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早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論述了馬克思與恩格斯對于俄國革命的觀點,他們一開始并不看好俄國的革命前景,分析了普列漢諾夫和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蘇聯發展中的貢獻。認為,普列漢諾夫的理論對于蘇聯的誕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蘇聯馬克思主義的走向。列寧將辯證法與認識論系統地梳理了出來,并使其成為了蘇聯社會主義前期的國家政治哲學。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蘇聯;普列漢諾夫;列寧
蘇聯自建國伊始就信奉馬克思主義,但是也與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有所區別。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以及蘇聯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無疑對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起到過積極的影響,它曾經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世界無產階級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希望。但是后期由于種種原因,使得蘇聯馬克思主義逐漸走向了末路。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否認蘇聯對于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貢獻。
一、馬克思與恩格斯對于俄國革命的觀點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一開始并不看好俄國的革命前景,原因在于他們認為俄國的革命即不依賴先進的階級,也不依賴群眾,而是依靠一些接受西歐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而“這些知識分子所依仗的是道德上的熱情和慷慨的辭令,不太求助于系統的、批判性的、并且是深入細致的分析”。[1]俄國知識分子企圖用教化的方式使得人民自己完成革命,自己解放自己,認為農村公社是革命的起點。這一點被恩格斯無情的批判道“俄國的公社所有制早已度過了它的繁榮時代,看樣子正在趨于解體”。[2]恩格斯認為,只有發動農民率先完成資本主義民主革命,才能夠順利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而蘇聯的知識分子既沒有這種能力,也不發動群眾,所以想要完成革命的理想肯定是不切實際的。
二、普列漢諾夫對蘇聯馬克思主義形成的貢獻
蘇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產生于19世紀,其中最有名望的代表人物是第二國際時期的普列漢諾夫,他同時也是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之前,普列漢諾夫是一個民粹主義者,在建立了勞動解放社后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他是第一個在俄國宣揚應當由工人階級領導社會革命,即“俄國的社會主義者們能把希望建立在比較穩固的基礎上。他們能夠而且應當首先依靠工人階級。”[3]他的勞動解放社正是依靠工人的力量,并且想把這種力量變為獨立的力量,讓知識分子依靠工人去改變社會,使工人階級成為帶領社會前進的先進階級,所以才必須發展工人階級政黨。由于民粹主義者并不認為馬克思主義適合俄國當前的革命需要,這也導致了普列漢諾夫與民粹主義者的決裂。普列漢諾夫對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另一個貢獻在于他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定性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并發展出了與西歐馬克思主義學界主流思想即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的不同學術方向。普列漢諾夫并不否認歷史唯物主義,他認為正是歷史唯物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活力與生命,但他同時又提出辯證唯物主義才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因為它在一定意義上超越了歷史的發展,比歷史唯物主義更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才更有可能去體現哲學在原則上想要表達的東西,也就是辯證法,而這恰恰是歷史唯物主義做不到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帶給我們全新的啟示??偠灾?,普列漢諾夫的理論對于蘇聯的誕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蘇聯馬克思主義的走向。
三、列寧的辯證法思想
列寧是蘇聯最有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革命家,也是蘇聯的建立者與偉大的領導人。早期的列寧受到父親影響變成了愛國主義進步青年,后來接觸了馬克思主義思想之后變成了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并且領導了十月革命,第一次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列寧在19世紀80年代末期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并且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刻揭示了當時俄國的社會政治制度的黑暗以及批判了俄國當時最主要的幾個革命派別。他認為當時的革命者根本不了解俄國社會的現狀,企圖從純粹理論的角度或者是純粹經濟的角度去為人民爭取權益,甚至有一部分知識分子還認為俄國的無產階級力量過于薄弱,無法成為革命的領導者,因而在俄國是不適合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列寧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對這些派別進行了分析,認為俄國首先應當發展資本主義,并且說明了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具體作用以及革命的本質,指出了俄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并且應當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必要性。在經歷了一系列的黨內斗爭之后,列寧所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終于成功地完成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在革命斗爭期間,列寧逐漸建立起以認識論為主要內容的唯物辯證法體系。
列寧認為“辯證法即關于包羅萬象和充滿矛盾的歷史發展的學說?!盵4]列寧與普列漢諾夫一樣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定義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但不同的是,列寧更關注對于辯證法的研究,他認為辯證法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靈魂。相對于傳統的辨證法來說,列寧并不同意恩格斯所強調的對于否定的否定,他認為辯證法的核心在于對立和統一,而由這個規律所衍生出來的個別和一般,抽象與具體是對對立統一規律的最好體現。列寧認為馬克思最大的貢獻就是將黑格爾的辯證法批判繼承過來,并在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進行批判的改造之后,將兩部分有機的結合起來,也就是成為了現在的唯物辯證法。在對唯物辯證法的體現當中,列寧主要從認識論的角度去考察的,他甚至把辯證法就定義為認識論,“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正是問題的這一方面普列漢諾夫沒有看到,別的馬克思主義者就更不用說了?!盵5]列寧認為辯證法應當是對于客觀世界的現實的反映,同時還強調辯證法與歷史規律的聯系,認為我們應當辯證的去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而這種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邏輯,此時他已經將邏輯與歷史辯證的統一起來。列寧認為我們不應當從邏輯與歷史統一的角度去理解辯證法,而應當從辯證法的角度去理解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可以說,列寧將辯證法與認識論系統地梳理了出來,為以后黨的工作方針確立了方式方法,并且成為了蘇聯社會主義前期的國家政治哲學。蘇聯馬克思主義不僅提供了一種革命模式,更將這種模式付諸于實踐當中。普列漢諾夫和列寧將辯證唯物主義以及唯物辯證法確立為馬克思主義的本質,更是為研究馬克思主義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與范式,盡管這種范式未必一定完全正確。我們應當批判的繼承蘇聯馬克思主義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在研究馬克思主義方面去更好的開拓與進取。
作者:王澤宇 單位: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