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活保障和扶貧開發銜接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按照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政辦〔〕22號)要求和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扶貧辦等部門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政辦發〔〕)28號)精神,為使我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以下簡稱兩項制度)銜接工作盡快實施,決定在全市開展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望認真抓好落實。
一、目標、基本原則及時間要求
(一)目標。通過兩項制度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的作用,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提高收入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從而穩定解決溫飽并實現脫貧致富,為下一步制定新的十年扶貧規劃提供有效依據,為實現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目標奠定基礎。
(二)基本原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確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堅持群眾自愿、政府支持、社會各界幫扶和農民自力更生相結合,實現對農村貧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三)時間要求。此項工作按上級要求在年12月底結束。
二、工作內容
(一)明確扶持對象。農村低保對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1110元的農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于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村居民。扶貧對象是指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新定扶貧標準1500元以下,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愿的農村居民,包括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農村低保對象。
(二)科學設置標準。按照國家和我省新確定的扶貧標準,測算識別規模,市確定我市今后十年內識別規模為0.5萬貧困人口。參照省市扶貧辦對貧困人口指標的確定方案及要求,并結合我市實際,將貧困人口分解到有扶貧任務的鄉鎮。具體人口數為:鄉9個村1750人,鄉5個村1750人,鎮4個村1000人,鎮2個村500人,
(三)規范識別程序。要統一組織,使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識別工作在時間和程序上同步進行。嚴格按照申請、收入核查、民主評議、審核審批等程序和上墻公示要求,認定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對兩項制度涉及對象的申請,村民委員會要按照各自的識別指標分別進行調查核實,集中進行民主評議,經鄉(鎮)政府審核后,報市民政部門審批。村民委員會、鄉(鎮)政府以及市民政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布民主評議意見、審核意見和審批結果。市、鄉(鎮)殘聯組織要主動參與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扶持對象中涉及殘疾人內容的識別和審核,協助民政部門落實殘疾人的普惠、特惠政策。
(四)落實扶持政策。對農村低保對象,要力爭做到應保盡保,按照政策規定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對扶貧對象,要根據不同情況,享受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采取產業開發、扶貧異地搬遷、雨露計劃培訓、危房改造、扶貧經濟實體股份分紅、小額信貸、互助資金、教育免費及補助、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幫扶等形式,確保項目直接到戶、實體帶動到戶、資金落實到戶、幫扶措施到戶,真正使扶貧對象受益。對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中的殘疾人要提供重點幫扶。
(五)加強動態管理。市民政部門,以及鄉(鎮)政府分別建立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檔案,并會同統計、殘聯等部門,加強對農村低保對象、扶貧對象的動態管理,兩項制度涉及的對象同步進行調整。采取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了解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的生活情況,對于收入達到或超過農村低保標準的,要按照規定辦理退保手續;對已實現脫貧致富的,經過民主評議和公示無意見后,要停止相關到戶扶貧開發政策;對收入下降到農村低保標準以下的,要適時將其納入低保范圍;對返貧的,要適時將其納入扶貧對象。要在現有貧困戶建檔立卡和農村低保檔案管理系統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數據庫,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由民政、財政、統計、殘聯等部門參加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民政部門負責,其他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參與。
為保證我市兩項制度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市成立由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市政府法制局局長武建朝任組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孫桂林、副局長任建偉任副組長,由民政、財政、統計、殘聯等部門分管領導任成員的“兩項制度銜接試點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民政局。辦公室主任由扶貧辦主任王辰寶兼任。工作人員由市民政、財政、統計、殘聯等部門臨時抽調,集中辦公。
(二)積極協調配合。民政部門要做好兩項制度銜接中交叉對象、扶貧對象的識別工作,研究提高農村扶貧對象識別的準確率,并采取有針對性的的扶持措施,落實扶持政策;財政部門要提供資金支持,負責資金管理和監督;統計和調查部門要及時提供貧困監測數據,參與制定兩項制度扶持對象識別的相關指標;殘聯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核對殘疾人的有關情況,對農村低保和扶貧對象中的殘疾人提供重點幫扶。
(三)加強隊伍建設。各鄉(鎮)要根據工作需要,抽調一批專業水平高、敬業精神強的人員從事試點工作。積極開展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要發揮鄉(鎮)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和扶貧志愿者的作用,充實鄉村力量,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
(四)加大督查力度。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對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的考核。對扶貧開發工作,重點考核扶貧對象的收入增加和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程度;對農村低保工作,重點考核低保對象的應保盡保和規范管理程度。市民政局要建立科學的工作考核體系,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對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情況進行檢查,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