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深入貫徹“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樹立既快又好的科學防災思想,突出重點作物、重大病蟲、重發區域、細化措施,加大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和綠色防治工作力度,推廣應用病蟲害綜合防治集成技術,推進統防統治,實現病蟲害可持續控制,保障糧食穩定增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目標任務
主要任務:主要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5%以上;三縣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均衡發展,每縣不少于50個,同時建立面積不小于5000畝的水稻重大病蟲害專業防治示范區。通過推廣病蟲總體防治技術,改變對單個病蟲進行單一防治的做法,使總體防治實施區水稻、小麥、棉花、花生病蟲防治次數畝平均減少1-2次。專業化示范區內,化學農藥使用量比周邊區域下降20%,防治成本下降20%,生物農藥使用率達到20%以上。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路藥劑使用率達到100%。
具體目標:重大病蟲害預報準確率達到85%以上;防治平均效果達到85%以上。稻螟蟲分蘗期為害株率控制在3%以內,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內;稻飛虱百叢蟲量分蘗期控制在1000-1500頭以內,穗期控制在2000頭以內;稻縱卷葉螟卷葉率分蘗期控制在15%以內,孕穗期控制在10%以內;紋枯病病情指數控制在10以內;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內;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內;小麥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8%以內,小麥紋枯病病莖率控制在10%以內,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800頭以內;玉米螟蟲蛀莖株率控制在10%以內;棉葉螨紅葉株率控制在10%以內;油菜菌核病病指防效達75%以上;花生蠐螬每平方米控制在4頭以下;玉米螟蟲防治效果達85%以上;化學農藥畝使用量下降15-20%,大大降低病蟲防治成本。
三、工作時間
為及時掌握農作物病害蟲情,根據不同作物和病蟲,按以下時間進行監測。
(一)午季作物
小麥紋枯病、麥圓蜘蛛、小麥蚜蟲從3-5月進行田間系統調查,防治時間抓住3月份;小麥赤霉病從4月-5月進行調查,防治時間抓住4月中下旬。
油菜菌核病蟲從3月份調查葉病株率,4月初-5月上旬調查莖病株率,防治時間抓住3月下旬至4月上旬。油菜蚜蟲于3月-4月期間進行調查,防治時間抓住4月下旬前后。
(二)大秋作物
水稻二化螟于4月下旬至5月份、6月下旬至7月份兩個關鍵調查期,包括秧田卵塊調查,大田枯心率、枯鞘率調查,防治時間抓住5月下旬、7月中下旬兩個時期。水稻紋枯病從6月-8月份調查病株率,防治時間抓住7月中旬前后的關鍵期。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于6月-9月份進行田間系統調查,防治時間抓住7月中旬前后、8月中旬前后兩個關鍵期。
棉花于5月期間進行苗期病害調查,從6月-8月期間進行棉蚜、棉葉螨調查,防治時間抓住7月份,棉鈴蟲從6月-8月份進行調查,防治時間抓住7、8月份。
花生蠐螬于7月份挖兜調查2-3次,根據蟲情進行生物防治。
玉米螟從6月初開始,做好春、夏玉米的調查,根據蟲情抓住喇叭口期進行防治。
(三)蔬菜
根據近幾年來的觀測,蔬菜病蟲害的種類較多,重點要抓住以下5種蟲害的調查和防治指導:菜青蟲和菜蚜要抓住5月1日-6月30日和9月1日-10月30日兩個時間段,小菜蛾要抓住5月1日—6月20日和9月10日-10月30日兩個時間段,紅蜘蛛的主要時間段是4月20日-8月30日,甜菜夜蛾的主要時間段是6月20日-8月30日。
對以上病蟲害進行系統調查的同時,每周市、縣站要對全市進行普查,點、面結合對全市的病蟲害發生進行分析預測,提出具體防治時間,落實好防治。
11月底完成年度防治工作總結。
四、保障措施
為完成年重大病蟲害防治任務,確保防治效果,全市將突出抓好以下幾項措施:
(一)加強監測和信息通報
根據今年病蟲害發生新情況和新任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明確崗位責任制,加強重大病蟲害發生防治動態的監測,及時開展蟲情、病情會商,準確中期和短期預報,及時將有關信息上報,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手機短信、語音電話、農網、明白紙、防治現場會、農民田間學校等各種形式,大力宣傳普及重大病蟲防治技術,真正做到蟲情及防治技術家喻戶曉。
(二)強化技術指導
針對關鍵季節,關鍵病蟲和關鍵防治環節,安排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指導防治工作,開展技術指導,進一步提高防治技術科技含量和防治效果。市、縣(區)植保部門要建立重大病蟲綜合防治示范區,要強化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基礎、技術與方法的研究,根據病蟲害發生動態,及時開展技術指導,大力開展農業、生態、生物、物理等綜合防控技術的試驗示范和集成組裝,引導農民選用科學防治技術,努力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和使用量,充分展示綜合防治技術效果,提升農業重大病蟲綜合防治水平。
(三)建立示范片,推動專業化防治工作快速發展
今年在水稻重大病蟲發生季節,要建立水稻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示范區,召開水稻病蟲專業化防治現場會,每個縣核心示范區面積不少于5000畝,同時抓好面上輻射帶動,推動專業化防治工作快速發展,確保專業化防治目標實現,切實提高防治到位率。各縣區要因地制宜,創新防治機制,大力推廣縣楊廟鎮豸鋪村機防隊和豐樂鎮新倉村、嚴店鄉社會化服務模式,進一步探索植保專業防治隊、植保協會、植保合作社等多種專業化防治組織形式,大力推進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為確保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今年我市仍將出臺政策,在全市范圍內實行購置植保機械的獎補政策,以促進植保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四)充分作好防治物資準備
根據今年病蟲害防治的實際需要,預測好所需農藥品種及數量,提前與農藥、藥械供應企業銜接,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備足防治所需物資,各地要提前制定重大病蟲防治藥劑的統一供應方案,以鄉鎮為單位,統一時間,統一購藥,統一防治。對突發性病蟲害,當地政府和農業部門應及時調動植保機防組織,依照植保部門推薦對路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組織各村、組統一購藥,按批發價格統一供給防治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進行統一防治。確保各項防治工作及時有效地展開。
(五)加強組織領導和防治督查
對于重大病蟲害的防治,市農委將成立市級防治工作指揮部,具體負責與各部門信息溝通、組織協調、業務指導、監督檢查以及處理日常事務等工作。為確保防治效果,市農委還將成立市級督查組,對各縣區的防治工作進行檢查指導。植保部門要把植保防災工作當成頭等大事來抓,明確部門任務和職責,建立值班制度、信息日報制度和工作督導制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責,切實做好本轄區內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建立病蟲發生防治定期匯報和重大病蟲防控工作通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