文化繁榮發展,振興民族文化,弘揚精神,以共識教育凝聚人心、以中華民族核心利益匯聚力量,為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六)加快經濟發展。認真利用好統計數據資源,積極為我縣各項優勢產業發展及新農村建設服好務。
(七)民族關系融洽。全面貫徹落實民族政策法規,以團結穩定為重點,以開拓創新為動力,勇于探索創新全縣民族團結工作機制,不斷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健康發展。結合行業和自身特點,積極組織開展選樹身邊先進典型活動,為干部群眾樹標桿。
(八)努力構建和諧宗教。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認真落實《藏族自治州藏傳佛教事務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九)全面加強公共安全建設。一是健全主動創穩工作機制,建立協調、處置涉及矛盾糾紛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工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民族分裂破壞活動和暴力恐怖活動,牢牢掌握主動權。二是強化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信息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四是加強國防動員力量建設,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五是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強化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強力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確保全局安全生產形勢整體向好。
四、工作步驟
(一)工作部署階段(2015年1至2月)
一是健全和完善工作機制。二是明確責任,落實職責。三是動員部署。
(二)組織實話階段(2015年3月至10月)
認真結合群眾工作全覆蓋和依法治縣建設等活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四進”、“共建對子”和宣傳教育主題實踐活動,以解決突出問題為抓手,深入開展思想教育,著力解決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治安、經濟發展、社會管理、基層組織、化解矛盾、改善民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形成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時時處處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三)開展自查階段(2015年11月)
結合《縣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實施方案(2014—2016)》、《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指標測評體系》要求,針對組織機構、經費落實、檔案規范、軟硬件設施、創建氛圍、工作落實等方面進行自查,總結前期工作中的經驗與不足,查找突出問題,創新工作方法,提出整改措施,完善下一步工作計劃。
(四)接受組織考評階段(2015年12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強和充實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創建活動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始終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委關于加強民族團結的重大部署,確保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蓬勃發展。
(二)落實責任。黨支部要始終把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作為推進全州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推動,擔負起領導責任,進一步健全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措施,細化目標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嚴格逗硬獎懲;及時研究協調解決創建活動中的具體困難,確保示范州創建目標如期實現。
(三)創新載體。一是把創建活動納入群眾工作全覆蓋、基層黨建工作年、依法治縣等活動,不斷豐富軍民共建、地企共建、城鄉共建、對口援建內容,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共建對子”活動。二是始終把思想宣傳教育作為引領,結合“依法治縣”堅持不懈地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規、民族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使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覆蓋到全縣各行各業,滲透到千家萬戶。
(四)逗硬獎懲
建立健全本單位創建活動工作考核、問責制度,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納入年度考核范疇,作為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